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协同配合湖北省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论文

发挥优势、协同配合湖北省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文 | 团湖北省委

图 | 学员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2014 年3 月, 中共湖北省委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全面部署在大学生中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将其定位为全省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事业的战略工程和培养党政干部后备力量的人才工程,每年从省内高校大学二年级学生中遴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两年的集中培养。经过5 年的探索和实践, 湖北“青马工程”基本形成了省委领导下各部门各层级发挥优势、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集学员选拔、课程培训、实践锻炼、基层历练、人才输送为一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和导师配备、动态管理、跟踪培养等较为完善的配套制度, 育人成效初步显现。

坚持党的领导, 凝聚育人合力

省委直接领导、高位推动。湖北省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青马工程”,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部署,对工程实施提出明确要求。一是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省委组织委派专题调研组,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中央团校、北京大学等单位,拜访20 余位专家学者,从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方法、管理考核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完善实施方案。二是统筹协调工程实施。明确一位省委常委同志牵头负责“青马工程”,多位省级领导同志经常性过问进展情况,了解学员培养动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是深度参与学员培养。有关省级领导同志多次出席“青马工程”开班仪式、主题党日、学员论坛、交流座谈、毕业典礼等活动,为学员讲授党课、交心谈心、答疑解惑。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

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协同推进。“青马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面广, 时间跨度长。湖北省委明确“青马工程”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组织实施, 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协助。各部门按照省委部署,充分发挥各自在政策协调、学员选拔、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为工程实施提供了组织和资源保障。比如,省委组织部协调确定50 余个乡镇作为“青马工程”学员实践基地,省委党校邀请近百位专家学者为学员开展集中培训,等等。同时,各市、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有关乡镇结合地方重点工作,积极为学员提供基层历练机会,并进行跟踪培养。

各高校立足实际、主动探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45 所高校先后启动实施校级和院系级“青马工程”,初步形成了“省级—校级—院系级”培养梯次,有效延伸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覆盖面。同时,湖北各高校积极引导“青马工程”学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他们依托所在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广泛开展“百生讲坛”“青马学员讲党课”等活动,在以讲促学的同时,带动影响更多同学。

打通培养链条, 构建育人体系

建立输送渠道, 畅通人才“出口”。湖北省委组织部把“青马工程”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将“青马工程”学员纳入选调生推荐范畴,实行“同等条件优先录用”政策,形成了畅通有序、前后衔接的青年政治人才培养链条。自2014 年起,湖北“青马工程”已分六期选拔培养337 名大学生骨干。目前,第五期73名、第六期67 名学员正在培养中。在前四期已毕业的学员中,有114 名同志通过选调生考试到基层乡镇工作,10 名同志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各级党政部门。回访发现,已毕业参加工作的“青马工程”学员因政治素质高、适应能力强, 均在1—2 年内成长为所在单位的工作骨干,得到基层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强化基层历练, 补齐能力“短板”。按照“开小灶、吃粗粮,接地气、吃大苦”的要求, 湖北“青马工程”利用暑假组织学员开展累计两个月的乡镇驻点实践,根据学员专业背景、性格特质、能力专长,逐人制定驻点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学员到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矛盾调处、环保督查、防汛抗旱、园区建设等一线经受摔打。调研发现,学员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度参与乡镇事务,普遍破除了对基层工作的负面印象,经受了精神洗礼和意志磨炼,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定了选择基层、选择一线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实践锻炼, 打好政治“底色”。一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员赴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重走长征路,赴延安、井冈山、红安等地感受红色文化,引导学员在重温历史、情境体验中汲取奋斗精神、升华思想认识。二是严格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思想交流、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帮助学员强化党员意识、提升党性修养。三是鼓励学员争当“网宣员”。湖北“青马工程”班委会自主开设“有思”微信公众号,在交流所学、所思、所获的同时,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言论积极发声、勇于“亮剑”,在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秀容月明脸一红,不敢接话,低头去踩藕,哪知踩两下,又踩着乔瞧的脚了。乔瞧哼了一声:“你踩我,我也踩你。”抬起脚,就踩在秀容月明脚上。她踩了一下,又踩了一下,嘴里还发出轻笑。

突出理论培训, 筑牢精神支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湖北“青马工程”将马列主义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 形成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国史、国情省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学、社会学等6 个理论学习单元构成的课程体系,利用两个学年寒暑假及部分周末共计80 天时间,在省委党校开展集中培训,通过课堂教学、个人自学、学员论坛、主题演讲、影视教学等方式,引导学员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严格选拔程序, 把好学员“入口”。湖北“青马工程”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原则,突出“政治第一”“品学兼优”“基层导向”,严格履行“院系推优、学校初审、考试选拔、组织考察、省委审定”选拔程序。其中,学校推荐环节,需要校党委集体研究,并由党委书记签字确认;考试选拔环节,由省委组织部从有关专家库中,选派有经验的专家参与命题和担任评委;组织考察环节,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带队赴各高校,通过个别谈话、问卷测评、座谈调研、查阅档案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并比照党政干部招录选拔有关标准,组织开展心理测试和体检。

注重制度建设, 保障育人成效

建立辅导教师制度。在两年培养期内, 湖北“青马工程”按照“1+2+X”模式为每期学员配备辅导教师团队。目前,平均每8 名学员配备1 名辅导员,每2—3 名学员配备1 名理论导师和1 名实践导师,每期学员选配若干名专业任课教师。其中,辅导员一般由团省委机关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理论导师一般由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实践导师均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辅导教师团队负责对学员开展常态化的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及时帮助学员解决思想、理论、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

本病多突然发生,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随之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精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或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触摸时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个别猪只发病迅速,突然死亡。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湖北“青马工程”实行“一人一档”制度,将学员日常考勤、课堂发言、心得体会、实践表现和谈心谈话情况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形成全面系统的学员“成长档案”,实现培养过程“全程可追溯”。在此基础上,定期对学员思想动态、学习状态、日常出勤等方面进行考评,对考评结果不合格的学员严格淘汰,实现动态管理。

建立跟踪培养机制。一是实行团省委班子成员全程带班制度。在集中培训期间,定期与学员开展座谈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 ;在学员返校期间,运用网络新媒体手段,与学员进行经常性、扁平化的直接联系。二是实行辅导员全程跟班制度。在集中培训期间,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在学员返校期间,定期赴各高校与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学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三是实行定期回访制度。在学员毕业后,团省委定期通过相关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团组织,跟踪了解往届学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积极为已就业学员干事创业、建功成才优化环境、搭建平台。

其中峰6的准分子离子峰为m/z 609[M-H]-,二级质谱显示主要碎片离子为301[M‐C6H10O4‐C6H10O5‐H]-,与文献报道芦丁[15]的主要碎片离子一致,故推测为芦丁。

责任编辑:刘新平

E-mail:liuyizhan@263.net

标签:;  ;  ;  ;  ;  ;  

发挥优势、协同配合湖北省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