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研究论文_冯海青, 王敏

淇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45675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对其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11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对无痛护理技术护理质量加以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质量;效果

随着手术治疗方案的普及,手术室护理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都具有根本联系[1]。在护理中,其护理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将会降低手术的效果,使得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相对下降,自然医院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2]。尤其是,在手术中与手术后,很多疾病都会使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让患者感受得到较为强烈的生理痛苦与心理折磨。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更加注重护理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术中与术后护理上,侧重于对患者痛苦的缓解[3]。无痛护理技术其就是一种降低手术对患者带来的疼痛感的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手术的成功与术后的康复。笔者选取我院应用无痛护理技术的相关病例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11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22例,女33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37.48±6.39)岁;观察组男24例,女31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37.49±6.31)岁。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技术。其主要措施为:(1)采用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手术前,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加以了解,并且采取合理的沟通方式,使得患者的精神相对放松,血管充盈。然后,在患者的静脉穿刺处涂抹1mm厚度的丁卡因胶浆,使得其表面得到麻醉。然后,医护人员需要紧紧地握住患者的手指下端,使得其皮肤充分拉紧,再以大角度进穿刺针。(2)无痛导尿技术。在患者进行全麻后,必须要对其进行导尿。在手术之前,需要充分告知导尿的操作原理以及注意事项,使得患者有心理准备,同时,在开展中能够积极配合。尤其是,尿道的敏感性较强,在麻醉后,患者神经的自主性变差,很容易产生骚动。(3)无痛置胃管技术。在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心理与行为加以干预,尤其是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必须要加以纠正,以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在术前需要给予患者胃镜润滑胶浆,并且使用药物减轻胃管留置对患者造成的疼痛与不适。在胃管进入食道15cm后,必须要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憋气、停止吞咽动作等,以加快胃管的送入速度,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与疼痛感。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且记录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主要包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加以比较。同时,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统计( )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案。但是,在传统的医疗思想影响下,多数患者仍旧将手术等同于高风险操作。在手术前、手术中与手术后,其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性心理,从而导致其生理指标不稳定。再者,手术本身就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害,很容易使得其存在疼痛与不良反应等现象。因此,在手术室中,必须要对其护理质量加以提高,方可最大化手术的效果[4]。传统的护理方案注重手术的进行与手术的结果,却忽略了主体感受,也就是患者的感受。在手术前、中、后,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且在疾病中,患者对于疼痛会产生较强的恐惧感,从而使得其生理反应扩大化,严重限制了手术的效果[5]。无痛护理技术针对手术的几个常用操作进行疼痛规避,以希望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从而使得其生理较为稳定。在本次研究中,明显看出无痛护理技术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对于无痛护理技术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波,杨芳. 无痛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237-238.

[2]马岚芝. 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01:68-70.

[3]金莹莹. 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措施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03:85-86.

[4]卢春芝. 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的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08-209.

[5]张云英. 研究无痛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有效性[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9:225-226.

论文作者:冯海青, 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研究论文_冯海青, 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