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论文_李磊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论文_李磊

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3

摘要:随着建筑设计行业不断的发展,现今的时代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今时代对其的要求了。建筑工程项目在当前发展中注重低碳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趋势,低碳概念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为了促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后续运行中表现出理想的低碳效果,从前期设计环节入手进行探索和尝试,提升建筑设计中低碳应对策略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值得进行全方位分析和实践研究。本文就重点围绕着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希望能够有助于今后低碳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低碳概念;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低碳概念在当前建筑行业中的渗透越来越深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中较好借助于低碳概念进行处理,进而也就能够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后续应用价值最大化,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发展当中,节能、环保、低碳成为了当前的社会热点。众所周知,建筑行业能耗较高,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无疑意义非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低碳理念下设计的建筑更加舒适和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首要准则,建筑的舒适性自然可以得到全面彰显,最常见是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节约了能源,同时太阳能提供的光照环境也更为自然和舒适。二是低碳理念的深入应用能够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大有裨益的。这是因为能源材料使用率的大大增加了自然资源的替代作用,从而能有有效保证建筑功能的完善。比如建筑中采用中水会用系统,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便大大节省了水资源。

2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原则

2.1整体设计相协调原则

这一原则首先要求建筑设计要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然后结合建筑类型特点,合理选择节能技术,既要实现低碳设计,又要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达到文化与质量并重的目的。

2.2节约能源消耗原则

空调、地暖是建筑中的高能耗设备,节约能源消耗,就是要尽可能减少这些高能耗设备的使用,多利用新能源,如水能、风能和地热能。空调系统的改造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可以通过自然通风的设计来对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最大限度的利用夏季风,减少空调能耗。除此之外,建筑设计也要结合当地光照条件,来合理收集和利用自然光源。

2.3节约资源消耗原则

资源消耗主要指的是建筑材料的消耗。建筑设计时,要从优化建筑结构入手,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提高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度,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消耗的目的。另外,在进行建筑内部装饰装修时,要大力贯彻环保理念,严禁使用高消耗、高污染的建筑装修材料,所选用材料都要符合国家环保质量标准。

3 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优势分析

3.1利于形成新型的建筑美学

传统的建筑模式较为单一,很多建筑除了具备南北地区性的差异以外大都千城一面,没有自身的特色可言,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由于秉承了节能理念,更多体现的是对自然、对区域环境的尊重,在低碳建筑的设计中,掀起了一股新型建筑美学的热潮,低碳概念下的建筑更加凸显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在实现建筑基本功能的同时带给人们更多舒适的体验,不但满足人们基本的建筑需求,还实现了与区域环境更加相得益彰。

3.2节能环保、降低能耗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一个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节能环保,大大降低了能耗。据相关统计显示,传统的建筑行业其建造和使用对于能源的消耗比例高达50%,而且还会产生高于三成的环境废弃污染物,而低碳建筑设计的能耗量会比传统建筑降低近80%,在一些先进的国家,甚至已经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设计理念,由此可见,我国在低碳建筑的设计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3打造更加宜居建筑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对于一些自然资源和绿色材料的充分利用,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同时更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从传统建筑向低碳建筑的转型上体现了建筑企业更加关注绿色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在建筑行业与时俱进的前进脚步中旨在为人们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建筑群体,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安逸的生活环境。

4 低碳建筑设计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了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在建筑规划、建筑建设、建筑用地等方面便显出了高度的重视。在能源的使用以及取暖设施的改造上加大了研发力度,加大了对我国建设部门、建筑装修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从根本上促进建筑中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的研发与使用,提高建筑中的低碳收益。虽然在低碳建筑设计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依然需要进行不断研究与完善。现在低碳建筑设计已在建筑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为低碳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低碳建筑设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在两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法律来保障低碳建筑设计的施行,但是这些制度仍有很多方面涉及不到,由于我国低碳建筑设计施行时间不长,没有足够的经验,导致这方面的政策制定仍需大量时间来摸索。针对建筑设计中的碳排放量问题,一些施工单位无法拿出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方案,且在不同的地区对碳排放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加大了解决碳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的难度,拖慢了低碳建筑设计的发展。(2)我国的低碳建筑设计仍处于理念的阶段,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致使低碳建筑在部分开发商手中变成噱头,大力炒作提高房价,用来吸引客户购房,却并没有对建筑进行低碳设计。而我国法律在这方面也没有强制规定,导致这些开发商越发猖獗。

5 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策略

5.1建筑环境方面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筑周边的环境,要将设计问题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从而真正得出适宜环境方面的设计策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应用低碳设计能够促进周边环境向着积极方向发展,进一步使得周边环境与建筑在绿色环保方面相互促进。而在具体其实施过程中可以去增加绿化面积的设计,并且要加大绿化植物在环境中的密度,从而使得环境对建筑产生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交通线路的规划要科学,即要去合理布置整个交通线路,并合理调整城市的环境布局,从而最大限度去增强人与环境,建筑与周边的有效融合,以此促使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绿色环境下的建筑设计。

5.2选择绿色建材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尽量选择绿色建材,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建筑施工中,能耗较大,污染较多,其根本原因往往是建筑材料,一些比较常用的建筑材料很有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的作用,如人造板材会发出甲醛,加气混泥土会散发氡气等,那么对于材料的选择应该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以及自重轻、可再生的钢结构构件,这些材料不仅有利于现场的安装,还可以降低污染。

5.3提高空间利用率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需要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如果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能够将空间高效利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的能耗,而且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居住面积,使得建筑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建筑空间的节省,可以降低建设费用,同时能够节省资源。所以在建筑设计初期建筑设计师应该想方设法去提高现代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从而将建筑的能耗降至最低,实现绿色环保。

5.4建筑形式方面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形式。因为一些建筑形式能与当代的新能源联系起来,而新能源的使用恰恰与低碳环保的理念相符合。如墙体构造形式与太阳能的利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墙体的颜色以及材料,甚至是构造都会不同程度的去影响能源消耗,所以对于建筑中一些能够帮助节能的材料的使用也是重点。

5.5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需要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强低碳设计,所以在一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最大程度的去优化能源的配置方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环保,绿色发展。在现如今的建筑设计中利用绿色资源以及绿色系统是不错的选择,如对于合理选择节能系统,不同的地区,它们的建筑能源消耗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节能系统的选择时要根据地区的特点来进行。例如北方一些城市,北方天气比较冷,所以他们在使用资源时,采暖资源消耗比较大,所以在这些建筑的设计时应该充分去考虑保温设计功能,不断寻求新的保温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发展。再例如,在建筑设计师应该选取一些低污染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的使用,这些环保能源的使用恰恰与建筑绿色设计的初衷相符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6 低碳建筑节能措施

6.1低碳建筑可再生清洁能源节省措施

低碳建筑理念中,提倡对再生清洁能源的反复利用。再生清洁能源在对机电设备维护使用中,应当在结合低碳建筑对能源节省的理念与实际情况下,避开机电设备使用高峰期,采用主流技术及合理的管理规划,对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最大效率的使用,以此贯彻低碳理念。再生清洁能源具体使用措施有使用中增强建筑外墙保温、照明控制等,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且增长使用寿命。

6.2低碳建筑太阳能应用

太阳能是我国较为充足的天然光线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加强对太阳能的使用,是目前低碳建筑施工应当思考的重点。太阳能使用与建筑工程时,常见使用方式有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照明等。太阳能工作的原理是,当建筑与太阳光线面向一致,通过反光镜的采光功能,以此减少电气照明从而节省耗能。

6.3低碳建筑垃圾转换能源应用

起居生活中,难免会形成垃圾,通常处理垃圾的方式为丢弃后焚烧,此处理方式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的污染。而现阶段通过研发后,推出可将垃圾转化为可使用资源的技术,极大程度的解决了污染问题。垃圾转换资源主要措施有菌嫁接方式形成绿色菌肥,固体垃圾切粉二次利用等,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6.4结构性能优化

低碳建筑的结构设计,可以对整体空间利用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设计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而设定具备安全、合理性能的标准,以此进行贴合实际条件的施工。通常而言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是根据力学及建筑学结合后,进行相对平衡性分析得出的结果,设计需保障设计的合理性、完善性,对于优化整体细节尽可能完善,确保设计的安全保障性。

6.5人员意识培养

对于低碳生活理念而言,光是创造出宜居的低碳环境是不够的,还需使用者对于低碳环境有保护意识。因此对于低碳生活理念的培养,也是重点之一。例如通过实际污染环境案例,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了解低碳理念价值等方式贯彻低碳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未来发展趋势而言,低碳概念的应用和落实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这种低碳概念的实际应用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合人们的基本需求以及当前较为先进的各类新型材料以及新型能源进行综合设计,确保其能够在后续长期应用中达到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洋.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81.

[2]范丽红,张立哲.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门窗,2017(02):34.

论文作者:李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论文_李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