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型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探讨_集群效应论文

共生性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性论文,集群论文,组织结构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集群理论的演进

从20世纪20年代起,产业群或集群(Cluster)成为西方经济学者、地理学家讨论的焦点之一。马歇尔(Marshall,A)是最早对该现象进行经济分析的学者。他在192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企业的外部经济的角度研究企业集群现象,为以后的企业集群理论奠定了基础。他认为,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受市场所引导,而且也被同一市场上其他企业的生产活动所影响。企业积极的外部经济性直接促成了企业在一定空间内的相对集中,最终导致企业集群的出现。

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不同,区位经济学家韦伯(Weber)、胡弗(Hoover)等从资源地理分布的角度来解释企业集聚行为。他们认为,企业的地理分布受到投入要素、产品市场和消费者分布的影响,因而企业会倾向于在原产地或者产品销售地聚集。新经济地理理论(Fujita,Thisse,1996)对此加以发展,认为企业集群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降低了的运输成本,高质量的劳动力市场和当地技术存在的外部性。

传统的资源禀赋约束和运输成本的限制现在仍然是影响现代企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但其重要性在下降。而知识溢出产生的外部性、专业化生产与信息的交易成本对企业集群的形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波特(Porter,M.E.)对前人的企业集群理论加以综合,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研究企业集群。他在《国家竞争力》(1990年)一书中认为,企业集群是指在一国内一群有着纵向紧密联系的企业。但他更多的是站在国家层面而不是局限于产业范围。1998年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集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提出了以企业集群为主要目标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认为,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这种有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实际上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是一种群优势,它综合了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成本优势,以及由外部经济、专业化合作所带来的协同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相对于群外企业)加上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随着新的理论如产业区域理论、环境创新理论、经济地理理论的不断推出,对企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事实上,现代企业集群的企业组织形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马歇尔、胡弗、波特等提出的“空间聚集体”的企业集群范畴。这方面,仇保兴博士是国内较为系统地对小企业集群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企业集群是介于纯市场组织与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由此他给企业集群定义为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中间性组织。仇保兴从企业集群的基本结构角度将其分为市场型、中卫型和网络型,并认为虚拟企业组织是小企业集群演进的方向。这些都成为本文研究的基础。

传统的企业集群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集群的形成原因及给企业带来的比较竞争优势,这些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魅力和闪光点。但是这些理论只是局限于集群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而没有深入研究企业集群本身。现代企业集群理论正沿着传统的理论基石不断扩展深化,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可是从组织角度研究企业集群的文章并不多见。笔者认为集群不仅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战略。作为一种战略,我们需要透过现象深入探讨其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以期为企业制定集群战略或优化原有的簇群提供一种思路。

共生性企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共生本是生物学中的概念,它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我们将这一概念引入企业集群研究。共生性企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互利共生关系而集结在一起的企业群体。其主要特点是:

1、正向共生性

企业簇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如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并且群内存在马歇尔所讲的“外部经济”效应,这样企业之间就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

2、互利性

群内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能够为企业个体和集体带来双重效益;

3、互动性

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其主旋律仍是合作;

4、柔韧性

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簇群内聚集了众多的企业和大量的资源,使得这些资源和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另一方面此簇群具有自组织功能。群内企业按照自然法则优胜劣汰,这样剩下的和吸收进来的企业都是相对优秀的,使得共生性企业群持续保持生机和活力。以上特点交叉联系,共同构成了共生性企业群的本质面貌。共生性集群概念的引入是为了与那种集而不群的无效集群相区分。

本文给出共生性企业集群的正式定义为:

假设企业集群内任意两个企业A和B,他们有主质参量Z[,mi]、Z[,mj],其特征共生度δ[m][,ij]均大于零,则称这样的企业集群为共生性企业集群。即

我们用δ[,ij]表示共生企业A和B的以质参量(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的因素)描述的共生度,其含义是共生企业A的质参量Z[,i]的变化率所引起或对应的共生企业B的质参量Z[,j]的变化率,即

当以主质参量表示共生度时,记为企业A和企业B的特征共生度,它是最具代表性地表征A和B的共生特征的变量。因为在共生企业中主质参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在讨论共生度时主要讨论δ[m][,ij]即主质参量的共生度。这里的特征共生度的概念与马歇尔“外部经济”相一致,具有正向外溢系数的企业之间集群才是有效集群。

如果则企业A和企业B处于对称性共生状态。由于A和B是群内任意两个企业,因此满足此关系的企业组成非主导型企业集群;如果则企业A和企业B处于非对称性共生状态,满足此关系的企业组成主导型企业集群。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特征共生度是正值,这是有效集群的前提。若有一方特征共生度如δ[m][,ij]≤0,则表示企业A的主要经营活动对企业B构成实质性损害,也就是马歇尔讲的外部不经济;或者表示企业A对企业B没有影响,它们处于互不相干的并生状态。我们认为这种情况的企业只是聚集在一个地区,事实上并未成群。尽管企业与生物体具有共性,即生命特征,但企业是盈利性组织,互惠互利是企业双方合作的基础,因此生物中的寄生、并生在有效企业集群里是不存在的。

共生性企业簇群是一个大集合的概念,正如生物群落,它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种群构成。为研究方便,我们将研究对象共生性企业集群界定为一个集群单元,它是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内核或者说集聚胚。

共生性企业集群组织结构设计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就会有相应的组织绩效。相应地,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企业集群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它是企业集群现实存在形式。因此研究企业集群离不开对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的研究。

1、组织设计的理论基础

企业集群组织是介于层级组织和纯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组织。由威廉姆森的组织理论可知,“中间组织”的存在,是组织的效率内生性决定的。一方面,庞大的层级组织会因为内部沟通协调的困难加大而致使组织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单纯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会使组织面临较大的交易成本。因此,中间性组织是对两者进行比较后来决定自身组织结构的。其实质是市场组织化(也称内部化)或企业市场化(也称外部化)。从中间性组织的谱系来看,企业集群处于靠近纯市场组织的一端,是市场组织化的表现,而另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企业集团则偏向于层级组织的另一端,是企业市场化的表现。(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组织形式划分图(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共生性企业集群组织结构设计的总体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和组织运行成本在内的综合成本,以使得企业个体和群体的收益达到最大。

2、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

单个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为共生性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企业组织结构主要以U型结构(Unitary Structure)和M型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为代表。随着企业权变因素的变化,这两种典型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衍生和进化。演化和变革趋势表现为:

(1)组织结构扁平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内部信息的获得和交流越来越容易,从而可以加大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跨度,而且传统的庞大层级组织中担任收集和传递信息的中层管理人员可以缩减,最终压缩了管理层次,加快了信息的处理速度和质量。

(2)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融合化。由传统组织结构演化产生的各种双形式(Bi-model)结构一定程度上调和了集权与分权、稳定与变化、统一与多样的矛盾,使组织对市场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二是组织形式的小型化。大型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规模的扩展使得协调难度加大和组织成本提高,导致小型的组织形式如工作团队等在大型企业中流行。大企业通过特殊的内部市场机制替代行政手段来连接各个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公司总部之间的关系,这种趋势是对追求规模经济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的传统观念的扬弃。

(3)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信息技术革命通过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等级型变为水平型,与此紧密相连的管理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型变成多协调中心的矩阵式网络。

顺着企业组织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逻辑思路,企业组织的创新完全可以突破单个企业的组织边界。由于单个企业能力有限,企业组织不足以面对市场机遇做出快捷、完全而有效的反应,因此企业间协调合作非常重要。剧烈变化的市场竞争需要采用大范围的企业集成与合作,而不仅限于单兵种作战。与此相应,企业组织的创新也可以在企业集群组织的组合与集成中完成。

3、共生性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的设计

大企业的组织创新主要是借助内部市场来对组织进行彻底的变革,与此逻辑相反,共生性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在外部市场中将组织相互嫁接。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降低交易成本和组织运行成本。据此,我们从反一体化的思路来构建共生性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由于企业集群种类繁多,难以尽述,这里本文按其基本结构将共生性企业集群分为三类: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或称非主导型企业集群)、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或称主导型企业集群)和混合型共生企业集群。

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非主导型企业集群)指的是互惠共生性企业群体内部,按照供应链方式联系的企业之间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厂商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其结构与纵向一体化大企业的组织结构相类似(如图2所示),只不过在这里各企业的协调不再靠高层管理者的命令进行,而是它们之间的协商合作。本文用虚线表示这种情况。由于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内合作机制的形成,原来纵向一体化的部门现在可以保持独立性,相当于原本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分立的过程。这样,最高层的管理层级就不复存在,却带来了组织扁平化相同的效果。不过,此种扁平化与企业内部组织的扁平化不同的是,它不是“中层革命”,而是一种“高层革命”(芮明杰,2000)。

图2 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组织结构

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主导型企业集群)是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集群。在该集群中大企业处于整个企业集群的支配地位,中小企业处于从属地位。大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其它业务外包给中小企业或授予中小企业特许经营权;众多的中小企业按照定制要求为核心企业提供专门化产品或服务。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可以是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也可以是围绕项目的短期虚拟经营的关系(如图3所示)。虚线表示核心企业与相关外围企业组织之间围绕共同任务而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的虚拟联接。

图3 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组织结构

混合型企业集群是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与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混合形式。它兼具以上两种企业集群的特点,企业集群内既有横向的物质和信息联系又有纵向的物质和信息联系。混合型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应是基于供应链管理之上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众多大、中小企业共生杂居的结果将无法确认其主导作用的单一中心组织,这样,多个中心组织通过协调合作,共同提高群竞争优势或区域竞争力,从而实现“共赢”。(如图4所示)

图4 混合型共生企业集群组织结构

本图虚线除了与图2和图3相同的含义外,另外还表示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双向的沟通和联系。因为集群越复杂越需要信息系统管理,否则庞大的集群因内耗而分散解体。

4、三种组织结构的综合评价

单个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一种体系安排,它必须满足特定的组织功能。共生性企业集群的组织也不例外。上述三种群组织结构是否能降低交易费用和组织运行成本在内的综合成本,是否能增强组织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能否提高群竞争优势最终依赖企业集群战略实践的检验和评价。尽管如此,作为理论探讨,我们还是可以从组织的强度、稳定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来进行粗略的评价。组织的强度表明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的适应度表现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组织的稳定度表现为企业集群体内各单位组织权利和利益的分配与制约的对称性和均衡性。三维坐标如图5所示。

图5 集群组织评价的三维坐标图

从以上三种组织结构来看,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组织的稳定性较好。因为群内企业按供应链方式前后衔接,它们之间是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各组织权力对称,利益分配均衡;而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为大企业是根据特定机遇目标,将任务分包给外围企业以组成临时性项目团队,成员企业之间是动态的协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使非对称性企业集群组织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市场反应能力。但是由于外围企业对核心企业依赖过强,这种地位的不对称性使得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组织的稳定性不如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混合型共生企业集群组织是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联网组织,其信息沟通,组织间协调较好,因此一旦遇到组织间摩擦和冲突,问题易于解决,而且这种组织对问题的系统思考和整体把握都较前两者强。在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混合性共生企业集群介于前两者之间。我们用坐标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设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和混合性共生企业集群的组织性能坐标分别为

为分析方便,我们将稳定度、强度和适应度按程度分为强、中、弱三档,在坐标系里分别对应为“>0”、“=0”和“<0”,这样,对称型共生企业群、非对称型共生企业群和混合型共生企业群在三维空间里可被描述成A点集、B点集和C点集,表示为:

A点、B点和C点在三维空间定位如上图所示。显然,分布在空间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对于A点(对称型共生企业群)关键是提高集群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B点(非对称型共生企业群)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其均衡和稳定,如建立中小企业协会,以保持与核心企业的均势;对于C点(混合型共生企业群)重点在防止内耗,促进创新,使得簇群稳定发展,灵活应变各种挑战。这三种结构各有其强势点,都属于有效集群,无所谓优劣之分。三种组织结构都是企业外的组织创新,与企业内的组织创新具有同等的效果。

共生性企业集群的运行模式

由于共生性企业集群组织是一种无边界组织,其相应的运行模式应是流程社会化,也就是把原来本企业内部完成的流程,搬到企业外部完成,或者是请外部企业插入本企业流程中分担作业,更多地利用外部经营资源。这种组织外创新使得群内企业之间的边界灵活,没有局限性,能够使信息、资源、观念和思维自由而快速流动穿行。

基于此,本文从价值链创造的角度认为,与以上三种组织结构相对应,共生性企业集群应有三种价值创造模式。他们分别是链状模式(价值链集成)、倒树形模式(价值链分解)和网状模式(价值链系统)。链状模式是指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内各企业按照供应链方式逐级增加产品价值,这样推向市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各个环节的系统集成。如图6所示,单个供应链企业聚集在一起组建共生企业群,其成员来自相关的企业群,如N级供应商群、供应商群、生产商群、经销商群等。整个共生企业群以客户为中心共同为簇群创造价值。其运行模式类似链条形状,故称链状模式。而倒树形模式是指非对称性共生企业集群内核心企业识别到市场机会后,将整个虚拟价值链分解,自己只负责核心环节,而将其余环节外包给合作伙伴,最后由自己整合合作成员创造的价值的运行模式。如图7所示,核心企业将任务分配给合作伙伴a、b、c、d等,伙伴企业插入到本企业流程中分担作业,分别负责价值链环节A、B、C、D等部分的价值创造。另外合作伙伴a、b、c、d等又进一步细分其价值链环节,将其细分业务再二次分包给其它共生企业,如此逐级分包,其运作模式类似倒置的树,故以倒树形模式命名之。

图6 价值链集成——链状模式

图7 价值链分解——倒树形模式

网状模式是混合型共生企业集群的运作模式,它既包含有价值链集成的链状模式,又包含有价值链分解的倒树形模式。其群内各企业协同合作共同为价值链系统服务。如图8所示,以供应链为基础链接的核心企业a、b、c分别负责价值链环节A、B、C的价值创造。其中核心企业a又将价值环节A分解为A1和A2分别给其两个合作伙伴a[,1]和a[,2]去完成;核心企业b和核心企业c亦采取同样的行动。如此可逐级分包下去。这样,混合型共生企业集群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簇簇大小交叉的供应链。在系列供应链中众多企业以契约方式网状交织在一起。各企业的价值链融合到供应链企业的价值链之中,形成集群的价值链系统。

图8 价值链系统整合——网状模式

链状模式和倒树形模式作为共生性企业集群的两种最基本的运行方式,应成为我国某些散乱集群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参考模版;网状模式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共生性企业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运行方式,它应为成熟期的企业集群采用。

对我国发展共生性企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企业集群是新生的企业与产业组织制度,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和各种局域网的普及,更为“小公司,大集群”的发展格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工业经济竞争力不强与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1、我国企业集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集群总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三类集聚群体:一是地方自发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如义乌的小商品集群,温州鞋业集群,永康的五金类小企业集群,大唐袜业集群,广东的专业镇、专业村等;二是政府导向型高科技企业集群和商务金融中心。如各地经济开发区,浙江特色工业园区,北京的中关村、CBD等;三是市场导向与政府导向结合的经济带。如珠三角和长三角等。这三类企业集群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集群受到关注的时间较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对企业集群的诸多特性尚未清晰地认识,对企业集群如何培育与发展仍然仅限于实践者的探索之中,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使得国内企业集群缺乏理论指导。一些中小企业集群经过初期的发展以后,陷入了持续发展的泥沼。主要问题表现在:

(1)人为植入既无关联又不互补的集群单元而形成的簇群往往却是“集而不群”。如我国在“开发区热”初期,很多开发区的建立是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科学规划,而是地方政府某些官员一时“拍脑袋”决策,甚至“图政绩”而匆匆上马的。这种“叶公好龙式”现象相当普遍,其结果造成了集群内无多少关联的企业集群单元的出现,这种情况使得开发区难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一些自发形成的小企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企业之间处于简单的低成本竞争,使得产业结构及技术难以升级。以大唐袜业集群为例,集群发展之初靠的是低成本的优势,如市场上出售的每双几元钱的袜子,在大唐仅需六毛钱的成本。然而,到了成长期和成熟期,集群面临规模小、技术低的软肋,从而只能生产一些低档产品,难以形成一定的品牌。

(3)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机组合,“大而全”、“小而全”成为普遍的病症。一些企业集群内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分工协作机制,因此就无法实现聚集功能和“羊群效应”。

(4)一些集群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产品质量的“柠檬”问题时有发生,这样的企业集群是非常脆弱的。如最近发生在浙江金华地区的“敌敌畏火腿事件”,损害的将是区域品牌和整个“块状经济”。

(5)一些地方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有重硬设施而轻软环境的倾向,而且在经济总量上盲目与其它区域攀比,从而使得这种集群内部缺乏协调机制,外部缺乏竞争力。

2、对我国发展共生性企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集群应发生在共生性企业之间,而不应是“拉郎配”。单个企业以组织外创新代替组织内创新,并与共生性企业互联合作以构建群组织,这才是集群稳定发展的关键。企业集群应由特定的聚集胚发展而来,这个内核就是以供应链或虚拟经营为运行模式而聚集的企业。企业集群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离不开集群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设计和管理。这无论对于组建新的企业集群还是对原有集群的改造和重建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除了依靠税收、金融等激励措施来引导企业区域集群外,政府的政策重点应在于优化集群结构,平衡群内企业的竞合行为,提高集群的竞争优势。政策建议如下:

(1)在原来以供应链连接的企业或分包经营的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产业园区,以引导园区发展成非主导型或主导型共生企业集群,进而演化成混合型共生企业集群。

(2)政府导向应以市场导向为基础。在原来以地缘和人缘为核心而自发形成的零散簇群基础上,政府应引进产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和一些公共机构以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和培育有效的共生性集群内核,以使集群能稳定持续发展。

(3)地方政府的指导重点应该是克服企业集群内经济行为中的机会主义倾向,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质量标准以规范竞争,促进合作,使之由无序走向有序。

(4)企业集群内应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存在是群中各个结点间实现网络式的互动和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人为构建的企业集群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基本条件。中介服务机构有利于协调和解决集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互信互惠关系的形成。

(5)培育产业文化,积极宣传诚信风气,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政府、企业、个人信用的建立——政府的信用在率先垂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等;企业的信用体现在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等;个人的信用体现在道德修养和进取心上,以形成信用规章制度、道德文化和监督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强企业间相互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使得群内企业间、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之间合作效率提高。

(6)高科技园区应定位在产学研易于结合的地区,而且此产学研之间应存在正向共生度(正向外溢系数),符合这样的区域将是有限的,因而那种到处搞高科技园区的做法值得商榷。

(7)对于目前北京正在发展的CBD商务中心,除了税收、租金等政策性优惠外,是否可以将吸引企业投资的重点放在考察集群企业共生度上,对于没有多少联系的企业,不应是吸引加入,而是拒之门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CBD区域企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政府在区域战略集群中应扮演重要角色。企业集群的发展源于企业聚集的网络效应,所以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行业选择和定位,做好长远规划。由于现有自发性和政府导向性企业集群普遍存在集而不群的现象,本文建议应在互利共生性基础上建立主导型、非主导型及混合型共生性企业集群,它应成为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标签:;  ;  ;  ;  ;  ;  ;  ;  ;  

共生型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探讨_集群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