摘要:从桥梁的构成上看,主要是由正桥和引桥组成的,在岩土工程建设中,首选要做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技术勘探,这对于日后桥梁岩土工程的建成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桥梁岩土工程之前,要对勘探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还要对在勘探过程中所选工程的地址论证展开详细分析,简要概述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技术方法。最后,对在这个环节处可能存在的和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日后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桥梁;地质勘查;岩土工程
在桥梁岩土工程项目开展之前,必须要做的就是对地质进行勘查,因此,勘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可以说是桥梁工程开展的前提条件。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桥梁建筑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勘查,了解该地质岩土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保证桥梁岩土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地质勘探这项技术对于桥梁岩土工程建设来说有明显的作用,只有将这项工作做到精,才能有效帮助桥梁工程的后续建设,保证设计师能够依靠勘察数据进行工程设计。综合而言,对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要点进行探究十分必要。
1.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常用工作方法
1.1地质测绘
地质测绘属于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最基本的部分,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桥梁选址施工现场的地面环境、地质构造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然后再经过仔细分析和判断,确定相关的地质特征,以便能够准确的判断施工地的地质条件。
1.2勘察取样
通过钻探以及物探等多项手段,可以对桥梁施工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并取样,通过这些勘探手段,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桥梁岩土施工地的相关情况,对各岩土层进行取样后,进行试验。这项工作的重点,就是能够将岩土的样本采集后送到实验室内,进行试验,目的是能够经过详细的检验得到有价值的技术参数,如岩土渗透指数、岩土强度等。
1.3现场监测
现场检测是将实验室检验结果拿到现场,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目的是能够进一步确定桥梁岩土施工存在的问题。这一检测环节内容包括对施工地点的岩土性状,以及岩土环境影响进行检测。
2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
2.1工程选址的地址论证
桥梁工程选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来看,有以下三点:①考虑河床情况,要选择河道较为平坦、河床宽度较小、水位变化比较平缓且河深变化较为平稳的地方。在施工中,如果想要让河两岸有较大的位置变化,同时保证施工方便,那就要避免往河道淤积与水流冲击严重的地方移动位置。②对于基层地质情况来说,尽量选择覆盖层厚度小,且河床基底足够坚硬的地址,如果所选地址覆盖层厚度不够小,那么就要选择没有淤泥堆积,且没有漫滩的较低洼地段。如果遇到尖灭层发育不均匀的位置,一定要尽量避开。在进行区域地质考察时,要选择地质构造简单且稳定性好的地方,桥线的方向一定要与主构造线处于垂直结构,对于桥梁断裂处的褶皱沿线要特别重视,尤其还要注意,一定要与地震多发区域保持一定距离。③如果条件足够,桥址最好能够选择可以单孔跨域的地区,如果是在山区的峡谷处,也要尽量能够保证桥梁可以实现单孔跨越。如果河谷的宽度很宽,那就要选择两岸地势较低的地方通过。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观察两岸岩石的完整程度,可以利用降低桥台的高度减少工程预算,降低桥梁岩土施工的工程难度。
2.2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手段
2.2.1 钻探
钻探一般有四种常用方式,包括冲击钻探、振动钻探、冲洗钻探、以及回转钻探。在四种常用方式中,回转钻探的使用频率最高。钻探的孔径一方面要便于采样,同时,要满足抽水试验要求,孔深一般为入目层下三到五厘米处,深度误差不能超过五厘米,淤泥提取率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黏土和岩石的完整性要能够保证。钻探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土壤、岩石等多方信息进行勘察并得出具体数据,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2.2.2槽探、洞探、井探和地探
钻探虽然在施工中比较常见,但是,它的施工条件是有一定的限制性的,因此,在不满足钻探施工条件的情况下,不能较为科学的得出地下的详细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改变方法,应用槽探、洞探、井探和地探来进行勘察。其中,地探属于原位测试方法,测试方法科学,数据准确,能够检验岩石波速等多个指标。
2.3桥梁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
2.3.1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这种技术是利用岩土介质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对勘察地区进行施加电场,同时检测地下电流在传导过程中的变化与分布情况,通过检测结果,来判断岩土性质。该技术在检测过程所处的位置以及排列情况,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应复杂地形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更为确切的检测出地下电流如何分布,分析他们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准确的数据结果。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自动化程度高,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2.3.2浅层分辨反射波技术
受到介质不同的影响,反射波会根据介质的变化而出现变化。将这种变化与已有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反射层层次。利用这种技术的原理,可以记录岩土勘察反射波,进而对岩土性质进行分析。技术优点是分辨率高,介质不同,转化幅度也相对较小。
2.3.3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是将太阳风电磁波加以利用,根据太阳风在不同深度地层所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息,来分析不同深度地层的岩土性质以及地质条件。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外加电场,同时,探测仪也因为轻巧而方便携带,不会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精度高,受干扰小。
3.桥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关键点
3.1地基处理设计
通常情况下,在建设桥梁岩土工程之前,施工人员要先对该工程施工地的地理环境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深刻研究工程地基资料的相关文件,这样能够使工程的建筑质量有所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当对施工场所周围的水文环境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对附近的地质结构进行勘察和研究,确保地基建设工作的安全性和有序展开。在对地基进行建设时,要先对建筑整体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明确地基上的建筑状况、功能结构和组成构造,对地基需要承受的重力进行分析,并以此设计地基的主体结构,方便地基的后续构建工作的正常展开。若是地基的承重力不合格,还需要对其采取合适的地基加固技术,从而确保工程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结构稳定性。
3.2桥基勘察
3.2.1确定钻孔位置
钻孔位置的安排,要勘察桥梁工程的地区位置,还需要结合桥位地质勘察与测绘工作,这样才能推动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推进,避免因盲目作业而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钻孔数量的多少一般要根据三个因素来决定,一是基础类型,二是地质条件,三是桥位。在设计初期,钻孔的数量一般会安排三到五个之间,这个数量一般会比墩台数多,因此,在使用沉井基础时,要适当选择增加钻孔数量。钻孔的位置参考标准就是桥梁中心线,之所以这样选择,是为了能够避免在钻孔的过程中穿透,承压水出现上浮,这样就会引起桥梁施工中的麻烦。
3.2.2确定钻孔深度
钻孔深度一般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确定,地质条件包括河床地质条件、基底埋深以及地质类型等。其中,河床地质条件主要考察河床结构、地质承载力以及冲刷深度等。特别注意,如果在山区进行钻探工作,还要注意基岩的出现,对于基岩,钻孔深度要入风化层一到三米。
3.2.3操作规程
按照规定的操作标准和操作要求来进行勘察,才能够保证桥梁岩土工程勘察准确性。在实际操作中,取样环节要实现间隔一米就要取一次样,如果遇到变层情况,也需要取样。在取样过程中,还要注意尽量保持样品的原貌,因此,对钻头要做合理选择,同时,确定合理的钻进方法。在施工中,要对各项变化做好相关记录,并于测绘结果进行对比,避免出现失误,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进度。
4 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主要问题
4.1纲要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在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制定勘察纲要。纲要需要具有清晰的逻辑调理、要求明确且规范,能够对勘察工作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定和详细的阐述。然而,在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实际操作中,因为这项工作所涉及的人员比较多,如投资者、设计师、技术顾问、施工者等等,需要各方能够相互协调合作,相互配合。但是,在目前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制度中,并没有将各个部门的职责及权利分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参与者,包括投资者、设计师、技术顾问、施工者等,都可以对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进行要求,这种职责不明确导致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纲要不明确,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4.2勘察工作存在问题
勘察工作包含三个环节,有勘察手段、勘察质量、勘察报告。目前,很多勘察单位还在使用较为落后的勘察设备,勘察的手段也不丰富,这种情况也就导致勘察进度的落后,使得勘察进度跟不上桥梁建设的施工速度,达不到施工要求。比如立轴式岩心钻机就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勘察设备,而目前很多单位仍在使用。而事实上,在实际应用要求上,他已经不能够满足勘察和取样的要求了。除了勘察工作存在多种问题外,勘察施工人员也经常存在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水平落后的情况,这些主观原因也影响到勘察质量。
5.改进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建议
5.1 优化勘察方案
在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要重视现场勘察工作,同时对详细搜集相关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桥梁施工位置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能否满足施工。在勘察设备的选择上,也要尽量选择先进的设备,如精确度高、效果好的,尽量淘汰掉过去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施工方法和程序,根据桥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更为灵活的选择适合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对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负责,扩大知识储备粮,提高施工技能。
5.2加强施工周围环境监测
不同桥梁工程的选址不同,其施工条件也就存在多种区别,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在对不同地区桥梁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时,技术的选择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周围的地理环境展开密切的考察,在保证勘察技术符合计划要求后进行实施。
5.3规范勘察体制
勘察体制的建立,首先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桥梁岩土工程施工的特点,最终制定出一套合理、严谨且能够执行的桥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体制。勘察体制需要对勘察的责任、内容、要求、标准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明确提出违规违纪处罚机制。除此之外,通过勘察机制的确定,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实施有效管理,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在桥梁岩土地质勘察中,还有明显的不足,如纲要不规范、勘察设备技术落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桥梁岩土地质勘察的结果和质量,对最终桥梁工程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桥梁岩土地质勘察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要认识到桥梁岩土地质勘察工作在整个桥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合规的勘察体制,升级勘察技术手段,优化勘察流程等工作,为桥梁工程的高质量建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昆明.浅析桥梁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J].大科技,2014,(5):181-181,182.
[2]王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22):64.
[3]李黄彬.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
[4]杨文醉.浅议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与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4349-4350.
[5]许飞.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8):266,268.
[6]张颖.试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水文地质问题[J].世界有色金属,2018,(1):195,197.
论文作者:吕文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岩土论文; 桥梁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钻孔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