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促进文明发展促进和谐--新疆沙湾县民族文明县_新疆生活论文

创建促进发展 文明增进和谐——全国文明县城新疆沙湾县巡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沙湾县论文,新疆论文,县城论文,和谐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沙湾县委、政府把全国文明县城创建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项工作中,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创建载体,开展创建活动,实现了四个文明快速协调发展,蝉联七届新疆自治区文明县。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城,成为新疆首批全国文明县城之一。

一、坚持领导高位推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全国文明县城是反映一个县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是沙湾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实事工程,是改善城市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我们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作为县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县领导联系乡镇、社区,部门领导包户,乡镇领导包村制度,各单位、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创建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奖惩和监督机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近两年来,县委常委会先后14次专题研究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召开6次全县性高规格大型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实行重奖重罚,为各族干部职工发放创建奖励金1200万元。形成了指挥高效、组织有力、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创建领导机制。

二、促进公民素质提升,倡导社会文明风尚

创建文明县城,关键是要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思想教育,坚持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先后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有礼沙湾人”、“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教育活动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三是营造创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政府网络、手机短信等宣传工具和阵地发布文明创建公益广告,最大限度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在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前后,组织机关干部、中小学生、部队官兵、个体工商户、企业职工开展普及文明风尚、扶助孤寡老弱、卫生健康指导、科技法律援助等“抓创建、讲文明、树形象”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三是评树道德模范。在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中开展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让好模范大家评,好风尚大家传。通过广泛思想教育、宣传造势、主题实践,全县争创氛围日益浓厚,“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建文明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风尚。

三、狠抓共建活动开展,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大力开展城乡共建、兵地共建、双拥共建活动。将县城103个文明单位与30个村队结对,开展文明共建,帮扶单位已向村队投入物资和现金225万元,新创建三级文明村29个,全县文明村覆盖率达85.6%。与石河子大学及沙湾县周边团场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干部互挂等共建活动,有效促进了兵地双方的融合发展。重大节假日军地双方互相走访慰问,县上每年投入500余万元支持部队建设,安置复转军人,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解决优抚家庭生活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驻县部队积极参与全县抢险救灾、生态绿化和修建金沟河防洪堤等重大工程建设,军民团结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

四、狠抓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县委、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县城、让群众受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坚持每年为全县群众办十件作用大、影响深、管长远的实事,让各族群众通过共创全国文明县城共享文明成果。2009年以来,不断加大城乡住房、文教卫生、就业保障、道路交通、平安建设等民生事业投入,相继完成县医院标准化病房楼、老年活动中心、40万平米保障房、1459户高标准牧民定居、县城第五小学、老沙湾片七乡镇安全饮水、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等350多项重点民生工程,城乡住房、交通、就学、就医、安全饮水等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面落实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领导包案,强化信访责任追究。近几年,全县未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及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

五、加大城市建设投入,筑牢文明县城根基

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突破点定在加大投入上,2009年以来,先后投入7.19亿元,实施了世纪大道穿越兰新铁路框架桥、城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军民共建和谐广场、集中供热改造、锦绣沙湾大盘美食城建设、8000户天然气入户、县城污水再利用等60多项重点工程,启动实施了乌兰乌苏镇、柳毛湾镇、老沙湾镇集中供热改造、供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县城区域形成了经纬纵横的棋盘式交通格局,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1.8%,新增一批富有现代气息的草坪、花坛、雕塑等人文景观,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各乡镇小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初步实现道路、供水、环卫、治污一体化,小城镇呈现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良好局面。2010年,我县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和“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两项殊荣。

六、着力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沙湾文化品牌

文化是文明城市的灵魂。围绕构建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打造沙湾文化品牌。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投入8000万元新建县影剧院、体育场及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150个行政村文化体育设备配备工作,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二是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结合建党90周年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万人红歌会”、“巾帼”书画展、民族团结专场文艺汇演、“双百”文体竞赛、中华经典诵读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的浓厚文化氛围。三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充分发挥沙湾籍作家名人及作协、影协、书协、曲协等文艺协会作用,组织创作新书《家住沙湾》、《大盘鸡正传》及歌曲《沙湾我美丽富饶的家园》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力作,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激活文化事业单位活力,组建演艺公司,建立文艺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机制。加强民间文艺团体引导和管理,更好地发挥其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确保文化市场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近几年,通过深入扎实抓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优化了发展环境,树立了品牌形象,有力地推动了沙湾县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2.6亿元,同比增长19.5%;完成工业增加值33亿元,可比增长30.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7∶43.6∶26.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55元,同比增加2319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6亿元,同比增长44.4%,全县呈现出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标签:;  ;  

建立和促进文明发展促进和谐--新疆沙湾县民族文明县_新疆生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