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画书阅读的教育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画书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图画书及其功能,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丰富而多样的诠释。有人认为它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愉悦情绪,陶冶情趣,传承文化的功能。有人认为图画书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美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从教育的角度,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深入挖掘图画书阅读的价值,则是当前早期阅读教育实践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图画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文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完全没有文字的图书形式。图画书是最合适幼儿阅读的图书,因为它特殊的表达方式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0~6岁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对色彩和图像的感知、记忆、理解能力,特别是对图画细节的关注能力,远远超过成人。而图画书正是一种用图画述说故事的书。
图画书阅读需要情感、观察、想像、思维等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因此,图画书阅读过程,也是发展儿童心理能力的过程。但是,在早期阅读实践中,图画书阅读的上述教育功能还远远未被关注。不少家长和教师,还只将图画书当做给孩子讲述一个有趣故事的文本。常常,一本内涵十分丰富的图画书,只用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结束了阅读。结果,图画书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被大大削弱。
图画书阅读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说过,“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图画书之所以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和伙伴,是因为它不仅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他们寄托和表达情感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们的情感和思绪可以自由地驰骋和飞翔,与图画书中的人物、角色实现着情感的互动与交流,生命的碰撞与交融。
图画书阅读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它可以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富有童趣、饱含幽默、充满戏剧冲突的图画故事书,就像一部好看的儿童剧或动画片,从封面开始,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进故事,并通过情节的展开、推进、发展、高潮等一系列环节,紧紧牵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和情感,让他们惊喜,让他们激动,让他们向往。阅读一本图画书,就是一次快乐情绪的积累,日久天长,快乐会成为一种心境,成为孩子们良好性格的亮丽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过图画书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其次,图画书阅读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一本优秀的图画书,总会在有趣的故事情节背后,表达着丰富的情感——快乐,忧伤,感恩,思念,对这些情感的认知和感受,将大大丰富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如图画书《螃蟹小裁缝》在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后面,潜伏着一条丰富的情感线索。故事的主人公小螃蟹经历了自信、得意、高兴、高傲、沮丧、伤心、感动、快乐等情感变化过程。阅读本书的孩子们,会同小螃蟹一起,经历一次丰富多彩的情感之旅。另外,图画书阅读还有助于幼儿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识别不同角色的情绪状态,感受角色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发展孩子的移情能力,引导他们学习从他人角度理解事物。图画书《小熊的阳光》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雪人为小熊挡住阳光,让小熊在冬天睡了一个好觉。随着春天的到来,雪人却融化了。小熊虽然未见过雪人,但他好想念雪人。最后一页,小熊伏桌画雪人,他身后的绳子上挂满了画好的各种各样的雪人。与文字叙述相比,画面呈现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震撼力。小熊为什么要画那么多雪人?画面会吸引着孩子们走进小熊的情感世界,体验他对雪人的思念和感恩。
图画书阅读与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幼儿进入图画书世界的钥匙,没有观察,就没有图画书阅读。对观察能力的高度依赖,是图画书阅读与文字书阅读最重要的区别。通过观察,认识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观察,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通过观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把握故事情节及发展线索;通过观察,发现隐匿在画面中的细节和难以用语言述说的精彩纷呈的世界。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力的发展,需要系统的培养和训练,而图画书阅读正是培养观察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引导孩子观察蕴含在图画中的故事信息,就是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在最初的阅读中,成人的提问,可以起到组织幼儿进行有目的观察的作用。随着儿童阅读经验的积累,他们将逐渐学会根据故事情节组织自己的观察。第二,提高幼儿观察的持久性。图画书中有趣的情节,生动的造型,鲜艳的色彩,会吸引孩子们长久的观察兴趣,每一次观察获得的新发现以及由此产生的快乐,又会成为激励孩子们持续观察的强大动力。第三,提高幼儿观察的细致性。适宜幼儿阅读的优秀图画书,一定有着丰富而恰当的细节。它们在传递故事信息,塑造角色形象,表现角色心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细节使图画书呈现出语言难以表达的独特意趣,幼儿的阅读乐趣,也大多来自于对细节的发现。通过对细节的感知和发现,幼儿观察的细致性将得到提高。第四,提高幼儿观察的概括性。图画故事书通过连续的画面讲述故事,每张图画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片断,而是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整体的组成部分。观察的概括性就是发现蕴含在每一画面中具有内在联系的故事信息。如《螃蟹小裁缝》中,主人公的情绪情感变化主要通过嘴、眼睛、钳子的变化表现出来。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画面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寻找事物发展的共同特征,幼儿观察的概括性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图画书阅读与儿童想像的发展
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过程,是与图画书进行情感交流、对话与沟通的过程。幼儿对图画书美术语言的感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对角色情感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把握,都需要借助想像才能完成。图画书的所有意趣、奇思妙想,只有在丰富的想像下,才可能被呼唤出来,变成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所以,想像力不同,人们从图画书中读出的故事就会不同。正像松居直先生所说: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称为想像力的能力。想像,是阅读的翅膀。它带领着孩子们在图画书世界中飞翔,去领略一次次美妙而神奇的精神之旅。
想像是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图画书中多变的色彩、生动的造型、丰富的细节,是激发幼儿进行想像的催化剂。图画书阅读对幼儿想像的发展有多方面积极影响。首先,可以促进幼儿有意想像的发展。学前期是从无意想像向有意想像发展的阶段,图画书阅读对幼儿想像有意性的提高可以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因为,图画书阅读就是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有主题的想像活动。当成人向孩子提问:他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等问题时,就是在向幼儿提出想像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画面内容展开丰富的想像;第二,使幼儿想像的内容不断丰富。图画书借助形象、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为幼儿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扩大了幼儿认识和想像的空间,他们对世界的探索,由此得以向外无限延伸;第三,促进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想像的创造性表现在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图画书阅读,为儿童创造想像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如,通过画面信息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故事已有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故事续编新的结尾等,都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会动的房子》的最后一页,乌龟驮着小松鼠的房子向远处走去。他们要去哪里?他们还会看到什么?对此,文字没有给予具体的交待,但画面描述的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却给幼儿留下无限想像的空间,由此,孩子们可以创造出无数个故事的结尾和续集。
图画书阅读与儿童思维的发展
幼儿阅读图画书,并不是被动接受图画和故事信息,相反,他们会积极主动地与图画书进行对话和交流。如,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找故事的线索,预测情节的发展等。这些阅读策略的掌握,正是思维在图画书阅读中作用的体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为有了思维的参与,幼儿的图画书阅读便成为充满创造性的过程:观察更具有概括性,想像更有创意,情感体验更深刻。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典型特征。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图画书是用直观的形象、色彩述说故事的图书,不仅与幼儿思维特点相适应,而且也为发展幼儿形象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图画书中大量可感知的形象与色彩,有利于幼儿在大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使幼儿探索、创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得以充分展开。幼儿形象思维的充分发展,将为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逻辑思维的工具——概念的形成,也是以表象为基础的。
图画书阅读对幼儿理解、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发展,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特点的认识。幼儿理解的发展特点是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从对事物表面联系的理解,发展到事物之间较复杂、隐蔽的联系的理解。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每一画面,在画面与画面之间建立起意义联系,进而读懂由图画讲述的故事内容,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建构故事的意义,将会促进幼儿的理解向深刻和全面的方向发展;图画书阅读也是促进幼儿推理、判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图画书故事中蕴含的问题情境,图画书存在着的多样化的对象、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幼儿运用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来解决。如在图画书《螃蟹小裁缝》中,小螃蟹为赚更多的钱,贴出一张告示,规定新的收费标准:做衣服不论大小,按件付费;做裤子不论大小,按裤腿的数量付费。告示贴出来后,大象来做衣服,大蟒蛇来做裤子。这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画面中大象硕大的身体、蟒蛇长长的没有腿的外形、图夹文的告示,共同构成了新的问题情境。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大象和蟒蛇外形特征的知识,二要利用已知的故事线索,即告示的内容进行推理。此时,成人的提问,则起到了引导幼儿的思维朝着一定的逻辑方向发展的作用,幼儿的推理判断水平就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螃蟹小裁缝》《小熊的阳光》《会动的房子》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