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李艳华

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李艳华

鹤山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9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领域的发展愈发迅速,建筑工程的数量也愈发增多,但随之产生的建筑质量问题也愈发严重。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来说,其建筑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人们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也愈发严格。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抗震设计的必要性与原则,对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有效分析。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结构设计;应用

引言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房屋建筑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房屋的内部装饰,对于房屋结构的安全问题却不够重视。在此情况下,若是在居住的过程中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将会给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影响。基于此,为了提升房屋建筑的建筑质量,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抗震设计的重视力度,并对其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加以讨论。

1 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合理应用抗震设计的必要性

地震灾害是对建筑结构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所以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对人类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自然灾害就是地震灾害。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国家建筑数量出现了急剧增加的现象,而城市人口居住的密集度也越来越高。若是在此情况下发生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必然会对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但就现阶段而言,人类所拥有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并不能对地震灾害的发生时间进行准确预估,也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地震灾害的发生。所以,相关部门通过研究发现虽然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地震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对房屋结构的维护与加固,来保证房屋建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时能够保持屹立不倒的状态。这种加入了抗震元素的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使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也能够减少因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然而,虽然这种加入了抗震元素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保护的作用,但若是抗震设计不够合理,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预估的。由此可见,抗震设计的实质性作用愈发显著。

2 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及其要点

2.1 对房屋结构的建筑场地进行合理选择

在发生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导致建筑物发生损坏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地质条件的过于恶劣,而且地震时所造成的地质运动会直接造成房屋结构的严重损坏,所以,在对地震灾害进行有效预防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房屋结构的建筑场地进行合理选择。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以下几点内容加以重视:首先,在对建筑场地进行合理选择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或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房屋建设,否则就会增加地震灾害对房屋结构的破坏程度。其次,相关人员应选择一些土质比较坚硬、地势比较宽阔的建筑场地进行房屋建设,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地基土塌陷现象得以避免,其坍塌程度也会适当降低,最主要的是可以避免发生房屋结构整体坍塌的情况。最后,在选择建筑场地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选择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山坡或是河边进行房屋建设。若是在此类平稳度不高的位置进行了房屋建设,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坍塌事故。若是对此类情况无法避免,就一定要利用相应的抗震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2.2 对房屋建筑中的地基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在对房屋结构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同一个建筑单元建造在性质相同的地基上,并且在建造的方式上也应保持一致,若是在建造的过程中采用桩基的建造方式,那么后续的地基设计中最好要避免采用地基的方式进行建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之,若是在建造的过程中采用地基的建造方式,那么后续的地基设计中最好要避免采用桩基的方式进行建造。但若是出现了一半地基一半桩基的现象,就会导致房屋结构整体的刚性与硬性出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进而造成了其抗震性能的愈发下降。其次,若是房屋结构的地基出现埋置过浅的情况,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就会变小,一旦发生地震灾害,整个房屋建筑的振动幅度就会加大。所以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埋置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对埋置的深度进行加大,并对基槽回填及夯实工作加以重视,以确保能够提升地基结构的稳定性。最后,相关人员应对房屋结构中除了地基结构以外的上部建筑结构加以重视,并对这两部分结构的整体性进行有效强化,合理的将上部建筑结构中的构造柱钢筋插入到地基结构的圈梁中,以确保能够使二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这样才能够降低地震灾害对房屋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与地基结构相连接的构造柱以及地基结构中的圈梁进行合理布置。对于构造柱来说,它能够起到提升墙体抗剪能力和结构变形能力的作用,从而使房屋建筑结构在遇到较小作用力时,只是发生了小幅度的形变现象,而不是对房屋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在对其进行合理布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应的抗震规范对构造柱的数量进行合理设置。而对于圈梁来说,它主要是起到降低地震灾害对房屋建筑损坏程度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对房屋建筑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也能够对墙体裂缝的产生起到阻止的作用。所以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及布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2.3 对房屋结构与墙体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相关人员应对房屋结构的宽高比进行合理设计。对于房屋结构的宽高比来说,其宽高比越大,地震灾害对于房屋结构的损害程度就会越大,房屋结构的倾斜程度也会愈发严重。并且,房屋建筑的楼层越高,所受到的损害就会越大。基于此,相关人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房屋建筑的宽度与高度进行合理把控,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房屋建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能够满足并且符合房屋建筑相关抗震要求的宽高比,再根据所设计出的宽高比对房屋建筑的楼层数以及楼层高度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能够实现降低地震灾害对房屋建筑损害程度的目的。例如,在对多层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进行合理设计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强制性规定,比如,若是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横墙数量并不多,其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保证其总高度要比规定的高度低三米,其层数也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一层。若是多层砌体房屋的各层横墙数量都比较少,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际需求调整房屋结构整体的层数与高度。此外,相关人员也应结合抗震设计对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严格限制,不应超过3.6m。

其次,相关人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屋顶结构与墙体结构的重量,并利用轻质材料进行建造。因为房屋建筑整体的重量越小,地震灾害对其的破坏程度就会越小。所以,将房屋建筑结构中各个部件的重量降低,就会在提高整个房屋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减少房屋结构的损坏。同时,相关人员应对纵横墙进行合理布置。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其刚度是否满足抗震要求主要取决于纵横墙的数量和间距。若是纵横墙的数量比较少、间隔比较大,整个房屋结构的承重能力就会下降,其抗震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对其进行合理布置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均匀布置,以确保所布置的所有墙体能够共同对房屋结构的重量进行承担,进而使整个房屋结构的抗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最后,相关人员应对防震缝进行合理安排。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房屋建筑分隔成形状规则并且单独存在的两部分或是多部分结构,并将防震缝两侧的上部结构完全分开,保证所设计的防震缝是按照房屋高度及宽度进行合理设计的。同时,相关人员也要保证所设计的防震缝两侧要有墙体结构,以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防震缝的实质性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防震设计的重视力度,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研究。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来说,其建筑质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人们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也愈发严格,而防震设计的实质性作用也愈发显著。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有效研究。

参考文献:

[1]韩月.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83.

[2]闫峰岗.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18):47-49.

[3]禤健东.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1):82-83.

[4]周洪.刍议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89.

论文作者:李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浅谈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李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