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

李秀芹[1]2002年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高原山地众多,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苔藓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在华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侧蒴藓类植物是植物界苔藓植物门中形体较大,形态结构比较复杂的一大类群。侧蒴藓类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界系统与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它以其匍匐的体型在植被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次,侧蒴藓类所含有独特的抗菌、抗肿瘤、抗病毒化学成分,显示出具有广阔前景的医药开发价值。在园艺学上,侧蒴藓类的生物学特性成为观赏珍品和某些花卉苗木培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此外,侧蒴藓类在指示环境污染、帮助某些药用昆虫(如五倍子蚜虫)完成生活史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的专题系统研究,可望成为河北省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写《河北苔藓植物志》的基础性工作。 本研究采用了陈邦杰教授(1963)修正的Reimers(1932)关于藓纲植物的分类系统,同时,支持H.D.Mitten(1984)的观点,认为划分顶蒴和侧蒴藓类植物的依据是孢子体着生的位置,其中侧蒴藓类植物是指蒴柄从叶腋中发生非着生茎顶的藓类植物,分类系统上指从虎尾藓科(Hdwigiaceae)—塔藓科(Hylocomiaceae)等。 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较详尽的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分类和整理,详细考证了每种的拉丁学名、中文名,现已知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共计196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17科,66属;其中,中国新记录属1属:粗疣藓属MittenothamniumHenn.(灰藓科Hypnaceae);中国新记录种5种:南方薄罗藓Leskea australis Sharp inGrout,钙土柳叶藓Amblystegium calcareum(Kanda)Nog.,北方青藓Brachytheciumpseudo-uematsui(Broth.)Nog.,狭叶金灰藓Pylaisiella intricate(Hedw.)Grout,粗疣藓Mittenothamnium diminutivum(Hampe)E.G.Britt.;河北新记录科1科:平藓科Neckeraceae;河北新记录属9属;平藓属Neckera Hedw.,薄罗藓属Leskea Hedw.,多枝藓属Haplohymenium Doz.et Molk.,异枝藓属Heterocladium B.S.G.,大湿原藓属Calliergonella Loeske,丝灰藓属Giraldiella C.Muell.,假丛灰藓属Pseudostereodon(Broth.)Fleisch.,明叶藓属Vesicularia(C.Muell.)C.Muell.,粗疣藓属MittenothamniumHenn.。河北新记录种54种。 同时,根据研究的标本编制了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并根据标本对其中重要的代表种类做了显微绘图。 对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分析的研究中,通过对优势科、属,单种科、单种属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的组成主体;通过对物种丰富度,属相似性系数、植物区系谱的主成分分析、区系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和对河北与临近地区的区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讨论,探讨河北省与临近地区在侧蒴藓类植物起源、演化以及它与地球历史变迁的关系;同时,运用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苔藓植物进行了植物区系地理分区的初步尝试;另外,对河北省该类群群落类型及其生态学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可划分为9类,其中,北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共计98种,占总种数的50.79%;东亚成分占很重要的位置,共计54种, 李秀芹:河北省侧葫茸类植物研究2占总种数的27.77%。其中,中国一日本成分有45种,占东亚成分的83.33%;中国特有成分16种,占总种数的8.38%;北温带成分和东亚一北美成分共计106种,占总种数的55.50%;北温带成分和旧世界温带成分也是106种,占总种数的55.50%:热带成分(包括泛热带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仅有3种,占总种数的1.57%。这些结果有力地说明了河北省侧朔蘸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兼有浓厚的东亚区系的色彩;区系分析表明,中国华北与日本、欧洲、北美在苔蘸植物区系物种起源上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国华北苔茹区系所具有的特点。 在河北省与我国东北、内蒙古、山东、秦岭、西藏和横断山等六个地区侧秘蘸类区系组成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本省该类群物种丰富度较大,位居第四。其中,单种科占总科数的56.25%,所包含的种数仅占总种数的8.16%;单种属占总属数的39.39%,其种数仅占总种数的门.26%;而 6个优势科中所含的种数占到总种数的 903%,9个优势属中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47.96%,这些优势类群大都是温带性质的科、属。本省该类群枪物包括中国特有种15种,占总种数的7.85%。所有这些,显示了河北省侧频癣类植物区系成分具有鲜明的温带性质,也反映了其区系组成的复杂性和区系起源的古老性。 运用植物区系谱的主成分分析对河北与相邻地区侧葫蘸类植物关系的研究得出故点图,从图中得知:西藏和横断山为一组,相异系数分别为 31.9 in 43.5,与河北的联系相差最远;河北一东北一秦岭一内蒙一山东为一组,虽然内蒙和山东在地理位置上,与河北接壤,但相异系数分别为ZI.0和15.6,而河北与东北、秦岭相?

黄士良, 王振杰, 赵建成, 李志, 金红霞[2]2009年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野外调查和区系分析的基础上,在32个采集地区,对不同海拔高度的236个苔藓植物样方(20 cm×20 cm)进行详细调查,并采集标本6000余号,经室内整理,对196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17科、66属的侧蒴藓类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首次报道了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垂直分布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李秀芹, 赵建成, 刘宝臣[3]2001年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新记录(Ⅰ)》文中研究表明对河北省藓类植物进行考察、整理、鉴定 ,发现了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新记录 7种 1变型 ,它们是 :中华白齿藓 Leucodon sinensis Thèr.、拟草藓 Pseudoleskeopsiszippelii( Dozy & Molk.) Broth.、硬枝小羽藓H aplocladium strictulum( Card.) Reim.、粗肋镰刀藓北方变型 Drepanocladussendtneri( Schimp.) Warnst.f.borealis Moenk.、撒氏青藓 Brachythecium sakuraii Broth.、细疣绢藓 Entodon verruculosus X.S.Wen、赤茎小锦藓 Brotherella erythrocaulis( Mitt.) Fleisch.、粗叶拟垂枝藓 Rhytidiadelphus squarosus( Hedw.) Warnst..根据标本初步讨论了这些植物的识别特征、生境、产地和地理分布特点 ,并绘制了形态解剖图 ,以期对河北省藓类植物的系统研究和植物多样性的统计分析提供资料 .鉴定标本保存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 ( HBNU) .

李秀芹, 赵建成, 赵荣山[4]2004年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及其与邻近地区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较详尽的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和系统研究,已知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17科,66属,196种(包括种下单位),其地理成分可划分为9种类型,北温带分布型占主导地位,东亚分布型次之,热带分布型不起主要作用。运用物种丰富度、优势科比较、属相似性系数等统计方法,对河北与邻近地区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讨论。从河北省与我国东北、内蒙古、山东、秦岭、西藏和横断山等6个地区侧蒴藓类区系组成的比较分析得出,本省该类群物种丰富度位居第4,横断山居于第1位;河北与其它6个地区的共有优势科前3位为青藓科、柳叶藓科、灰藓科;河北与内蒙古、山东相似程度最高,与东北和秦岭相似程度次之,与西藏、横断山相差最大。同时对这7个地区的具体地理成分也作了比较。这些结果有力地说明了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兼有浓厚的东亚区系色彩;也表明了中国华北与日本、欧洲和北美东北部在苔藓植物区系物种起源上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任昭杰[5]2010年在《山东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理范围介于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之间,全省总面积15.72万平方公里,地形、海拔、气候等变化相对较小,是典型的暖温带地区。山东省苔藓植物研究在前人的努力下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正由于苔藓植物学的不断发展,很多原有的系统、名称及相关的专业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近些年来山东苔藓植物研究一直没有能够跟上现代苔藓植物学的发展脚步,因此,本研究旨在能够使山东苔藓植物研究得到进步、发展,从而与现代苔藓植物学的发展接轨,同时也能够为中国苔藓植物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本研究的标本包括赵遵田教授等人从1984年至1992年8年间在山东全省各地采集的侧蒴藓类植物标本以及2007年至2009年在全省各地补采的标本,共计4000余号,通过整理鉴定共发现山东侧蒴藓类植物21科,68属,151种,2亚种,5变种,其中新记录科2个,新记录属8个,新记录种33个。通过区系成分分析可将山东省侧蒴藓类植物划分为11个分布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成份(36.71%)和东亚分布成份(36.07%)为主,同时具有一定的中国特有性和热带亲缘,与山东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吻合。根据吴鹏程先生对中国苔藓植物的分区选取了8个地区与山东省的侧蒴藓类植物区系作比较,发现山东与河北、内蒙古、东北、秦岭的侧蒴藓类植物区系关系较近,而与广西九万山、黔渝湘鄂交界区、横断山及西藏的侧蒴藓类植物区系关系较疏远,这与地缘及气候等因素相符合,也为吴鹏程先生对中苔藓植物的分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首次以潍河——沭河一线为界将山东省划分为鲁东和鲁西两个地区对山东侧蒴藓类植物进行了比较,发现鲁东地区侧蒴藓类植物较鲁西地区更为丰富,反映了其海洋性气候为侧蒴藓类植物的生长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根据中国苔藓志所采用的苔藓植物分类系统、体系及相关的专业名称、词汇对山东苔藓植物志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为其再版做好铺垫。

李秀芹, 赵建成, 赵荣山[6]2004年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的主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较系统全面地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整理,采用植物区系谱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共计196种 包括种以下单位 ,隶属于17科,66属.其中,北温带地理分布类型占主导地位,共计98种,占总种数的50.79%;东亚地理分布类型54种,占总种数的27.77%;中国特有分布类型16种,占总种数的8.38%;东亚-北美分布类型9种,占总种数的4.71%;旧世界温带分布类型9种,占总种数的4.71%;热带分布类型 包括泛热带分布类型和热带亚洲分布类型 仅有3种,占总种数的1.57%.运用植物区系谱的主成分分析对河北省与我国相邻地区侧蒴藓类植物关系的研究表明:西藏和横断山为一组,相异系数分别为31.9和43.5,与河北的联系相差最远;河北-东北-秦岭-内蒙古-山东为一组,内蒙古和山东在地理位置上与河北接壤,但相异系数分别达21.0和15.6,而河北与东北、秦岭相异系数分别为6.4和12.0,它们在区系关系上更为接近.分析结果对吴鹏程 1998 关于中国苔藓植物分布路线的观点以有力的支持,即存在喜马拉雅南麓地区-秦岭-东北的苔藓植物迁移路线;同时,说明大的山脉是苔藓植物进行扩散和传播的重要通道.

李秀芹, 赵建成[7]2003年在《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新记录(Ⅱ)》文中研究说明在研究标本和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新分布记录7种1变种,即平藓Neckerapennata Hedw.,长肋多枝藓Haplohymenium longinerve(Broth.)Broth.,湿柳藓刺叶变种Hygroamblystegiumtenax(Hedw.)C.Jens.var.Spinifolium(Schimp.)Crum.,毛尖藓 Cirriphyllum cirrhosum(Schwaegr.)Grout.,荫地绢藓 Entokon)caliginosus(Mitt.)Jaeg.,中华绢藓 Entodon smaragdinus Par.et Broth.,粗枝藓 Gollaniataxiphylloides Ando et Higuchi,假丛灰藓 Pseudostereodon procerrimus(Mol.)Fleisch.,根据标本初步讨论了这些植物的区别特征、生境、产地和地理分布区类型,同时绘制了形态解剖图,旨对河北省藓类植物的系统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研究标本保存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HBNU)。

李敏, 王立宝, 王晓蕊, 赵建成[8]2012年在《河北省苔藓植物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在简要回顾河北省苔藓植物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河北省苔藓植物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黄士良[9]2009年在《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研究》文中提出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萌发后的原丝体(Protonema)阶段是孢子发育形成配子体的中间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是苔藓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类群区别于其他类群的一个显着特点。此阶段与苔藓植物的个体发育、系统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侧蒴藓类植物是指蒴柄从叶腋中发生而非着生茎顶的藓类植物,也是苔藓植物中形体较大,形态结构比较复杂的进化类群。因此,研究侧蒴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对阐明各分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讨了不同培养基质和培养条件对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的影响,初步建立了藓类植物孢子培养基质和培养条件标准化体系。2、采用显微观察的方法描述了14种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以及配子体发生的特征。3、选取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的9个主要特征,21个指标,对14种侧蒴藓类植物的原丝体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4种侧蒴藓类植物隶属于3种萌发孢子型,即真藓型(Bryum-type)、蓑藓型(Macromitrium-type)和高领藓型(Glyphomitrium-type)。其中,属于真藓型的侧蒴藓类植物有8种,蓑藓型有5种,高领藓型仅1种。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萌发孢子型检索表。4、探讨了萌发孢子型与侧蒴藓类植物系统进化、生态适应与繁殖策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已知18科51属74种侧蒴藓类植物原丝体发育类型的分析表明:真藓型是侧蒴藓发育过程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萌发孢子型,同时,它也是发育类型中较为进化的类型。本项研究共分析讨论了侧蒴藓类植物18科51属74种的萌发孢子型特征,其中7科11属14种是首次报道。

张家树, 赵建成, 李琳[10]2003年在《河北省北部苔藓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作者近年来在河北省北部实地考察和采集的 2 0 0 0余号苔藓植物标本 ,经过研究鉴定 ,现已知河北省北部有苔藓植物 2 70种 (包括 4变种、3变型 ) ,分别隶属于 36科 1 0 4属。其中 ,丛藓科为第一大科 ,含 1 8属 49种 ;紫萼藓属为第一大属 ,含 1 7种。利用丰富度指数公式 ,并通过与我国其它 9个山地的比较 ,可以看出河北省北部是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河北省北部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 (占总种数的 5 4 .0 7% ) ,其次是东亚成分 (占总种数的 1 4.81 % )。各类温带成分共计 2 2 7种 ,占总种数的 84.0 7% ,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运用主成分分析 (PCA)的方法将河北省北部与我国其它 1 2个山地苔藓植物区系所构成的区系谱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河北省北部与小五台山、内蒙古间苔藓植物区系关系最为密切 ,而与处于南亚热带的九万山关系最远。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 ,并结合 1 3个采集地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 ,将河北省北部苔藓植物区系划分为两个地带 ,即 :张北高原苔藓植物地带和冀北山地苔藓植物地带。结合 1 3个采集地苔藓植物种数所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水平分布图 ,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河北省北部苔藓植物种数在纬向上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在经向上西北部种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D]. 李秀芹. 河北师范大学. 2002

[2].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研究[J]. 黄士良, 王振杰, 赵建成, 李志, 金红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新记录(Ⅰ)[J]. 李秀芹, 赵建成, 刘宝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及其与邻近地区的比较[J]. 李秀芹, 赵建成, 赵荣山.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

[5]. 山东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D]. 任昭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6].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区系的主成分分析[J]. 李秀芹, 赵建成, 赵荣山.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7].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新记录(Ⅱ)[J]. 李秀芹, 赵建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8]. 河北省苔藓植物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敏, 王立宝, 王晓蕊, 赵建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9]. 侧蒴藓类植物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研究[D]. 黄士良.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10]. 河北省北部苔藓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研究[J]. 张家树, 赵建成, 李琳. 植物研究. 2003

标签:;  ;  ;  ;  ;  ;  

河北省侧蒴藓类植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