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卿永梅

卿永梅

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1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耳鼻喉科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2018年7--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对实验组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对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8.18%,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d、3d、5d时的VAS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鼻喉科;优质护理服务;并发症;VAS评分

耳鼻喉科是诊治耳、鼻、咽、喉等相关疾病的外科学科,患者病变位置较为特殊,是同外界环境相连接的重要纽带,一旦发病会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性[1-2]。该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关键,对病情好转及康复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耳鼻喉的护理质量,我科在2018年下半年为部分患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并将其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数据

 选取2018年7--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11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实验组研究对象是由29例男性与26例女性所组成;最高年龄为72岁,最低年龄为24岁,中位值为(47.1±5.6)岁;鼻腔手术20例,耳部手术9例,喉咙手术26例。参照组研究对象是由28例男性与27例女性所组成;最高年龄为73岁,最低年龄为22岁,中位值为(47.8±5.5)岁;鼻腔手术21例,耳部手术9例,喉咙手术25例。对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开展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将伴有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不配合研究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如用药、输液、换药、注意事项告知等内容。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则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如下:

 环境干预:为患者创建安全、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将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以50%--60%为宜[3],保持光线适中,每日均要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关门、走路时要保持动作轻缓,将噪音降至最低,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等,并告知手术目的、流程、配合要点等,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手术治疗有个全面认知,如患者有任何疑问,要予以耐心解释,以免其过度担忧。

 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痛、身体不适、经济压力、工作及生活受影响等因素,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要以温和的语气耐心与患者沟通,依据其心理状态、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情绪安抚[4]。

 专科护理:依据患者的病变位置、实际病情予以专科护理,对其病情进行密切监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遵照医嘱为其使用抗菌抗炎药物,预防感染。为患者做好口腔清洁护理,预防口腔黏膜破溃。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式,鼻腔手术者,在术后要避免用手挖鼻与擤鼻;耳部疾病患者,叮嘱患者在完全康复之前要避免挖耳朵。

 生活指导:依据患者口味喜好制定健康、科学的饮食方案,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软质食物,不可进辛辣、生冷、油腻、易过敏类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水果及蔬菜,补充维生素与纤维素;宜多饮水,可加快机体代谢、预防便秘。和家属共同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叮嘱患者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平时可适当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在病情完全康复前要避免剧烈活动。

1.3评价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率。

 ②VAS评分:在术后第2d、3d、5d,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估,最低分为0分表示无痛,最高分为10分表示剧烈疼痛[5]。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研究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为(±s),组间比较结果采用t值验证,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n,%),组间比较结果采用2值验证,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值对比

 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值分别为3.64%、18.18%,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组间对比P<0.05;见表1。

3 讨论

 在耳鼻喉科患者中,患者的疾病种类较多、年龄跨度大,且常有复发风险,手术治疗又比较精细,这也为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临床中,主要是为该类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措施,虽然可以满足基础护理需求,但护理内容不够全面与细致,致使其整体护理效果不够理想。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尤为重视患者的身心感受[6]。我科开展此护理模式时,先对病房环境进行优化、完善,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消除其不良情绪,这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配合度具有重要帮助;专科护理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生活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病情康复。与传统护理方案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更为全面、细致,也更具针对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d、3d、5d时的VAS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优势。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在耳鼻喉科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可减轻患者痛感,故可将优质护理服务作为耳鼻喉科的首选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叶玉清.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8,26(9):185-187.

[2]高红菊.耳鼻喉科患者护理中依从性的重要意义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14):220-221.

[3]周铨梅.优质护理干预预防耳鼻喉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6):265-265.

[4]任婷婷,杨德芬,汪成琼等.人文关怀护理对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141-145.

[5]王海丽.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63-263,264.

[6]任方红.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耳鼻喉内窥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8,4(2):58-60.

论文作者:卿永梅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卿永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