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MRI与减影CTA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利利,代文科

浅析MRI与减影CTA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利利,代文科

刘利利 代文科

(山东省平度市中医医院 山东 平度 266700)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基底动脉尖综合症使用MRI与减影C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2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与减影CTA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例患者后循环动脉存在异常,后循环动脉异常比例为90%(18/20)。MRI结果显示,18例患者颅脑内,存在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脑组织缺血病灶以及梗死病灶,病灶发生率为90%(18/20)。病灶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同减影CTA联合使用,CTA上显示出颅脑内的病变部位发生血管病变。结论:对于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使用MRI与减影CTA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显著且实用性强,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MRI;减影CTA;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258-02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是患者脑内基底动脉尖端位置的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部多处血管损伤的疾病。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医生也不能够仅凭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确诊[1-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医学影像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目前较为重要的两项医学检测设备为CT和MRI,对于临床诊断的帮助越来越大。本次研究选取当地我院2014年02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当地我院2014年02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与减影CTA检查。其中,男患12例,女患8例,年龄在37至71岁之间,平均(60.2±2.4)岁。

1.2选取原则

上述20例患者排除脑部出血、肿瘤、感染、脱髓鞘等基础疾病,未发现肝肾心功能的明显异常,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进行颅脑CTA和MRI检查。

1.3检查方法

1.3.1颅脑CTA 使用美国飞利浦公司GE型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参数包括:120千伏球管电压,280毫安电流,1.25毫米单层厚度,0.625毫米的单层螺距,512x512的矩阵,对患者颅脑从主动脉弓上缘开始进行扫描,扫描最终范围至颅顶,一共扫描10秒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先进行颅脑CT的平面扫描,随后注射优维显(生产厂家:广州先灵药业,产品批号:H2020022,剂量:240mg I/ml×50ml)20ml,注射速率保持在4ml/s,在患者脑血管内的对比剂效果最佳时,行CTA扫描,随后对扫描数据进行专业处理。

1.3.2 MRI检查 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型号是MAGNETOMESSENZA牌飞利浦磁共振扫描仪,头部联合颈部线圈,对2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颅脑MRI平面扫描,扫描序列包括AX 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扫描医师为具有独立扫描经验五年以上的专业医生,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1.4 评价标准

对患者行CTA检察,要求上述20例患者的最终扫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中,建立对应横轴面的评价图像斑块,使用曲面重建的方法和密度最大投影的方法,对患者整体血管形态进行观察,随后使用容积重建法,对患者脑部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三级分支和四级分支进行重建,从而详细观察血管的一般情况。对患者行MRI检察,观察患者影像学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的信号分布情况。

2.结果

2.1 减影CTA检查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后循环动脉存在异常,后循环动脉异常比例为90%(18/20)。包括12例基底动脉病变67%(12/18),6例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33%(6/18)和6例基底动脉瘤33%(6/18);4例椎动脉病变22%(4/18),包括2例椎动脉局限性狭窄狭窄11%(2/18)和2例椎动脉瘤11%(2/18);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6%(1/18),1例小脑上动脉狭窄或闭塞6%(1/18)。

2.2 MRI检查结果

MRI结果显示,18例患者颅脑内,存在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脑组织缺血病灶以及梗死病灶,病灶发生率为90%(18/20)。具体病灶部位包括:10例双侧丘脑56%(10/18),4例中脑及脑干22%(4/18),2例单侧或双侧枕叶11%(2/18),1例单侧或双侧小脑半球6%(1/18),1例单侧或双侧颞叶6%(1/18)。病灶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T2加权显示:患者颅脑基底动脉瘤和椎动脉瘤,内部呈现出一种留空或者低混杂的信号。同减影CTA联合使用,CTA上显示出颅脑内的病变部位发生血管病变。

3.讨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往往受到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两种较为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使用减影CTA和MRI。CTA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对比剂注入外周静脉,对动脉血管进行扫描,得出相应的脑动脉图像,通过360°全方位的扫描,能够清晰立体的观察出血管的狭窄、斑块以及钙化情况。减影CTA通过减影法去除颅骨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可以更加直观的对脑动脉进行观察,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脑内椎、基底、小脑上及大脑后动脉,具有极高的评价价值。MRI则显示患者脑内病变的一般特点,根据大量文献资料统计,颅脑中,病变发生率高低依次为丘脑、中脑、脑干、小脑、颞叶、枕叶。MRI可以显示患者颅脑中病灶发生的情况以及位置。本次研究18例患者后循环动脉存在异常,后循环动脉异常比例为90%(18/20)。MRI结果显示,18例患者颅脑内,存在脑组织缺血病灶以及梗死病灶,病灶发生率为90%(18/20)。

综上所述,对于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使用MRI与减影CTA进行诊断,其诊断效果显著且实用性强,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朱正庭,张玥玥,高娟,郑玲.MRI联合DS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73-74.

[2]陈瑞辉.MRI联合DS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9):153-154.

论文作者:刘利利,代文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浅析MRI与减影CTA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临床价值论文_刘利利,代文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