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配合铺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论文_林永秀

穴位埋线配合铺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论文_林永秀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545000

【摘 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铺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收集的36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先予以腹部铺灸治疗,之后配合穴位埋线,每间隔7~10天左右埋线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 12例,有效18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达 83.33 %。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铺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其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多推广应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关于代谢异常与生殖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以持续性无排卵、排卵稀发、胰岛素抵抗或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临床上常表现为闭经或稀发月经、不孕、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等。大约 50%以上的 PCOS患者均伴有肥胖,肥胖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方面的紊乱,进而促进疾病发展[1]。同时PCOS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中医治疗在此病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笔者于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应用穴位埋线配合铺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收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以来,笔者用穴位埋线配合铺灸治疗36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年龄在19~ 30岁,16例;31~ 40岁,20例。平均年龄(28.2±6.0)岁。

1.2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生殖医学学会鹿特丹标准[2]:

(1)无排卵或稀发排卵;

(2)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为 2~9 mm 的小卵泡大于等于10 个和/或卵巢体积增大;

(3)实验室关于雄激素水平的检查:雄激素高,或痤疮、多毛、肥胖等。

具备以上任意 2 项者即可诊断为 PCOS。

身体质量指数(BMI)≥25 kg /m2者即为肥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治疗方法

(1)铺灸 患者仰卧位,将双下肢自然屈曲放置于床面,充分暴露腹部施术部位(长为中脘穴至曲骨穴,宽为两脾经大横穴至大横穴),使腹部肌肉尽量放松,先用 0.5% 的活力碘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3遍,然后将预热好的姜泥均匀地平铺于施术部位,厚度约为1.5cm,将艾绒沿脾经、胃经、任脉(包括肾经)铺以宽约2 cm 的三棱柱状,随后将艾绒点燃,当第一壮燃尽后立即更换下一壮,总共灸三壮。在燃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燃烧速度和避免烫伤,以患者能耐受且充分温热为度。每次施灸时间约为 40 ~ 50 min。

(2)埋线

选穴:脾俞、中脘、天枢、肾俞、气海、关元、水分、带脉、足三里和阴陵泉操作方法:选取套管(7号注射针头),将0.35 x75mm规格的毫针剪去针尖作为针芯。按常规消毒施术部位,用无齿镊夹一段约1~3cm长的规格3-0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由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从针头前端穿进针身,使线不露出表面,后接针芯,而后施术者右手持针,以舒张进针法进针,当刺入合适的深度得气后,一边往里推针芯,一边将针管向后退出,这种可吸收的外科缝合线即留于穴位的皮下肌层或组织内,并按压针孔片刻。

两者均7~10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 疗效标准

痊愈:月经来潮或者妊娠,连续超过三个月出现月经规律正常;同时体重指数下降到正常范围内者。

有效:月经正常恢复来潮,但是月经周期仍然不规律;体重下降3kg以上者。

无效:月经仍未来潮,体重下降不足3kg者。

4 结果

36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痊愈 12例,有效18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达 83.33 %。

5 体会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中医“闭经”、“癥瘕”、“不孕”等范畴,多由肾虚脾弱、痰瘀互结所致;中医认为肾主水,脾为生痰之源,肾虚则水液代谢出现异常,水积成痰,湿性趋下,继而聚于肌肤,发为肥胖[3]。

铺灸是由督脉灸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的艾灸方法。艾、生姜性辛温,均可温经散寒通络。《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表明艾能通行十二经气血,并振奋阳气,在其燃烧后可向人体发出热信号传递。现代药理研究同时认为生姜中的姜辣素,甚至包括挥发油中的姜烯、姜醇等成分,可通过皮肤慢慢渗透于内,并使刺激作用部位的血管扩张,从而进一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因此铺灸是生姜的渗透力、加上艾绒的传导和温热效应一起作用的结果。《灵枢·海论》有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在内属于府藏,在外络于支节,从中医角度讲铺灸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腹部,任脉中的“任”有妊养之义,任“主胞胎”,同时通过对脾经、胃经、肾经等经络的刺激,大面积的温热之力达到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阳气,共奏温肾健脾、除湿通络之效,热力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腑-脏的传导途径从皮肤逐层传至脏腑,从而调动人体脏腑阳气,阴平阳秘。

穴位埋线疗法是由针刺疗法改良而来,这正符合《内经》中关于刺肥人“深而留之”的特点。脾俞肾俞二者可温补脾肾,且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正好体现了“从阳引阴”之义。中脘又为六腑之会、胃之募穴,是四经精气交会之处,因而可以通达四经,温通腑气,升清降浊,调理中州之气机;气海关元共助益气、升阳之功;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腹气之街。所谓街者,含有气血流通,频繁而宽阔的功能,又能分理水谷之糟粕,消导积滞,调益脾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之效。带脉、水分、阴陵泉健利水湿,诸穴合用,共奏温补脾肾、渗利痰湿之效。

综上所述,铺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学清,许素铭,毕星宇,等.按不同肥胖标准诊断的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和代谢特征的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4):463-465.

[2]Rotterdam ESHRE /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 - 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M]. Hum Reprod,2004,19(1):41- 47.

[3]何蕴良,徐晓娟,李宛静,等.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4(7):1614-1616.

论文作者:林永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穴位埋线配合铺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论文_林永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