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研究论文_翟佳

青岛地区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研究论文_翟佳

(青岛大学,山东省 青岛市 266100)

摘要:“两癌”即乳腺癌和宫颈癌,现如今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乃至生命的两大杀手。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增宫颈癌人数为46万人,而其中我国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乳腺癌更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是女性死亡增长率最高的癌症,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我国国家卫生部和妇联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221个县(区)对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的检查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青岛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癌”检查救助工作。

关键词:“两癌”;青岛地区;社会救助政策

一、青岛地区“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的现状

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全国妇联发文《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妇社〔2009〕61号),同年10月青岛市卫生局也印发了《青岛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工作方案》(青卫医妇字〔2009〕113号),为35-59岁农村户籍妇女进行“两癌”检查。随后几年又陆续印发《关于继续对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的通知》(青卫医妇字〔2012〕37号),关于制定印发《青岛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及救助工作制度》的通知(青妇儿工委办字〔2012〕8号),《关于继续对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的通知》(青卫医妇字〔2013〕11号),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继续对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的通知》(青卫医妇字〔2014〕15号),青岛市妇儿工委办《关于做好贫困“两癌”妇女救助工作的通知》(青妇儿工委办字〔2018〕1号),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青岛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2019 版)》的通知(青卫办字〔2019〕38 号)等政策文件对青岛地区妇女进行“两癌”检查救助。自2015年以来,青岛市每年“两癌”检查的目标人数为15万人,且每年都能按时完成检查。2019年上半年(截止到2019年6月底),青岛市乳腺癌检查人数为80983人,宫颈癌检查人数为83579人。

二、青岛地区“两癌”社会救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的“三率”比较低

1、知晓率比较低。在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女性和男性对“两癌”救助政策不了解。因此因为对政策不了解而未能参与检查的女性也很多。在政策宣传途径方面,主要是村委会、妇女主任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进行科普宣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宣传效果及社会知晓率。

2、政策参与率低。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妇女不能主动参与“两癌”检查,她们普遍认为“两癌”检查花费大,还有小部分妇女认为得“两癌”是“命中注定”,拒绝进行检查,自主检查意识不强,出现病痛症状才去就医。而且“手续申请繁琐”、“没时间”等也是令患病妇女拒绝救助的重要原因。

3、政策满意率偏低。通过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青岛地区的妇女认为“两癌”救助效果一般,而且“救助后续没有保障”。

(二)“两癌”社会救助政策力度需要加大

患“两癌”的妇女不仅有经济压力,还会有心理压力。“两癌”救助费用较高,而且如果患病妇女治疗恢复效果不理想的话,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产生心理压力等[1]。通过统计发现,2016年至2018年青岛市10个区市中,李沧区是救助“两癌” 妇女最多的区,救助人数为150人(确诊人数为400人),而最少的区市救助人数仅有十几人。青岛地区对贫困“两癌”妇女的救助的标准各区市基本都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个别区市提高到了1万元),虽然救助金额有所提高,但是跟巨大的医疗费用相比还是显的杯水车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诸如“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单人单次的救助金额为1万元,青岛红十字玫瑰基金,对单人治疗费用自费部分3万元以上,可申请3000元的医疗救助(共资助30名)等等,虽然慈善公益机构资助的金额比较大,但是资助并不稳定,而且人数有限。

(三)政策执行人员素质及其检查设备水平有待提高

各区市的“两癌”检查大多在各乡镇的卫生院进行,有的检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水平较低,检查方式比较简单,还有些医疗设施比较陈旧,对一些早期患者很难筛查出来。在检查阶段,各乡镇卫生院检查出疑似病例后,会将检查报告送到上一级的医院,一般是三甲医院进行确诊,确诊后患者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检查过程的繁琐会对一些已经患病的妇女造成一定的病情延误,不利于患者及时的进行就医[2]。

三、构建青岛地区“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目标群体参与的积极性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妇女不参与“两癌”检查的原因是对政策不了解,认为“自己身体好的很”,“没必要”,所以说政策宣传不到位是城乡妇女难以获得“两癌”政策救助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入户发放宣传材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两癌”项目内容、意义及防治知识[3]。很多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农村妇女可能文化水平比较低,因此宣传的内容要尽量简洁生动,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听懂、看懂。每年定期举办“两癌”宣传咨询活动,对妇女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对各街道妇工委主任、社区妇联主席等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广大妇女参与检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政策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覆盖面

一方面,青岛地区的“两癌”社会救助政策针对的是35-64岁的妇女,而且每年参与“两癌”检查的人数是有限的(15万人)。另一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患“两癌”的妇女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建议“两癌”社会救助政策可以从地区、人数、年龄上等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青岛地区有很多外来务工妇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动妇女”,因为常年在青打工,无法参与自己家乡的“两癌”检查,建议将检查覆盖“流动妇女”,从而可以进一步保障妇女公平受益。

(三)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提升检查设备水平

“两癌”筛查期间工作人员匮乏、素质偏低、设备陈旧等会给检查带来检查结果不明晰、不准确等情况,会给参与“两癌”检查的妇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耽误病情影响后续治疗。因此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引进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两癌”检查人员匮乏的情况,各筛查单位可以在筛查工作期间合理调整工作人员的排班情况;针对工作人员水平偏低的情况,市妇联、卫健委可以聘请相关专家给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四、展望

青岛地区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两癌”救助政策的知晓率,有效降低了“两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由于青岛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环境差,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政策救助覆盖面不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两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因此,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进一步重视“两癌”的检查救助工作,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救助政策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关于扩大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J].中国妇运,2018(5):27-28

[2]张立萍.扬州地区妇女“两癌”救助政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3]龚鹏翔.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2):264-267.

论文作者:翟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青岛地区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研究论文_翟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