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论文

创新、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席国芳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近年来,国家经济步入新常态,而创新可以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活力,况且创新本身需要人才的支持,因此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利用岭回归的方法研究中国各区域的创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靠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拉动;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人才培养资金可以显著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新;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 引言

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另外,创新也需要优秀人才的帮助,人才实力越强,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也就越快。因此,本文基于东、东北、中、西部数据,研究创新、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1 性状特征 该品种属单秆型,叶深绿色,白花,一叶三蒴,蒴果四棱,种子白色,全生育期88 d。表1为2013年安徽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2015和2016年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中主要农艺性状。由表1可知,皖芝10号株高152.6 cm,始蒴部位48.3 cm,主茎果轴长97.6 cm,单株蒴果数79.0个,每蒴粒数66.2粒,千粒重2.93 g。田间鉴定抗倒性强,植株整齐一致,生长势较强,未发生旱害、渍害,丰产性较好。

2 文献综述

2.1 创新与经济增长

Suarez-Villa用专利水平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证明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6年,白俊红、王林东在对中国各地区创新能力量化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得出创新能力对全国和东部地区有显著正向作用,对中部地区则无显著作用,对西部地区甚至有负向影响。2016年,李源通过对广东省的研究得出: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正在缓慢提高。关于创新和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量化测度问题,有学者使用参数法和非参数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修正的C-D生产函数或数据包络方法(DEA)等。此外,有学者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或指标体系的方法来研究区域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状况。

周教授还想继续往下说,鬼子军官不耐烦了,也火了,也骂了一声八嘎,你的撒谎的不要,皇军是不可战胜的。你们要是不与皇军合作死啦死啦的。

2.2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国内外有关人才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比较多,国外学者Lucas从两个方面研究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一般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经分析得知科技人才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孙洁、姜兴坤将全国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经研究得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息息相关,并且科技人才对其的影响区域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测度,目前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Solow模型进行修正变化后再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是:蒋正明、张书凤等人通过修正的C-D函数,得出1988~2008年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Gregory Mankiw等人研究发现想要更好地分析经济可以使用扩展的Solow模型,其中加入了两个其他因素即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苏教版必修一《乡土情结》一文引用了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中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个“怯”字有点“反常”,回乡不应该是兴奋的,迫不及待的吗?怎么会“怯”呢?细细思索,它正道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日夜思念急于回家;另一方面时刻担心,担心家人遇到意外事故,忧心他们受到牵连而遭不幸。所以,最后两句“看似无理却有情”。

综上所述,我们进行了如下归纳:(1)当前研究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章很多,测度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在C-D函数、古典经济模型或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变形修改以满足自己的研究目的;二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三是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价区域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状况。(2)近年来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测度方法也越来越多,主要是基于C-D函数和索洛模型的变形。(3)目前研究创新、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的文章还很少,因为人才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因此很多文章不直接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是通过技术进步来间接研究。(4)新经济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故可以通过模型同时研究创新、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科雷的文化里,有一种崇尚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在谈及科雷的企业精神时,项建龙不无自豪地说道,“科雷人喜欢钻研一些世界性印刷难题,不是说哪个产品赚钱就去生产哪个产品,而是愿意去探索、解决那些对全行业而言较为棘手的问题”。

3 模型构建及相关假设

3.1 理论模型

本文构建的模型是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准变形得到的。

由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资产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部分为培养人才所需的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lnK it 转化为lnK it 和lnE it 两部分,lnK it 代表固定资本,lnE it 代表培养人才所需资金。即模型三:

lnY it =α lnL it +β lnK it +γ lnA it

其中,L it 表示劳动力投入,K it 表示资本投资,i 、t 表示省份和年份。由于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本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部分为本地区高学历人才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lnL it 转化为lnL it 和lnH it 两部分,lnL it 代表普通劳动力,lnH it 代表高学历人才。即模型二:

随着国内政治语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金毓黻对唯物史观的认知态度及史观、治学理念与方法也有较大变化,开始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观点[2](P44),但他毕竟是已经卓有成就的老辈学者,其对新理论新方法的接受也体现出某种特有的方式,总的来说是以新承旧、以旧纳新和试图融汇新旧的特点。

(1)

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模型一:

济南厚坤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1023517554212)经股东决定,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清算组由李萌、李学忠组成,请债权人于2019年1月1日起45日内向本公司清算组申报债权。

(2)

其一般形式为:

lnY it =α lnL it +μH it +β lnK it +ρ lnE it +γ lnA it

(3)

3.2 相关理论假设

一方面,创新会有助于区域整体环境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从而有了更大的动力继续创新,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各区域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可以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两方面。首先,人才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直接创新,继而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其次,人才的创新产出如论文、专利、新产品等具有乘数效应,在反复创新的过程中致使函数边际报酬递增,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lnY it =α lnL it +μH it +β lnK it +γ lnA it

H2:各区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培养人才的资金,可以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4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4.1 变量选择

本文使用2004~2015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数据,数据来自2005~2016年的各省份统计年鉴数据,具体的变量设计如表1。

表1 变量设计表

4.2 数据检验

只有数据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即要求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相关度较高,而自变量间则应该线性无关。检验自变量间的共线性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使用方差膨胀因子法,其公式如下:

其中VIF i 表示自变量X i 的方差膨胀因子,是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

表2 可决系数及方差膨胀因子

由表2可以看出,自变量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有偏估计的岭回归方法,可以使参数估计值更加稳定可信。

5 实证研究

根据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使用SPSS软件中的岭回归方法对各区域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表3,其中***代表1%的显著性水平。

依据表3综合分析可知:模型一显示,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最大,特别是中部地区,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292;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金投资拉动的,系数分别为0.370、0.354;另外,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显著。模型二显示,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确实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为0.221,其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模型三中增加人才培养资金这一因素,各区域人才培养资金的弹性系数为正,增加教育经费可以加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中,东北部的人才培养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

表3 各区域模型估计结果

6 对策建议

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各地区均可以加大劳动力和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制订鼓励创新的政策,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二是人才培养对各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力,政府应该注重培养人才,同时制订一些人才引进的政策,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升地区创新水平,促进其经济的增长。三是不同区域的政策、措施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就东部地区而言,各因素影响都不小,加大资金投入尤其关键;就东北部地区而言,资本、创新和教育同等重要,可以增加其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就中部而言,可以加大劳动力投入,制定政策留住人才;就西部地区而言,尤其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好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帮助人才发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总之,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的积累、人才培养资金和创新资金的投入是落后地区缩小差距、各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 Suarez-Villa L.Invention,inventive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capacity[J].Behavioral Science,1990,35(4):290-310.

[2] 白俊红,王林东.创新驱动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J].科学学研究,2016,(11):1725-1735.

[3] 李源.广东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研究[J].南方经济,2016,(11):125-132.

[4] Lucas Robert.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y,1988,94(5).

[5] 孙洁,姜兴坤.科技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差异研究——基于东、中、西区域数据的对比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4,(2):15-21.

[6] 蒋正明,张书凤,李国昊,田红云.我国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2):78-80.

[7] Gregory M N,David R,David N W.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407-437.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01

作者简介 :席国芳(1993-),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标签:;  ;  ;  ;  ;  

创新、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