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即生活”理念的教学实践论文_杨海东

对“数学即生活”理念的教学实践论文_杨海东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第二中心小学 224500

小学数学教材,在形式、内容和整体设计上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本体教育,注重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发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章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变通、学会运用、学会发展。从根本上体现了数学即生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创设鲜活新型的数学教学生活,是一种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是追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有效、创造”的重要手段,其实质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努力构建洋溢着生活气息、生动活泼的课堂,在互动、体验、生成、探究的课堂中垒筑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活”

活泼生动课堂教学,离不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扣人心弦的语言。尤其是问题的设计要讲究基础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问题设计的“眼”。

1.问在起点处。

起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稳固作用的观念,是生长新知的基础。为此,我把新知识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考虑,从旧知识中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出导向式的问题,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架起“认知桥梁”,促进知识的迁移。

2.问在重点处。

重点,即重要的知识点,是由教材内容而定,是学习、理解、掌握新知识的重要之处,也是一堂课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学进行到此时应该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意识到新知识的重要性,牢牢掌握新知识。

3.问在关键处。

关键似开启电源的开关,更是开启知识、智慧宫门的钥匙。教学中要在获取新知、开启思维闸门处设计提问,使学生顺利获取新知。

二、课堂教学中互动过程要“乐”

这里的“乐”,指的是学生学习的乐趣与教师激乐的方法。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乐之”才能“乐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爱因斯坦说过:“只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数学课教学内容理论性、逻辑性较强,概念较为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空洞说教,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1.确定学习需要。

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乐学”心理,教师必然确定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需要的观念,这是我们教师进行“乐学”心理指导的前提。就是说,要相信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积极发展的需要。心理学认为,需要的满足是心理必需的营养。要让学生能感受到需要的满足,就应当根据个体的发展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应当能够指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来学习。重要的是,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了发展,才会有积极的体验,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前言课教学,它可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及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乐学”的心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创设成功机会。

要帮助学生成功,创设成功的机会,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的特点,从多方面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产生或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我在教学中努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从头讲到尾”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图片、漫画、幻灯、小品表演、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分别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学习上成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反复的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因为学好,所以爱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可以促进学生的成就动机发展,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创造条件。

3.树立坚定信心。

坚定的信心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不是先天赐予的礼品,它是在人的长期实践中确定的,要使学生确立坚定的信心应做到:对国家设置的这门课要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肯定;同时必须清除不利因素对自己心理的影响,此外,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及时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上的各种障碍,引导他们战胜消极因素的影响,逐步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并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激励、信心、热情与尊重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的重要保证。

三、课堂教学中点拨拓展要“新”

这里所说的“新”,包括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变化各种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大纲与教材,适当补充新的内容、材料。一句话,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新颖而有启发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作为教师应苦练内功,加强知识储备,知识更新,把握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结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让学生贴近生活、敢于想象,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创新型的人才。

论文作者:杨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8月总第1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  ;  ;  ;  ;  ;  ;  ;  

对“数学即生活”理念的教学实践论文_杨海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