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 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
摘要:BIM技术,即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建筑行业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利用这一技术,可以通过不断改善装配式建筑产业来加快建筑业的生态化发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项目分析探讨了BIM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方法与手段,以现有BIM技术条件更高效地完成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旨在为致力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工程师、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
1 装配式建筑与 BIM 概述
1.1 装配式建筑
在生产车间中预制好建筑的部品、构建、原料后,向施工现场运送 加以安装,最后采用后浇筑砼或浆锚法相连而产生建筑产品称之为装 配式建筑。板材、砌块、盒式、升层升板、骨架板材等五种建筑类型均 为装配式建筑。因为该类建筑有很多在车间加工完毕的建筑补品,因 此导致原始现浇作业大大低于装配作业。采取建筑、装修相融合的设 计,使功能现代化、设计多元化、生产车间化、施工装配化的模式形成,推动建筑行业转变成节省、集成、科技、环保等现代化形式,与绿色建 筑的诉求相契合。
1.2 BIM 技术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建筑信息模型简称为 BIM,其是通 过数字技术对某一建筑项目的功能、物理信息进行表述,可以将 BIM 技术在项目各个阶段和参与方式各异的情况下完成录入、修正、输出 项目信息等操作,拥有仿真性、可视性、改良性、协调化、可输出图等特 征。作为项目信息协同、共享的载体-BIM 技术,能够提供给项目从策 划概念到维护拆掉整个生命周期决策根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
2.1深化设计
在施工前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项目模型,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优化管线排布,并提交设计院进行审核,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模型,有效指导管线综合排布及预留预埋,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可能出现的局部预埋件无法对接及回厂重造等情况。
2.2出图、交底及施工
相较于传统图纸而言,BIM技术强大出图功能可以为厂家提供准确的模型信息,指导厂家完成各个部件的预制加工,最终实现无缝对接。
2.3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
BIM技术作为全面的建筑信息模型,不仅可以在施工阶段指导施工,同时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经过优化得到的模型和实际完成的建筑保持高度一致,在模型中包含建筑物的各个系统,各个部件及组装信息。建筑信息模型实时同步模拟,无论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取相应的模型信息,高效实现建筑物运行维护。
3 BIM技术应用现状
BIM技术完整的模拟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经过优化的模型,还可以体现项目各个时间点所需要的材料、施工工艺、预制预留等信息。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核心,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实现建筑信息化,能很好的解决在项目工程各个阶段建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总策划力不足、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因此,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相辅相成,可以使建筑业更快更好的实现装配式施工。
4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
4.1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需要预制构件预留和预埋件设计。所以这就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有效的配合来保证设计的效率,利用学校技术,所构建的设计平台,能够使各专业设计人员更加有效地了解到设计的信息,对于更快地掌握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实现设计方案的同步修改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技术,各方面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进行,设计信息的对碰,从而筛选出信息中冲突部分,及时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种类和样式比较多,需要许多设计图纸来作为支撑,所以通过学校技术进行有效的协同设计,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加快速的完成设计方案,大大节省了设计方案调整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有效提高设计的效率。
4.2提高预制构件设计的专业化水平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学校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信息的开放与共享。通过把设计方案上传到服务器上,设计人员能够在服务器上进行尺寸和样式等信息的整合,通过将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形状和模型尺寸,对于优化积累,同时对于积累和丰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户型,提高设计户型的多样性,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4.3减少设计误差
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学校技术,可以对建筑结构和预制构件进行精细化的设计,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在施工阶段所出现的偏差问题。通过学校技术可以对于预制构件的具体尺寸,直径和间距等有很好的了解,进行精确设计合理定位,尤其是学校技术中的三维视图,可以对构件中的装配冲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检测,对于预制构件的连接点的可靠性评估,排除装配冲突,从而避免误差带来的工期延误和材料浪费的问题。
4.4优化设计流程
在装配式建筑生产周期中,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阶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够确保预制构件中信息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学校模型中调取需要的尺寸信息,从而制定正确科学的构件生产计划。同时还能够向施工单位传递构件生产的信息,实现信息同步。这样在应用了学校技术之后,就会使预制构件生产的流程流程得到有效的优化和整合,从而为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优化施工管理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有效的分类生产和存储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这个过程还容易出现差错。通过应用学校技术,可以使构建在生产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验收人员能够对于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直接读取,通过对照电子信息表,大大减少了传统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能够很好的解决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管理问题。同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学校技术,可以准确地对预制构件,相关信息进行了解,更加有效地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提高施工的效率。
4.6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工艺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所以这就需要强化安全措施,切实保证施工的安全。通过应用学校技术,可以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实际进行模拟和仿真,对于现场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模拟现场的突发事件,从而实现完善对现场安全管理,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学校技术,还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场地安排以及人员车辆的行进路线进行优化,从而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可以实现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工程质量等目的。因此,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常春光,吴飞飞.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齐宝库,李长福.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施工技术.2014(15)
[3]纪博雅,戚振强,金占勇.BIM技术在建筑运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奥运会奥运村项目为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1)
[4]李天华,袁永博,张明媛.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6(03)
[5]李新臻,郑威,石亚杰,陈峰,陈家远.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06)
论文作者:刘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信息论文; 模型论文; 学校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