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危重病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齐宇,邓力普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监护室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 探讨SP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危重病人护理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实习护理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SP结合案例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技能考核、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SP结合案例教学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切实可行,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SP;案例教学法;危重病人护理;实践教学

SP(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模拟病人,是经过专门培训后,能够形象地表演某疾病病人特有的症状与体征的正常人[1]。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它改变了长期以来老师惯用的“灌注式”教学,代之以实例、设问、分析以及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其生动性、现实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2]。ICU专科性很强,是危重症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ICU 护理人员素质的优劣对患者的转归有直接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临床实践热情,我们将SP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ICU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核工业卫校大专护理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40人,对照组40人,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安排 参考教材为姜安利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第5版,《护理学基础》课程在大学第二学年分两个学期讲授,理论课程共98学时,实验课程共100学时,两组护生两个学期学习的护理技能完全相同。2组学生由同一个教学组教师任教,同一章节由同一位教师任教,同一实验由同一组实验教师指导。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安排,护生学习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每班分成10组,每组3-4名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1.2.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相关知识、观看电教片、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总结、课后开放实验室等,使学生对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能按程序熟练操作。实验组:在教学中将临床案例引入,让学生分析、处理,锻炼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且在“卧床病人更换床单、口腔护理、吸氧、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生命体征测量”7个护理操作中同样将案例引入,并且每组学生配备1个SP。教师只讲授示教流程、强调大原则,某些方法和技巧可由学生自我发挥,教师负责引导。在每次的实践课程结束前半小时由每个实验室的带教老师和SP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点评,并组织护生进行讨论。

1.2.3 评价指标 ① 操作考核:为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由同一组从事基础护理教学的老师监考,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对照组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技能考核内容;实验组抽签决定其考题,考题的形式是临床案例结合SP,学生根据案例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每个学期考核2次,取2次的平均成绩。② 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在整个学年课程结束后,填写自己对教改效果的评价问卷。问卷均以陈述题的方式,以“肯定”、“一般”、“否定”作答。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表1)。

3 讨论

3.1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因教学内容局限性,缺少针对性和情感性故无法体现患者基本情况、病情、心理状态的变化。SP结合案例教学法应用于ICU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利用与有感情的“病人”接触及互动,同时将具体的案例导入到实践中,使得枯燥乏味的实践课程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会在平时训练中就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假设发生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在实践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临床护理实践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课程。SP不仅只是呈现情景,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4],所以SP结合案例教学法不仅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在案例中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去处理SP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以及应用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对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 现代医学模式及护理理念要求护理工作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沟通能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也是护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Yoo[5]等将SP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实验组学生的人文沟通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同样有89.0%学生对SP结合案例教学法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因为在类似临床的环境下,操作全过程都伴随着针对病人病情及文化背景的人文沟通,使学生学会了从“患者”角度去换位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4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SP结合案例教学法中,一个优秀的案例应该既融会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编写一个优秀案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护理教师来说十分困难,需要教学课时的适当调整。同时在本研究中我们的SP是本着自愿报名的形式,经过面试、培训、考核的高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一方面我们节省了一部分开支,但在研究中却发现学生饰演不很逼真,要求在教师制定严格的培训手册,认真筛选培训对象,多训练、多交流,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标准化病人。

总之,SP结合案例教学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切实可行,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Gorter S,Rethans JJ,Scherpbier A,et al. Developing case-specific checklists for standardized-patient-based assessments in internal medicin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cad Med,2000,75(11):1130-1137.

[2]陈继红,孙洁,陆丽蓉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8(4):95-97.

[3]胡增青.护理标准化病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65-67.

[4]施月仙,田金徽,杨克虎等.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91-95.

[5]Yoo MS,Yoo IY. The effectiveness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as a teaching method for nursing fundamentals[J]. J Nurs Educ,2003,42(10):444-448.

论文作者:齐宇,邓力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SP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危重病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齐宇,邓力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