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属于一个比较系统的管理体系,其中的问题具有不可预知特点,为此管理人员要做好统筹工作,考虑不同方面的造价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及时竣工。造价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因此做好造价工作对企业和建筑工程来说都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事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事关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目前,尽管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只要切实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严格落实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就一定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建筑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与控制流程
建筑工程相比其他工程来说工程的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想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入手,全面把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在建设中就设计工程造价以及影响因素,需要工程施工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施工中,工程施工的工艺选择以及施工的技术都可能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②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施工工程,因此就需要建立动态的监管体系,对整个过程进行动态的管理;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乏出现一些特殊性以及差异性的东西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因此就需要施工企业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自身的施工工艺做出合理的评估。结合双方的特点选择一条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工程造价常见问题
2.1工程造价意识不足
在一部分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过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忽视了造价工作,项目负责人员的造价控制观念淡薄,建筑工程缺乏长远的成本规划方案,工程中的突发问题也会增加建设成本,导致整体建设成本超过工程预算。另外有很多管理人员将造价的重心放到了预结算上,缺乏对工程的动态管理意识,还有一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中偏于某一核算环节,如竣工结算中的复核工作。造价意识不足是造成建筑工程造价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2.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宏观角度出发,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仍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而受体制问题的影响,先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势必存在一定的欠缺,或缺乏全过程管理意识,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或存在工程造价管理违规行为,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出现混乱,或缺乏与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的有效沟通,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准确性与时效性。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将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护,实践性、动态行、不确定性较强的工程造价管理将在市场变化、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与此同时,面对日渐复杂的建筑工程造价市场,法律法规与监督机制的缺乏,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出现不公平竞争,如招投标阶段的串通舞弊,工程造价失真等等。
2.3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综合能力不高
随着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的专业性增强,设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造价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公正公平性。与此同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造价工程师与工程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用以保证工程造价与现场管理相一致,但是,现阶段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明显多数企业尚未建立部门沟通机制,存在工程造价与现场管理相脱节的问题,导致成本投入的不必要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造价的完善措施
3.1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意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造价控制和工程决策同样重要,造价核算的总目标要在明确把握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合理的设计也是提高控制意识的表现,能够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全面控制。提高控制意识的方式如下:认真审核工程的设计图纸,确保建设方案能够满足工程需求;规范预算流程和方式,提高预算结果的精准度;敢于应用新型技术、材料、核算方式,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造价方案最大程度的优化。
3.2实现工程造价动态化管理,确保造价控制科学合理
建筑工程工期较长,除了长期施工会遇到一些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要素就是各种材料。由于工程施工都是边建设边采购,根据工程建筑施工阶段性需要采购原材料,而原材料是随着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造价管理一定要做好动态化管理,能够跟踪价格走势,做好造价的综合管理控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工程造价,需要选聘有丰富经验的造价工程师进行综合管理,能够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和施工现场需要做好合理调配。比如,当主要的钢筋、水泥等材料在价格下降走势中,就可以根据施工需要,不需要储备更长时间的原材料。相反,如果处在上涨趋势过程,则要考虑多储备一些材料,将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综合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各种费用变化趋势做好跟踪和合同价款的调整工作,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主动状态。同时,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在各个环节、不同阶段都能做到科学管理,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利用,严格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提升工程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3.3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意识,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
在新常态下,为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践需求的满足,需注重先进管理理念的有效渗透,实现工程造价管理意识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建筑工程建设流程,树立全过程工程造价理念,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有效落实。为此,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以建筑工程总预算为成本控制基点,进行工程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评估,并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工程竣工阶段中所涉及到的合同价格、成本费用(劳动成本、机械设备成本、建筑材料等)的管理。
3.4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和监督系统对优化造价控制管理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是管理制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以人治制:①规范从业资质,及时更新理论体系和管理知识,总结和探索优秀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②加强考核业务,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在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对每个施工环节制定标准限额,并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近年来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不断增多,其发展的限制因素也随之增加,如何做好造价的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成为了管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秋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河北企业,2017,02:23-24.
[2]孙凤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65.
[3]姚晓.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1:101-102.
[4]汪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6:54-55.
论文作者:许其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