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刘聪聪

35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刘聪聪

刘聪聪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导管室 陕西 西安 710032)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059-01

【摘要】:总结35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严密的术中配合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护理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心力衰竭或血栓形成,起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1]房颤治疗用药物难以控制,且长期服药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的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房颤,是房颤治疗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具有微创、有效、时间短、反应轻等优点,是近10年来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正被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医师所接受[2]。我科2014年3月-2015年1月应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为35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3月-2015年1月我科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35例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8~67岁,平均(47.1±3.4)岁,房颤史(18.1±6.5)年。其中30例为阵发性房颤,5例为持续性房颤。入选病例均无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疾病、甲亢等,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射频治疗。

1.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手术床上,严格消毒双侧锁骨区和腹股沟区,铺巾。常规局麻下行左锁骨下静脉及右股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放置鞘管,并将冠状窦电极放置到位。穿刺房间隔成功后,运用EnSite三维标测系统构建左心房模型,并行双侧肺静脉造影明确其开口位置。送入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以30W、43℃、流速17ml/min沿双侧肺静脉前庭部行环形消融。消融后送入环肺电极验证双侧肺静脉电位隔离成功。

2 结果

本组35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中有一例因房间隔穿刺失败终止手术,其余均顺利完成肺静脉电隔离。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射频消融手术不了解,患者术前均伴有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患者的病情、精神状况等制定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措施,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3.1.2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常规化验、十二通道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经食道超声确认左心房内无血栓。术前1d行颈部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术前8h禁食。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在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术中护理

3.2.1 一般护理 术中持续吸氧,保持静脉通路通畅,给予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心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重视患者主诉,如有严重胸痛、剧烈咳嗽告知术者及时处理。

3.2.2 用药护理 术中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在术中使用肝素抗凝并监测凝血时间(ACT)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床旁应用ACT自动测定仪,了解肝素抗凝效果,防止左房内血栓形成,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较为可靠的支持。术中由于发射射频电能导致患者疼痛,常规应用芬太尼2μg/min·Kg持续微量泵泵入止痛,注意给药剂量和速度,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追加芬太尼的剂量。

3.3 术后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意识、呼吸等变化。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术侧肢体制动12h,定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血肿及双足背动脉及肢体温度变化。术后常规应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血尿等,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使其维持在2.0~3.0[3]。

3.4 并发症

3.4.1 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是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心包填塞的发生多与房间隔穿刺及肺静脉导管放置位置有关[4]。心包填塞的首发症状是胸闷、气促,出冷汗、烦躁、颈静脉怒张是主要体征。护理人员在房间隔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床旁心脏超声是目前急性心包填塞简便、迅速、可靠的诊断方法,一旦明确诊断,护理人员应立即辅助医生行心包穿刺引流或急诊手术治疗。本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心包液轻度渗出,及时发现,停止进一步操作,观察心率、血压等稳定,未行心包穿刺。

3.4.2 迷走神经反射 迷走神经反射是术中常见并发症,由疼痛、紧张和低血容量诱发,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好临时起搏器、吗啡、阿托品、多巴胺等急救物品药物。本组2例患者由于空腹时间过长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给予及时补液治疗症状得到了控制。3例患者在术后拔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静脉应用阿托品和多巴胺后缓解。

3.4.3 穿刺部位出血、血肿 由于手术时间长、肝素用量大,容易出现伤口出血及血肿。血肿的出现一般与包扎的时间以及部位是否正确有关,关键是及时发现[5]。术后应指导患者术后24h下床活动,术后一周内避免术测肢体负重的活动。当患者咳嗽、大小便、呕吐时,用手按压穿刺部位,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4 小结

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心房颤动已成为继高血压、冠心病之后的第3位心血管疾病,预计未来50年心房颤动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6]。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是近年来较新的治疗手段,手术准备时间较长,操作较复杂,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7]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严密的术中配合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黄从新,马长生,黄延宗,等.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10):167-197.

[2] 王新华,刘旭,施海峰,等.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并发症变迁[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17(3):125-129.

[3] 郑云斌,林秀铭.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75例围手术期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4):148-149.

[4] 马长生,陈新.积极正确的处理急性心包压塞.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8(1):69-70.

[5] 蔡丽碧,李云,庞群英.三维标测系统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02-103.

论文作者:刘聪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  ;  ;  ;  ;  ;  ;  ;  

35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刘聪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