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同一性建构与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论文

道德同一性建构与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论文

道德同一性建构与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

魏雷东,李 然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 道德同一性是基于道德信仰和道德人格而提出的一种道德自我认知图式,作为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同一性的联通管道和连结纽带,是青少年发展任务和自我同一性的核心议题。在青少年的发展任务中,道德信仰和自我同一性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如影随形、纠缠不清,这也正是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出现危机的根源所在。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需要围绕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确认、自我整合、自我定向与自我生成展开,在道德自我认同和道德理想超越中,寻求一种道德自我的一致性和连续感。

关键词: 青少年期;道德同一性;自我同一性;道德信仰

青少年期是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伴随着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自我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但本能冲动的高涨也会带来问题,同时,社会对青少年的成人意识和成人角色要求越来越高,青少年伦理道德问题随之越来越多,而且在面对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困扰和角色混乱。青少年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矛盾,所以,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应重点围绕其自我同一性和道德同一性展开,从道德信仰的自我确认、自我整合、自我定向与自我生成四个维度去建构道德同一性,在道德自我认同和道德理想超越中,寻求一种道德自我的一致性和连续感。青少年道德信仰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影响和制约下生成并发展起来的,而这只是道德信仰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客观条件,并没有解决“如何生成”或“怎样生成”的问题,要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必须深入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表现形式。

一、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确认: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知维度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过渡转变的发展时期。对青少年期的研究和探讨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关注点,其中“危机期(crisis period)”理论是一个较为流行的学术观点。“危机期(crisis period)”理论把青少年期称为“自我的第二次诞生期”和“心理断乳期”,认为这个时期是个体在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无法平静而动荡不安的“疾风怒涛期”,青少年在未知的环境中无法明确自己的行为方式,却又想摆脱父母和家庭依赖去要求获得平等与独立地位,这会导致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和社会现实的激烈冲突,容易导致他们成为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边缘人”。危机论者认为,“危机性”是这个过渡期的主要本质和基本特征,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防御自我同一性扩散以及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机是青少年发展的核心任务。埃里克森(E.H.Erikson)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认为青少年需要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并以此来防止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只有解决了“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自我肯定对自我意识”“角色试验对角色固定”“训练对工作瘫痪”“性别极化对性别混乱”“领导和服从对权威混乱”和“意识形态信奉对价值混乱”[注]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孙明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第94页。 等各种冲突后,才能解决角色混乱和自我同一性危机,建立起稳定的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视角和思维方式。“青春期关于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特殊斗争可能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复杂的危机”[注] 约翰·马丁·里奇,约瑟佛·L.戴维提斯:《道德发展的理论》,姜飞月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青少年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确定自己生活的策略,获得自我同一性, 形成信任、忠诚和尊重的美德,同时,战胜角色混乱的不确定性, 确定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从而正确清晰地选择适合人生角色,并忠诚地为之奋斗。从青少年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应是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核心问题。这不仅涉及对“我是谁” “我是(或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或不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该(或不该)成为怎样的人”的哲学追问,而且涉及将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过去经验、现在状态和未来目标贯通起来的实践问题。

全面采集数据。一是采集副科级以上单位和党员干部基础数据,主要用于日常监督和建立廉政档案;二是采集市纪委信访、案管、审理等业务数据,用于评价党员干部廉洁守正情况;三是采集组织部、宣传部、财政局、公安局等协同治理单位评价数据;四是采集两代表一委员名单、财政供养人员名单、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城乡低保等相关数据。目前,共采集数据500余万条,夯实了政治生态评价系统的数据基础,确保“画像”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确认是其道德信仰生成与发展的前提。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成熟,青少年的成人意识越来越强烈,一方面,在成人角色胜任感的驱动下,青少年会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自觉成为一个“有良心的人”,另一方面,会想法设法“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但青春期的驱动力增加是具有“破坏性的”。青少年需要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包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才能全面认识社会道德生活、道德现象以及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道德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为个体道德信仰生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青少年期处在经历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之后的公正阶段,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这便产生了公正的观念,这种公正观念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道德关系,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是非判断式的规则关系。按照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青少年处在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在这个阶段,“所谓的对:履行个人所承诺的义务,严格守法,除非它们呈现与其他规定的社会责任及权利相冲突的极端情况。对也是指对社会、群体或机构有所贡献。做得对的理由:致力于使机构作为一个整体,避免破坏制度,或迫使良心符合规定的责任。社会观点:把社会观点与人际之间的协调或动机区分开来。采纳一种制度观点,并据以制定角色和规则。依据制度来考虑个人之间的关系”[注]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郭本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通常情况下,随着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提高,青少年会以更加自律的方式去学习道德,公正感、责任感、忠诚感、自豪感、自信感、自尊感都会不断发展提升。

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态和形成过程的重点关注与综合干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方法路径需要认真研究,自我同一性扩散问题更应该深入探讨。艾里克森认为,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失败,两种极端情形是:1.“狂热主义”(fanaticism)——“自我同一性过剩”;2.“拒偿”(repudiation)——“自我同一性缺乏”。“狂热主义”心理容易导致青少年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并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且不考虑他人感受。这种“过于自我”的理想主义状态和“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容易导致青少年迷信权威、个人崇拜、极端狂躁、自我中心等不良社会态度,自己完全被“狂热”所左右和束缚而丧失清醒理智。“拒偿”心理容易导致青少年抛弃自己的准成人角色、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距离感失调,不是拒绝或逃避与他人交往,就是被他人所孤立或完全依附于他人,特别是参加一些非正式的非主流的社会组织、群体,并甘愿接受被否定、排斥和抛弃的社会现实和生活方式,而沉湎于虚而不实、离谱怪诞的奇思幻想,或热衷于一些神秘力量、秘密组织、暴力倾向的精神麻痹。主体之我与客体之我的反差,精神之我与肉体之我的张力,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的距离,社会之我与个体之我的矛盾,会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造成一定的挑战性和挫败感,会造成青少年思想偏激和行为极端,要么放荡不羁地不受约束地去率性而为、肆意妄为,要么无所适从、漫无目的地去激烈对抗、彻底逃避,暴力、网瘾、吸毒、早恋、孤僻、厌学、厌世都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缺失、扩散和角色混乱的具体表现。

二、道德同一性的自我整合:青少年道德信仰的情感维度

在中东地缘风险增高地区,中国石油企业的投资项目运营重点应缩短投资回收期,保证权益油提取,将投资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内,至少要保证投资资金的回收。

道德同一性的自我整合是支撑青少年道德信仰和道德生活的牢固根基。道德学习需要体验式、情景式、感悟式、生成式学习,相应地,道德同一性的自我整合应以情感教育机制而不是照搬认知教育机制去展开,需要关注情感态度和感受体验,使认知与情感相互交融、彼此促进。“在道德学习中,无论是掌握事实性知识,还是掌握评价性知识,或是了解人事性知识,都需要学习者将自己的热情、激情融合进去,通过生动的接触,触及心灵的震撼,获得独特色调的觉知和意识”[注] 朱小蔓:《情感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3-44页。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理性的要求,个体就会因道德需要得到满足而感到愉悦和幸福,而产生自豪、自尊、自爱的道德情感;反之,一个人的行为若背离道德理性的要求,个体就会因道德需要没有实现而痛苦和内疚,而产生自卑、自责、自悔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蕴含道德理性的感官自觉,只有基于情感体验的道德理性才是真正的道德理性,道德理性只有把握道德情感现象背后的文化本质,才能真正发挥道德理性的导向作用。一个人“在他超常地受荣誉影响的情况下,其道德感便可称强,相反情况下则可称弱”[注]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5页。 。它们可能表现为肯定性的积极情绪反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正义感、自豪感、良心感、羞耻感、尊严感、是非感、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利他行为后的愉悦感,也可以表现为否定性的积极情绪反应,如羞愧感、内疚感等。但无论哪一种情绪反应都以当下或者未来出现满足、愉快、安心、尊严等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为精神报偿。青少年道德情感是需要精心培养、用心呵护的,需要以内心体验、情感共鸣为主要内在机制,创设情境,再现生活,触动心灵,把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结合起来,在特定的情感场域而非单一的知识场域中特定生成的。

道德行为是主体基于道德认知学习、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意志磨练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自主选择行为。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道德实践过程。道德行为是在道德意志激励下对道德认知的行为模仿与对道德情感的情景再现。道德行为发端于个体对道德情境的触动与关注,当个体意识到面临道德事件需要作出道德判断时,道德认知系统便开始启动,个体就需要运用已有道德知识和经验对眼前的道德情境作出道德回应和道德解释。个体对道德事件的敏感程度和对道德情境的反映方式与其认知水平、社会经验、角色意识、思维能力、移情能力等有直接关系。道德判断涉及善恶分辨、利弊权衡,这就会触发道德情感系统,道德抉择会触动个体把道德认知渗透到道德情感体验之中。个体在计算得失并作出道德抉择后,道德意志系统便发挥作用,道德决定的选择与执行还需要道德意志的力量去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角色、预判能力、承受能力等会对道德抉择产生重要影响。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交互作用下,个体将道德意向付诸实践活动,于是内在的道德动机便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个体道德行为方式与其道德经验、道德习惯、思维方式等因素有关。“道德行为的产生不是偶然和突发的,能否把道德反应、道德判断和道德激励转化为道德实践,关键在于人有没有能力把一个道德反应的心理模式建构出来,有没有能力把一个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理性建立起来”[注] 马进:《论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模式》,《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2期,第45-47页。 。道德行为展现了个体以道德的方式体会、认识、理解、把握、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自觉、自愿、自然的道德情境多次反复地呈现、出现,可以使个体道德行为在长期道德实践活动中“习惯成自然”。道德习惯的养成有助于道德行为转化为一件自然而然、随心所欲、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

三、道德同一性的自我定向:青少年道德信仰的意志维度

皖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5%以上。年降水量最高达2 300 mm(1954年),最小为800 mm,两者相差2.9倍。暴雨期在3~11月,多年平均暴雨次数为5.2次,6~7月份出现的暴雨频次占全年的81.9%。多年平均降水日数约131天,最多达156天(1954年),最少为110天(1962年)。流域多年平均24 h暴雨量为125 mm。降水季节长,暴雨次数多与洪水发生高度一致。暴雨是导致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暴雨历时一般为1~2天,最长可达3~5天,最短的仅几小时。相对应的是洪水暴涨暴落。

道德同一性的自我定向需要不断强化道德信仰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控性,使个体道德行为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期个体道德动机日趋信念化,道德意志逐步形成,但在坚定性和自制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青少年道德意志很容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和摇摆。譬如,青少年的纪律意识在纪律严明的班集体和纪律涣散的班集体,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青少年的生活行为在顺境中和在逆境中,可能出现判若两人的表现。尽管青少年道德动机已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但道德意志却存在待定未定的摇摆性和波动性,这种道德认知与道德意志的匹配错位会导致青少年道德行为的间歇性和情绪性,青少年存在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问题大抵由此而来。当前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居多而且大多没有经过艰难困苦的意志磨练,道德意志相对薄弱,存在相当程度的依赖性和从众性,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的发生往往依赖于老师、同学、家长的关注和监督,在学校或正规场合的行为表现往往好于家庭或非正规场合。对性格软弱、易受暗示的青少年要有针对地培养其道德意志自主性,对性格执拗、固执己见的青少年要重点去培养其道德意志自觉性,对冒失草率、缺乏毅力的青少年要重点培养其道德意志自控性。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个人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仰和道德需要,从而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获得社会荣誉、地位和尊重。道德意志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伸缩性,尤其是在道德意志形成的最初阶段,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与反复性等,这就需要通过道德模仿和道德社会化而促使其形成。青少年通过接触道德榜样,学习榜样的感人事迹,感受榜样的人格魅力,体会榜样的道德境界,在交流互动、心灵震撼中提升道德意志力。“道德同一性由自我意识激发,是一种自我连续感和一种个人对道德要求的定向”[注]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及其建构》,《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第80-85页。 。在社会道德行为实践中,青少年应该根据自己的道德需要,正确地支配、调节、控制自己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优化促进社会道德风尚,推动完善社会伦理秩序。

四、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生成: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行为维度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自我整合应从公正、关爱、忠诚、崇高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去培养自我同一性和亲社会行为。公正取向道德情感的道德基础是人类长期面临共同公平分享劳动成果的社会现实,个体对共同利益和社会规则的遵守和维护催生了公正的道德情感。公正取向道德情感的典型表征是对公正行为的欣喜、满意和赞赏,对不公正事件的轻蔑、愤怒和憎恶。公平地分享在绝大多数社会文化中都被认为是善的,而剥夺他人特别是用不公平手段剥夺他人则被认为是恶的。公正取向道德情感包括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正义感、安全感、秩序感等复杂情感。青少年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寻求生活意义,对社会、群体、他人、自己接纳更加敏感,对权力公平、制度公平、分配公平等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更加关注。公正取向道德情感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升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道德勇气。关爱取向道德情感的道德基础是基于幼儿与母亲之间依恋关系的原初情感,幼儿痛苦和危难的表情或需求激发了关爱的道德情感。关爱取向道德情感的典型表征是对幼弱者、受害者的同情,对作恶者、施害者的愤怒。减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会被认为是善的,而引发伤害或痛苦则被认为是恶的。关爱取向道德情感包括依恋动机、利他动机、互惠动机、补偿动机四个能力系统,主要包含信任、爱、崇高、移情、同情(怜悯)、感激、自豪、内疚、宽恕、谦逊等十种核心的道德情感能力[注] 郑信军:《青少年的道德情感:结构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17页。 。青少年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友谊关系、家庭关系中,人际关系突破单向度的依恋、依靠与依从,转向双向互动的关注、关心与关爱,信任、同情、友谊、感恩成为道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源和生长点。忠诚取向道德情感的道德基础是在群体合作中对合作成果被掠夺的担忧,个体对群体背叛者和欺骗者的高度警惕及自身忠于群体的承诺促成了忠诚的道德情感。忠诚取向道德情感的典型表征是对爱国、奉献、自我牺牲的赞美、欣赏、尊重,对背叛、欺骗、泄密的愤慨、羞愧和内疚。强调支持自己的群体、团队、党派、民族、国家是善的,而拒绝支持或破坏他们则是恶的。忠诚取向道德情感包括崇敬、信任、欣慰。青少年发展成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体、集体、国家的关系,与群体一并成长,与集体一同进步、国家一起发展。忠诚取向道德情感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怀、集体荣誉、群体意识、奉献精神,使个体对群体发展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对集体荣誉抱有积极的成就感、对国家命运抱有崇高的使命感。崇高取向道德情感的道德基础是那些激荡、震撼我们的感官以至心灵的对象,英雄人物在生存和死亡的选择中遵从了道义原则的壮举产生了崇高的道德情感。崇高取向道德情感的典型表征是对爱国人士、英雄人物的敬仰、赞美,对丧失国格、损害民族尊严的卑鄙行径的蔑视与鄙夷,推崇的是爱国情怀、民族气节、精神感召、人格魅力。正是在各种冲突和艰难险阻中,崇高感唤起了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召唤,显示出一种抵抗、超越自身的道德能力。崇高取向道德情感包括景仰、景慕、敬畏。青少年需要从英雄人物“无我、无畏、无怨、无悔”的伟大人格魅力中,效仿善行义举,激发道德信仰,汲取净化灵魂、振奋精神、启迪人生的榜样力量。

道德意志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自主地确定目的,自觉地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的的坚定决心和不屈毅力。道德意志是道德心理的重要品质因素,是个体促使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调节阀和助推器。个体之所以能够抗拒不道德诱惑、战胜不道德动机、抑制不道德行为,全在于道德意志对道德认知的把控和对道德情感的调节。“全部道德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塑造和培养理性意志,使之成为全部行为的调节原则”[注]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12页。 。道德意志体现的是对道德认知的理性执着。“理智试图把握呈现给感官的东西,而理性试图理解其意义”[注] 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姜志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理性要求人们处理问题应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去考虑。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道德是一种表达关于“应当”的理性智慧。道德需要把握和解决许多问题: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应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人与他人应当怎样相处?社会应当如何建设发展?人类究竟应当何去何从?但从另一角度看,道德也是一种表达关于“可能”的理性,它是在若干种“可能”中,去判断选择最能吻合人类生存愿望和可持续发展理想的、也是最合理的那种“可能”。“道德意志则是意志中指向善的那一部分,从行为指向上,它是趋善避恶的”[注] 易小明,吴昌强:《意志、道德意志、善良意志》,《学术交流》,2010年第12期,第8-12页。 。没有以善良为目的的意志就不能称之为道德意志。个体道德意志坚强,可以增进和助推积极的道德情感,抑制和克服消极的道德情感,反之,个体道德意志薄弱,则会压制和挫伤积极的道德情感,放任和助长消极的道德情感。良心作为主体的“道德法庭”体现的是对内心法则和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它是道德自我的核心内容,也是道德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真实的良心是希求自在自为的善的东西的心境,所以它具有固定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对它来说是自为的客观规定和义务”[注]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49页。 。良心对个体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意志进行自觉监督、控制和自我剖析审判,对于符合个体道德需要的情况给予认可和强化,对那些不符合个体道德需要的情况给予纠偏和弱化。“良心不过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而在道德主体的内心深处,以自律准则(内心的道德法则)的形式积淀下来的人的道德自制能力”[注]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可以说,没有良心也就无所谓道德,一个人最可悲之处莫过于良心的沦丧。良心既是公诉人又是审判员,人们做善事是“对得起良心”,做坏事就会受到“良心谴责”,当然也会“良心发现”。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过程中发生发展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道德心理体验,它体现了主体对道德信仰、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主观情绪和积极态度。“没有情感,就没有良心的刺痛、社会责任的强制、尊重的感受和道德的应然”[注] 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7页。 。作为人类情感的核心内容与高级形态,道德情感是从人类的原始自然情感、现实社会情感系统中孕育演化而来的,是个体心理结构中最深沉、最稳定、最持久的精神体验,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道德情感既是个体道德信仰生成的心理基础,又是个体道德信仰生成的情绪动力,往往直接影响着个体对道德信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道德情感是一种有助于将道德信仰付诸行动的美好情感,个体如果违背道德规范就会经历内疚或者不良的情感。“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注] 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61页。 。在现实生活中,“口言善,身行恶”的现象屡见不鲜,道德认知只是道德信仰的前提,道德情感的缺失将使道德认知变得无足轻重、一文不值,道德原则和规范也燃不起道德信仰一丝火花、激不起行为半点漪涟。没有情感的道德只会变成干枯的道德语句和苍白的道德说教,只能培养出口是心非的伪君子。道德情感本质特征是一种具有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利他主义诱因。一种情感愈是倾向于诱发他人的利益、社会的福祉,就会愈加被视为一种道德情感,在此种意义上讲,道德情感就是作为人类自身适应机制演化而来的利他主义倾向。道德信仰主体一旦具有了真挚的丰富的道德情感,就会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主动承担道德责任,“正是这种情感使我们不加思索地去援救我们所见到的受苦的人”[注]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03页。 。朱小蔓认为道德情感可以从内容、形式和能力三个维度来理解:(1) 自我认知感、对人同情感、对自然敬畏感和对社会责任感;(2) 自然感性道德感、幻化想像性道德感、社会理性道德感和悟性超越性道德感;(3) 道德情感知觉感受能力、道德情感理解体验能力、道德情感移情能力和道德情感反应调控能力[注] 朱小蔓,梅仲荪:《道德情感教育初论》,《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10期,第28-32页。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是如影随形、和谐统一的。道德情感是具体的、现实的、感性的,是个体道德生活的直接体现和“实然性”表达;道德理性是抽象的、间接的、理智的,是个体道德生活的间接反映和“应然性”诉求;在人类道德发展历程中,各种来自生活实践的冲突使得人们将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相结合,并在道德反思中作出正确合理的道德抉择。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生成与青春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任务是如影随形、密不可分的。从青春期开始,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这为个体道德心理从儿童期的萌芽状态进入到青少年期的形象化发展阶段提供了坚实基础。青少年开始从心灵的最初活动中产生了良心,能够从爱与恨的情感中产生善恶的基本观念,这意味着青少年“终于进入了道德的境界”。青春期面临诸多发展任务:“1.获得新的、更成熟的两性同龄伙伴关系;2.获得男性或女性社会角色;3.接受自己的身体,并有效地使用身体;4.获得不受父母和其他成人支配的情绪独立;5.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6.选择职业和为职业做准备;7.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8.发展胜任公民身份所需要的智力技能和观念;9.期望和获得负责任的社会行为;10.获得一组指导行为的价值现和伦理体系。”[注] 约翰·马丁·里奇,约瑟佛·L.戴维提斯:《道德发展的理论》,姜飞月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5-56页。 这些发展任务不仅具有描述性,而且具有可普遍性,它规定了青少年要想成为幸福的和成功的人,就必须获得一组成熟的能够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和伦理体系,使自己的道德发展符合好人和好公民的合适特质。与青少年道德发展直接相关的是“期望和获得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和“获得一组指导行为的价值现和伦理体系”这两项任务,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核心任务是实现从自爱到爱人、从利己到利他的价值观转变。由自爱而产生的对他者的爱是人类同情之心和恻隐之心的结果,也是人类正义的本源,青少年需要培养和学会为了家庭、团体、社区、社会的更大利益而作出奉献牺牲。“经过细心培养的青年人易于感受的第一个情感,不是爱情而是友谊。……把蒙昧无知的时期加以延长,还可以获得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在人的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所以这个好处的意义更为重大”[注] 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32页。 。青少年日益成长的想象力首先使个体意识到自己生来不是要单独一个人生活,需要心怀博爱地去关注关心他人,去同情、援助那些遭遇不幸和遭受痛苦的人们。

结语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生成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少年期,个体道德行为逐步摆脱童年期的桎梏,同情心、责任感、荣辱感开始有强烈的表现。道德行为规范不再是直接学习父母和家庭而是更多地遵从学校和老师;道德行为表现不再是直观了解和学习道德榜样而是开始模仿和设计崇拜对象;道德行为判断不再是单纯从自我角度来识别对错,而是开始从家庭、团队、班级、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集体荣誉来判别是非。少年期是个体道德行为培养的打基础阶段,个体道德品质的缺陷和败坏往往肇始于少年期的不良社会风气和恶劣家校环境。在青年期,个体开始自我发现、自我反省,想方设法去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对友谊、爱情和社会交往活动的需求和向往与日俱增,对人生价值、生活意义无限憧憬和遐想,对荣誉、成就、良好人际关系充满渴望。青年期的发展需求客观上要求个体对道德关系进行积极探索和理性思考。个体道德行为在青年期将不再满足于对道德模范的一味崇拜,而是开始依据社会道德关系去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进而使自己的道德信仰具备现实而又真诚的道德意义。成长过程中的两难道德困境是每个青少年都必然要经历的,它会迫使青少年去掌握一种道德同一性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尽管它以不成熟的方式满足欲望,而且拥有的渴望还会与现实世界相抵触,但青少年们还是会积极地接受、欣然地享受这个过程。作为一种反思能力,道德同一性与自我的各种经验有关,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生成使得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不断提升,促使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和倾向性日益理性化和明朗化。

人的命运很奇特,一个偶然的机会就能改变一生轨迹。当时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的大徒弟尹福在五王府任护院总管,宫宝田到王府送米的时候,偶尔能遇到尹福教弟子打拳。宫宝田小孩心性,看到了就忍不住在一边观摩比划。尹福见他的次数多了,就问他是不是想学武。宫宝田一听,立马就跪下磕头行了拜师礼。于是从此宫宝田就辞去了米房的差事,吃住都由尹福负责,专门跟着尹福开始学习八卦掌。

作者简介: 魏雷东(1972-),男,河南宜阳人,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青年社会学、道德社会学研究。

基金项目: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92400410029);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8-YYZD-08)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359(2019)04-0088-06

收稿日期: 2018-04-19

DO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9.04.013

[责任编校 张家鹿]

标签:;  ;  ;  ;  ;  

道德同一性建构与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