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论文_郁荣,吴铎,姚纯,刘飞,陈鹏,江斌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论文_郁荣,吴铎,姚纯,刘飞,陈鹏,江斌

郁荣 吴铎 姚纯 刘飞 陈鹏 江斌

(兴化市人民医院 江苏 兴化 225700)

【摘要】 随着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相关内容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临床资料与方法,在得出相应结果的时候,对该项手术方法做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14-02

1.前言

作为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在近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实践应用效果,从而有效优化该项工作的整体效果。

2.概述

目的:探析腹腔镜中间入路路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侧方入路途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中间入路途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镇痛时间等一般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手术切除标本长度、并发症、病理分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清扫淋巴结数、手术切除标本长度、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1.94%。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采用中间入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对结肠癌的根治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3.临床资料和方法

目前,关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对肿瘤根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尚无较多报道,本文以2011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行中间入路腹腔镜下D3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显著。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选取的2011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肿瘤位于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区,均无肿瘤远处转移的证据,BMI≥30kg/m2,ASA分级1.5cm、女性>2cm;排除肿瘤转移以及无法完整切除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疾病者;肿瘤导致的急性肠梗阻或者穿孔;有开腹胃肠道手术以及重建消化道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SA分级、BMI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分组具有可行性,均在知情下签署相关协议,自愿接受麻醉和手术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3.2 手术方法

对照组34例采用侧方入路,取仰卧位,呈人字形,轻度头低脚高左倾位,将小肠、网膜以及横结肠移到左上腹区,自回盲部开始分离,切开右侧腹膜,沿着Toldt间隙,钝性游离回盲部、升结肠以及末端回肠;更换轻度头高脚低位,将小肠推向左下方以及盆腔,完全切除游离右半结肠,必要时可离断胃结肠韧带右侧和肝结肠韧带,根部端扎回结肠血管、结肠右血管、结肠中血管右侧分支并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更换平卧位,正中绕脐切口4~6cm,使用无菌塑料套保护,将上述游离的肠管拉出体外,近端切至末端回肠15cm,远端至横结肠右侧半,切除右半结肠。

观察组26例采用中间入路,患者取人字仰卧位,轻度头高脚低左倾位,将大网膜推向头侧,向上牵拉横结肠,小肠推向左下方以及盆腔,将回盲部交界处系膜提起,循着回结肠血管追踪显露肠系膜中血管右支,并清扫淋巴结,离断胃结肠韧带右侧以及肝结肠韧带,更换轻度头低脚高位,将小肠、横结肠、网膜推向左上腹区,切开右侧腹膜。沿着Toldt间隙游离回盲部、升结肠、末端回肠,完全游离右半结肠。其余同侧方入路手术。

3.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镇痛时间等一般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手术切除标本长度、并发症、病理分期等情况。

3.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一般手术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4.2 肿瘤根治指标分析

两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数、手术切除标本长度、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

5.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也随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临床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因为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需要高位结扎血管近端,尤其是肠系膜上动脉和周围血管在淋巴处理时,操作难度大,对外科技能要求较高,极易导致出血,给临床根治术带了极大的困难。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D3根治术也随着发展,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在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过程中广泛的应用,极大程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清扫淋巴结数、手术切除标本长度、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61%。

综上所述,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采用中间入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对结肠癌的根治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6.结束语

通过对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手术方法的应用有赖于对多个影响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应用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相对应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戎祯祥,陈小伍,朱达坚等.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微创外科.2012(09):132-134.

[2] 严俊,应敏刚,周东等.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06):403-405.

[3] 张广坛,宋玉成,袁远等.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的对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12):1027-1028.

[4] 刘祖定,刘中宁,伍家发等.中间入路法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50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05):365-367.

论文作者:郁荣,吴铎,姚纯,刘飞,陈鹏,江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结肠癌根治术论文_郁荣,吴铎,姚纯,刘飞,陈鹏,江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