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库房管理中运用中药鉴定方法的临床价值论文_郝建明

浅析中药库房管理中运用中药鉴定方法的临床价值论文_郝建明

(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 药剂科,甘肃 酒泉 735000)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0408(2015)2-0023-02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应用于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的中药库房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中药鉴定法在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综合分析相关管理资料,针对中药鉴定法表现出现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评估中药鉴定方法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临床价值。结果:针对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药鉴定方法的应用不但有利于对中药材相关品种以及具体来源进行有效区分,同时还能够避免假冒伪劣中药材进入中药库房中,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可靠,提高药材入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论:将中药鉴定法应用于中药库房管理过程中,能够大大改善中药材入库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提升临床用药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中药库房管理;中药鉴定方法;应用;分析

中药库房属于医院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不但需要负责整个医院的中药饮片(中药材)采购以及验收工作,而且需要针对中药饮片(中药材)进行科学分类及妥善储藏,良好的中药库房管理是保证医院用药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1]。在中药库房管理过程中,中药鉴定方法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中药饮片(中药材)在入库过程中的工作质量,防止一些假冒伪劣中药饮片(中药材)进入中药库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为了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应用于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的中药库房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进中药库房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同步提升,本次研究针对2012年至2015年期间本院的中药库房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中药鉴定法在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综合分析相关管理资料,针对中药鉴定法表现出现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基础资料及研究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的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2012年至2015年期间本院的中药库房管理工作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中药鉴定法在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综合分析相关管理资料,针对中药鉴定法表现出现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2 中药鉴定方法及应用

2.1 中药鉴定方法在中药饮片(中药材)品种及来源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国土辽阔,富含各种中药药材。相关研究表明,中药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药物功效,其发挥的作用与其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土壤状况等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产地不一样的同种药材在实际功效上也会不同。根据现代医药研究所得结果,来自不同地区的同种中药材具备不一样的活性成分。所以,针对中药材的具体品种以及实际来源开展鉴别工作十分必要和重要,良好的中药鉴定能够提高中药治疗效果[2]。

中药材购置属于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的中药内容,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为了提高中药材采购的工作质量,中药库房工作者必须要在实施中药材采购的过程中,针对中药材的具体供应商进行科学审查十分必要,同时,库房管理人员还应该针对购置的中药材所处产地进行严格审核并做好相关备案工作。其次,因为中药材在品种上多种多样,在具体分布地区上也各不相同,因此,中药材市场管理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要想实现有效管理有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药库房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丰富自己关于中药材的知识储备,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之后,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实现对采购回来的中药饮片(中药材)的科学鉴别。最后,中药库房管理人员应针对那些毒性特征显著的中药材进行特殊标记,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患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2.2 中药鉴定方法在假冒伪劣中药饮片(中药材)辨别中的应用

因为中药饮片(中药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比西药药物相对要小,其药性相对趋于平和,具备极高的安全系数,因此,中药材实际药用价值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然而,近几年来,我国中药材在产量以及运输量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再加上供需情况的改变等,中药饮片(中药材)在市场价格上也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这就导致实际贩卖中开始出现部分假冒伪劣中药饮片(中药材),一些药材贩卖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选择一些低质量或者假冒伪劣饮片(药材)掺入优质饮片(药材)中,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谋取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中药库房工作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中药材辨识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供应商的质检报告[4],应严格针对各种中药饮片(中药材)供货单位进行科学的资格审核,确定所有中药饮片(中药材)均具备明确的生产商、生产批号以及商标等,防止假冒伪劣中药饮片(中药材)混入医院中药库房中,造成中医用药效果得不到保证,情节严重的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2.3 传统中药鉴定力方法的实际应用

针对传统中药鉴定方法,通常可以分为4种,第一种方法是来源鉴定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性状鉴定方法,第三种方法是理化鉴定方法,第四种方式是显微鉴定方法。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上相对比较简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相应的鉴定结果,应用优势明显,所以,该鉴定方法在现阶段的中药鉴定过程中应用得比较广泛。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对于中药材来源的鉴定主要是通过动植物学相关知识,实现对中药材具体类别的有效识别和确定,明确其所属学名。之后再运用各种矿物学知识来针对中药材具体产地进行明确。

(1)中药性状鉴定法及其应用

鉴定过程中,中药材性状鉴定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鉴定方法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针对饮片(药材)的具体颜色、形状以及质地等进行观察,借助手摸、口尝、水试、火试或者鼻闻等方式来针对中药饮片(中药材)开展科学鉴定。对于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中药饮片(中药材)来说,中药库房工作人员借助自身拥有的工作经验基本就能够实现有效鉴定。

(2)显微鉴定法及其应用

性状鉴定法虽然能够在相当一部分中药材鉴别过程中发挥良好的鉴别作用,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与部分粉末状中药材,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通过理化鉴定法以及显微鉴定法实现对中药材的科学鉴别。

2.4 现代中药鉴定方法的实际应用

传统中药鉴定法中的性状鉴定法以及显微鉴定法虽然能够在中药材鉴定过程的发挥一定的鉴别作用,但是以上两种鉴定方法的应用要求中药鉴定者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熟练掌握相关中药材重视。而理化鉴定方法的应用需要耗费大量的鉴定时间,此外,针对中药开展炮制之后,有些中药材在性状上会呈现出于原来性状不同的差异。因此,仅仅借助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并不能保证中药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开始将先进的电脑图像分析技术、光谱学以及生物学等融入传统中药鉴定过程中,促进现代中药鉴定以及传统中药鉴定的有效结合。举个例子,通过分子生物鉴定技术的应用,针对南五味子以及北五味子的基因组DNA开展序列监测,之后综合分析其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进行严格区别。通过促进传统中药鉴别以及现代中药鉴别的有效结合,能够提高中药材鉴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具备操作简便、分析及时、准确性高等应用优势,可以在中药材鉴定工作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为中药材的实际鉴定以及具体分析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提高中药库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6-8]。

3 研究结果

通过在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应用以上中药鉴定方法,本院近几年来均能够对中药材相关品种以及具体来源进行有效区分,同时还能够避免假冒伪劣中药材进入中药库房中,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可靠,提高药材入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讨论

总而言之,中药鉴定方法应用于中药库房管理工作中十分必要和重要,中药鉴定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对中药材相关品种以及具体来源进行有效区分,而且还能够防止因为药物混淆造成中毒现象的产生。此外,中药鉴定方法在中药库房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可以避免假冒伪劣中药材流入中药库房,可以提高中药库房的药材入库质量,为医院的中药治疗工作提供保障,保证药物治疗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庆.医院中药材库房管理小议[J].中国现代医生,2013,20(16):174-175.

[2]孙爱芳.中药库房管理中中药鉴定的作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16(11):96-97.

[3]陈奋梅.加强药物管理确保用药安全[J].内蒙古中医药,2014,25(20):198-199.

[4]周向明,李益民,谢瑞芳,周昕.我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与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2):3162-3164.

[5]陈晶,聂青,刘妍.我国中药基本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草药,2014,27(20):102-103.

[6]宁超,景浩.中药房规范化管理研究刍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8(04):154-155.

[7]黄晓明,景浩.我国连锁药店经营管理现状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9(05):96-97.

[8]赵明昕.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思路[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6):1121-1122.

论文作者:郝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药房》2015年12月第26卷第S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浅析中药库房管理中运用中药鉴定方法的临床价值论文_郝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