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娟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550018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收治61例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1例患者治愈40例、显效17、无效4例。结论:慢性鼻窦炎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能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是五官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多以脓涕、鼻塞、头痛为主要症状,有的患者合并有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内产生的赘生物,触之没有疼痛感,往往是鼻窦慢性发炎和变态反应引起的,并不是真性肿瘤。而鼻窦炎是鼻腔鼻窦黏膜极度水肿,并逐渐下垂形成的化脓性炎症,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患者呼吸,有的甚至会引发患者颅、眼、呼吸道、消化道的并发症[1-3]。慢性鼻窦炎病程长、迁延难愈,合并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我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6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1例患者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17-58岁,平均36.5岁;病程3-14年;按海口会议制定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评定标准分型分期[4]:Ⅰ型26例,其中1期8例,2期11例,3期7例,Ⅱ型28例,其中1期13例,2期9例,3期6例,Ⅲ型7例;全部病例术前均经鼻内镜检查,做鼻窦冠状位CT扫描。

1.2治疗方法 术前完成血常规、尿常规、凝血时间、血型、生化、心电图检查;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CT扫描;术前用药:术前给予使用广谱抗生素约1周,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对于鼻息肉较多、鼻腔内炎症反应较重,而又无使用糖皮质激素禁忌征患者,常规使用强地松5mg/kg,1次/d,连续使用1周,外用糖皮质激素喷鼻1周。手术取仰卧位,患者黏膜表面麻醉后加局部麻醉,部分患者选择全身麻醉,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患者,同时用0.1%肾上腺素3ml浸湿后对鼻腔黏膜进行充分表面麻醉并收敛鼻腔3次,隔5min一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先切除鼻腔息肉组织,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切除钩突、筛泡,根据不同病情开放筛窦、颌窦和蝶窦,扩大上颌窦窦口,清理窦口及窦腔中病变组织,对中鼻甲息肉样变者,切除息肉样变部分的中鼻甲;如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窦鼻腔通气引流,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手术完毕,采用明胶海绵及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和内固醇激素一周,鼻腔填塞物2~3天后取出,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鼻腔。术后随访1年。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判定标准建议,治愈:流脓涕、鼻塞、头痛症状消失,鼻黏膜没有充血肿胀、鼻道内没有脓性分泌物,且鼻窦CT显示窦腔正常;显效:偶尔有鼻塞、流涕、头痛症状,鼻黏膜有轻度充血,没有脓性分泌物出现,鼻窦CT显示窦腔黏膜肥厚;无效:患者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均无改善,且鼻窦CT显示窦腔仍然表现为高密度影又或者是液平。显效与治愈均计算在总有效内[5]。

2结果 本组61例患者治愈40例、显效17、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

3讨论

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患者全身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功能紊乱、患者的遗传特质、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关系,变态反应性因素也是导致鼻窦炎的一项主要因素[6]。在临床上,通常会借助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来确诊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以抗生素消除感染、恢复或重建鼻窦的通气和通畅引流为原则,应首先采取非手术疗法。但对经鼻内窥镜或CT扫描检查证实,在窦口鼻道复合体存在着各种解剖变异或病变,使复合体狭窄,妨碍鼻窦通气引流或造成窦内炎症反复发作者,则应及早手术治疗。适合接受内窥镜鼻窦手术, 在内窥镜检查的基础上对鼻窦进行手术,鼻内窥镜视角广阔、视线可折射的特点来彻底清除窦内隐蔽部位的病变,这对多发性鼻息肉的患者尤为重要。 对于鼻内镜手术来说,其最终的目标是恢复鼻窦形态以及功能,手术成功的重要方面是鼻腔与鼻窦之间的引流得到改善和恢复,使引流通达。所以,在手术时要根据鼻腔、鼻窦的解剖学改变、病变的范围以及程度,对病变组织或结构进行清除,尽可能的保留正常组织或者黏膜,重新恢复通气引流并建立正常黏膜的清洁作用[7]。在手术操作中要掌握鼻腔以及相毗邻解剖结构、手术操作要仔细、不可粗暴,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除应彻底清除病变外,还要求解决鼻窦开口及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气与引流通畅。术后换药、鼻腔和术腔药物灌洗使术腔上皮化或愈合也为此目的,因此手术和术后处理都很重要。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不仅提高治愈率,减小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鼻内镜鼻窦手术是为了纠正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清除不可逆病变,尽可能保留鼻—鼻窦的黏膜,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尤其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通畅与引流,恢复鼻腔黏膜的正常功能以及黏膜纤毛的腺体功能和清除功能,才能达到治愈鼻窦炎的目的[8]。术后术腔冲洗是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综合处理中的关键措施,能有效促进术腔黏膜纤毛超微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能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消除黏膜水肿,恢复其自身保护和防御功能。

由此可见,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于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兆科.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740-2742.

[2]张伟,王鸿,周兵,等.21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9(1):20-23.

[3] Mascarenhas J G,da Fonseca V M,Chen V G,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and without nasal polyps[J].Braz J Otorhinolaryngol,2013,79(3):306-311.

[4]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5]可新玲,马启林.通窍止痛汤治疗鼻窦炎临床观察90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81.

[6]廖伟,郭新铭,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29(1):36.

[7]韩德民.注重慢性鼻-鼻窦炎的规范化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1-2.

[8]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7.

论文作者:杨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