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鹏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施工建设行业的兴起,但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现有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列举分析,并针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构件提出了若干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保证施工安全提供了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制度;安全保障
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工程数量不断增大,施工规模也不断拓展,但与此同时带来了施工难度的增加。由于对施工项目的安全隐患考虑不周,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问题,所以说安全管理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工业革命带来了欧美国家经济的巨大发展,各种建筑施工行业也纷纷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关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William 和 Jack[1]针对意外高发的建筑行业安全问题,设计了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法,利用安全原理设计管理系统,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最后验收的工程安全。施工管理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测现场的安全状况,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Sangwoo Kim[2]的想法与前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可以适当的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利用计算机及时了解和辨别现场危险情况,以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Ahmed[3]结合机场扩建项目实例论证了安全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具体项目应当因地制宜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布置与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适当安排现场人员与设备,应尽量避免潜在的施工隐患,同时还应当保证飞机场使用的质量安全。Kinn S[4]认为正是施工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显得十分必要,长期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结果证实,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安全培训工作的落实程度存在很大的关联,接受过培训的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高于未培训职工。
由于国内的经济发展高峰期主要在改革开放以后,故而国内关于施工安全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初期探索,这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措施仍未发展成熟。国内学者针对施工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全安全监管体系、控制安全风险和项目安全管控几个方面。田福园[5]调查了一些建设企业的施工现场后,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划分和归类,并针对各类危险源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为施工项目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贡伟[6]从企业视角出发,着重考虑了如何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员工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利益及声誉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此外,他还集中了现有施工安全的几类事故,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赵晓婧[7]指出安全事故的来源还与个别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一定关联,这些企业在利润的诱导下甚至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针对此类现象其建议企业应当尽早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改变生产经营观念,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工作积极性,从而改善工作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朱杰峰[8]通过对比国内外安全管理制度的差距,提出安全规划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合理规划安全管理工作给出了相应建议。
2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所谓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为要点,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土建工程涉及领域较广,施工地点也各有不同,由于工程设计专业领域众多且不确定性较大,常常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很多难以预见性的问题,下面对一般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来源于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没有很好地预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事故隐患,在制定施工计划时仅凭借经验判断,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
安全责任归属于施工企业的每一个参与者,包括管理人员与现场工人,某些企业在施工建设时的责任划分模糊不清,在实际行动中常常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管理层过分看重企业利益而忽视了安全管理规划的重要性,安全责任制度仅仅涉及到底层施工人员,上下级之间的责任约束并不明确,忽视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3)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研究表明施工前的安全培训工作对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施工现场的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安全隐患的敏感性不强,遇到安全事故时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存在欠缺。加上企业领导未曾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培训内容仅限于形式主义,对参加培训与否的要求并不严格,在施工现场安全实训上的投入并不够,从而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的漠视。
(4)施工技术落后
由于先进施工技术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而施工企业由于资金问题或待遇问题难以短时间内招聘到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从而导致先进技术的应用难以实现。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对于施工技术学习培训过程的监督不够完善,导致培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被所有工人消化吸收,安全管理工作与先进施工技术之间的衔接工作仍然有待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如何做好安全管理规划
鉴于现有安全管理规划工作仍存在不足,下面结合具体施工实例探讨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方法。
(1)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
合格的工程质量是保证后续施工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上海市宝山区卫生疾控中心项目是一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桩筏作为基础,其中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重难点为基坑工程,大型基坑围护结构为重中之重,当然这也是安全防护工作的重点所在。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围护形式,坑外采用宽1200mm水泥土两轴搅拌桩止水。此外,在双轴搅拌桩止水选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保证水下砼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原料的采购成本。选用两道水平支撑系统,均采用强度为C35的混凝土浇筑,竖向支撑系统则选用强度为C30的水下混凝土,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强度和质量,避免了因为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安全事故。污水处理池基坑外围采用直径850高压旋喷桩,坑底为压密注浆加固。污水处理池采用一道钢支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保障了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2)加强施工安全培训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航中路停车场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有停车场道路施工、雨污水管道、卫生间施工等,由于涉及领域较多,施工现场人员较为复杂,故而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在项目建设期间,必须秉持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态度保障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针对现场不同危险源的施工培训工作都应当落实到位。开槽埋管沟槽开挖的施工防护工作需要做好,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钢板桩支护。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采取“分层开挖,分层支护,边挖边撑”的形式,谨防由于工作疏忽导致的安全问题。关于施工现场机械以及车辆的操作也应当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所有施工器械使用前都要进行机械性能的检测,特别是检查液压系统、制动系统的性能。安全培训的内容中还应当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距离和安全位置的分析,以避免紧急事故出现时出现躲闪不及的情况。
(3)完善现场监督机制
浦江一品漫城项目为民用住宅工程,装修施工过程较为简单,故而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需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对各个部门的安全责任进行划分。安全部主要负责现场的检查工作,对于危险作业的防护工作必须提前落实,此外,对于施工现场贴有安全标志和警示语,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定期巡查、定期维修,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从而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完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往往需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把控,前期的安全培训旨在从施工人员内部提升安全意识,从而尽量规避风险的发生。而现场的管理则是利用外部力量排除隐患,避免事故。
结语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问题上仍有欠缺,安全问题作为施工过程的重点问题,必须引起企业及施工人员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现有建设项目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应实例为安全管理规划工作的改进提供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STANTON W A,WILLENBROCK J H.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omputer-Based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 Management,1990,116(3):383-398.
[2]KIM S,SHIN D H,WOO S,et al.Identification of IT application area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perception enhancement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safety [J].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4,18(2):365-379.
[3]KHALAFALLAH A,EL-RAYES K,ASCE M.Minimizing Construction-Related Hazards in Airport Expansion Projects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 Management,2006,132(6):562-572.
[4]KINN S,KHUDER S A,BISESI M S,et al.Evaluation of safety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r reducing injuries in the plumbing and pipefitting industry [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0,42(12):1142-1147.
[5]田元福.建筑安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6]贡伟.浅谈如何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02):157.
[7]赵晓婧.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及管理模型研究 [D];华北电力大学,2012.
[8]朱杰峰.施工企业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规划与实施 [D];苏州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蔡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