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产业集群形成及对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西部产业集群形成及对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集群论文,西部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集群: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

“集群”(Cluster)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Porter,M.E.)于1990年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1998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集群与新的竞争经济学”,对集群这一现象作了充分论述。波特认为,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中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厦出版社2002年版。)

。或者说,集群是在某种产业领域里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这些公司和机构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具有特定的“产业内涵”,集群内企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等基本特征,其中专业化经营是集群最本质的特征。集群的成员企业既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又包括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还从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注:王缉兹:《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产业集群正是通过集群内大量的同行业企业和相关企业之间发展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因而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产业集群已成为发达国家产业成长的一种显著特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并呈现出“脱颖而出”的发展之势。纵观当今世界,不难发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产业集群战略的抉择及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从美国的“硅谷”,到英国苏格兰科技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区和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再到中国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园区;从意大利普拉特的纺织业区,到德国鲁尔钢铁和机械制造区,瑞士的钟表业区,美国加州的葡萄业区,再到中国被称作“块状经济”的浙江特色工业产业区,广东东莞的制造业基地;等等,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正如波特指出的那样,“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版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注: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波特还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厦出版社2002年版。),产业集群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竞争优势的源泉。政府研究和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低生产率高、创新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业吸引力大扩张能力强等方面,并通过这些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系统内优势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整个区域竞争功能的增强。

(一)成本优势。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聚形成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从而使企业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1、交易成本优势。集群内企业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聚,企业更好地接近供应商,可降低交易成本并使原材料及备件的库存降到最低。2、信息成本优势。集群内企业间拥有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频繁的交往、密切的合作和良好的信任基础,有利于企业节省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与成本,促使贸易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并履行合同。3、外部经济优势。集群内企业间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分布密度高,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实现在相对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即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效应。同时,集群内企业间通过专业化分工以及在生产与交易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可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一)创新优势。1、有效的竞争压力。集群内众多同行企业的集聚,既加剧竞争,同时也刺激了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由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集聚了大量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之间互相熟悉彼此的产品及相关活动成本、费用的构成及技术状态,易于进行业绩比较,由此形成巨大的区内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改进产品和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2、有利的创新环境。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位置的接近,产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同一性,正式与非正式交往的频繁,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起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知识和信息在企业之间的迅速流动和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创新并提高创新的速度。

(三)扩张优势。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优势远优于单个企业,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规模,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1、新企业的诞生与成长。因集群内同行业企业和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而获得的外部经济效应给区内企业带来的低成本高生产率优势的示范效应,会不断吸引区外新的投资进入。同时,集群内大量集中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配套条件降低了建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更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创业者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从而促进新企业的诞生和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2、产业链的扩张。集群内企业的集聚而获得的外部经济效应具有较强的正反馈机制(注:盖文启等:《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工业经济》2002年第2期。),即集聚导致外部经济的产生,外部经济成为区外资金和其它生产要素进入集群区的动力;集聚体规模扩大后,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在新的市场机遇的拉动下,一些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相伴产生,这样,集群内企业就会出现全方位的高速扩张,不断拓展产业链,使产业群规模成倍增长。

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在我国,无论是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还是发展实践,从整体上讲,都处于起步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已出现的产业集群雏形,发展势头良好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西部地区虽然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历史形成的集群,如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区、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基地、关中地区的煤化工基地、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石油化工基地等,但这些基本上是靠国家投资、依赖区外要素推动形成的,而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而且,西部地区现有的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包括上述产业区)主要为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即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种单一的资源密集型主导产业和初级加工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二)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基本上是在“三线”时期以作为全国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国家重点投资推动下建设而成的。这种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导致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畸形,产业链缺损严重。西部地区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65.2%(1999年,下同),若剔除云南省因烟草工业发达而重型化不突出外,其它省区重工业比重高达70%,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2个百分点,重型化倾向非常明显;在重工业内部,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为57.8%,较全国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由于轻工业以及重工业内部加工工业发展水平低,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从而形成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和原材料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之间严重错位,大部分原材料输往区外,而加工工业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又从区外输入。这种产业链缺损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

(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性合作网络。西部地区的现代工业主要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从外部移入而形成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这种重型结构从其发育之初,就形成了以倾斜于中央计划直接调控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的企业规模结构,且大都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市和工矿城市,基本上是按照“全能型”企业模式创建,形成集企业管理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为一体,基建、供应、生产、销售、生活服务自成体系的“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其产品的70-90%销往区外,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区外;同时,地方性小企业则规模不足,生产要素短缺且质量差,其产品主要在本地区寻找出路,很少得到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辐射效应。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远辐射性和地方小企业的内向性导致了两个关联程度极弱的循环体系双轨运行,形成西部地区特有的“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注:刘再兴等:《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版。)。这种“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使得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无法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无法通过企业间的共生互补效应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合作网络,而这一点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非常重要。

(四)缺乏产业集群形成的适宜的制度环境。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率最高律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引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它的形成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我国经过20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纵向管理为主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结构还相当突出,各自为政、条条或块块自成体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从而人为地割裂了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本来内在联系,使得分布在同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协调发展,增加了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同时,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影响还根深蒂固,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种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还较严重,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还要受到各种壁垒的阻碍,从而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群的形成。

三、促进西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在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企业制度变革缓慢而导致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群的形成。因此,加快改革步伐,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应成为推进西部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举措。1、加快市场化变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使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营造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2、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尽快改变国有企业按部门、按地区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变革,使大多数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并按照经济本来的内在联系加强区内务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注:张立等:《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当代财经》2002年第7期。),形成既分工又协作的地方经济系统。

(二)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高度分工、密切合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特定产业为依托,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间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形成的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正是这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代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目前西部地区中央大型企业与地方小企业之间“两张皮”、彼此封闭隔阻的结构现状,很不符合产业集成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区内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推进区内大、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协作与配合,依托特定的产业格局,深化分工,形成集成产业的新格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央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大型企业的近辐射功能,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前、后向关联,通过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同大型企业经营方向有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自己的零部件厂、加工厂、协作厂,并且通过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集聚经济和乘数扩张效应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配套服务,并且,要通过增强地方小企业对中央企业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促使信息、资源等要素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传递与流动,使大型企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改变中央企业在西部经济中的“孤岛”状况,增强其在本区的“根植化”。

(三)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相关产业和企业在区域内“扎堆”而形成的特色产业体系,因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和区域品牌效应,因而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西部特色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增强西部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西部特色产业群的培育,就是以西部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植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西部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其核心是要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冲破自成体系、门类齐全的地方经济格局,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实行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通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气候,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在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和西部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产业关联强度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西部宜就以下特色产业群重点培植竞争优势:一是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业产业群。这一产业群的发展与竞争优势的提升,关键是要广泛地发展产业关联,扩展能源、原材料的产业链,通过省、区联合、产业联动,把各省、区孤立分散的优势聚集为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二是电子信息、航天航空、核技术、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三是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线路和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旅游广告宣传在内的旅游产业集群。这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扩展,重点是要搞好区内务省、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线路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以及下游产业的发展。

(四)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引导作用。根据波特的论述和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可以有所为的。一是政府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外资(包括外商投资和东、中部投资)的目标吸引政策,有目标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区内,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二是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硬”环境。三是政府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提高本区人力资源素质和人才资源存量,确保竞争性产业成长环境的形成。四是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如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教育培训中心等,为区内集群的成长提供组织、协调和保障作用。五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产业集群的扩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有赖于一个适宜的创新环境。要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构,形成产业区内的创新中心;鼓励有协作关系的企业形成相互参股的渗透关系;建立鼓励创新基金,扶持创新活动;组织企业家沙龙,鼓励企业家交流和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等途径来营造一个推进创新的有利环境。

标签:;  ;  ;  ;  ;  ;  ;  ;  ;  

西部产业集群形成及对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