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在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论文_周玉阳1,法宪恩1,刘娜娜1,王晶晶2,刘,雷1

导师制在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论文_周玉阳1,法宪恩1,刘娜娜1,王晶晶2,刘,雷1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做为学校教育和临床工作的桥梁,在全国全面展开。将导师制引入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分析导师制在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过程,总结经验,改进具体实施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导师制在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的作用,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导师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外科

1993年卫生部印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方案》,2006年在全国扩大了试点范围,2013年底卫计委颁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并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阶段我国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作为学校教育和临床工作的桥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心外科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艰巨、培训难度大,如何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良好效果,是摆在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前的难题。起源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中已广泛应用,经验成熟[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从2015年7月开始将导师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在心外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实行导师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方法

(一)遴选导师

(1)心外科有医疗组长4人,均为正高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命为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每名导师可带3-5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负领导责任。(2)4名导师各配备2名实习导师,其中副高职称3人,主治职称四人,高年资住院医师1人。协助导师完成日常规培生的管理及教学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导师的培训

获得导师及实习导师资格的医师均参加由省卫计委、医院及科室内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培训,熟练掌握带教内容及带教技能。

(三)签订目标责任书

导师及实习导师与科室签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责任书,保证本专业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均能顺利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考核。保证其他专业至我科轮转规培学员能顺利通过国家及医院心外科专业方面的考核。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

(1)定期谈话 导师、实习导师每月至少与规培医师进行1次沟通谈话,沟通近期所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谈话内容记录归入住院医师培训档案。(2)规培医师病历提交 每位规培医师每月至少提交所在治疗组70%的住院病人病历并总结相应经验教训,实习导师负责对每月所提交病历进行打分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选取典型病历上交导师进行书面点评。(3)定期考核 导师、实习导师定期、不定形式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记录在案,每月填写1次《住院医师评价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4)分层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着重培养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和专业知识,并监督其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掌握本科急危重症处理方法,注意提高医患沟通技巧。第二阶段着重培养住院医师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科研能力。

(五)导师教学效果的考核

(1)客观指标考核 将规培医师参加国家、医院组织的定期考核成绩与导师考核挂钩,并制定相应的经济奖惩措施。优秀者给予奖励,效果差者给予处罚,甚至取消导师资格。(2)规培医师对导师的评价 定期开展规培医师对导师及实习导师的评价,实行不记名评价,包括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医德医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导师考核挂钩。(3)科室每年对导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合上述两方面评价进行,优秀导师给予经济奖励及职称晋升奖励,不合格导师给予警告甚至取消导师资格,被取消导师资格者下一年度不参与评优及职称晋升。

二、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结果

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共计完成住院医师规划培训学员71人,参加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6人,通过率78.6%;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31人,通过率100%。25名未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在医院组织的定期考核中,优秀率92%。

三、讨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做为学校教育和临床工作的桥梁,在全国全面展开。但是在传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由于带教老师临床工作繁忙,带教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导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不佳[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导师制,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责任到人,并将导师考核与临床医师奖金、职称晋升等挂钩,极大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能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导师制能充分发挥教学医院的科研教学优势,按照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标准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并且通过心外科导师制的经验积累,已经在2017年6月份将导师制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在30个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以下问题:带教导师为治疗组组长,因各治疗组收治病人侧重点不同,导致规培学员学习病种相对局限。我们拟在下一步培训中,采用导师负责制,学员在科内治疗组轮转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听松,宿玉玺,程敏.责任导师制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4):2-4

[2]刘超,刘颖,武玥兴等.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4):646-648

[3]庞超楠,袁慧书,朗宁.导师制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52-53

[4]齐岩,张名霞,吕海丽等.导师制在耳鼻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J].中国病案,2017,18(11):89-91

注:基金项目: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课题 编号:Wjlx2015073

论文作者:周玉阳1,法宪恩1,刘娜娜1,王晶晶2,刘,雷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导师制在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论文_周玉阳1,法宪恩1,刘娜娜1,王晶晶2,刘,雷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