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莫道远

莫道远

身份证号码:44072219730826001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住宅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防水卷材的选用作了简要介绍,并详细阐述和系统分析了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住宅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

随着高层建筑施工的大量出现,加速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这也使得地下工程施工建设的数量得到了增加。但是由于地下工程容易受到渗漏水问题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选用合理有效的防水材料,并采取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做好工程建设,以保障住宅建筑地下工程的渗漏水问题。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由11栋高层住宅建筑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5万m2,其中住宅楼最高28层,建筑高度约90m,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框肢剪力墙结构,地下室防水面积28万m2;本工程设计±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95m,防水等级为Ⅱ级设防,结构不允许渗水。

2 防水卷材选用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防水要求,地下室防水工程最终底板选定0.9mm厚高分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以下简称PE-PP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侧墙及顶板选用4.0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下简称SBS卷材),采用热熔法进行施工。

地下室底板选用的PE-PP卷材是采用聚乙烯、高强丙纶无纺布、黑色母、抗老化剂等材料复合加工而成;其中,芯材厚度>0.6mm,粘结料为1.3mm以上的聚合物水泥胶浆。

3 防水施工工艺

3.1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工艺(冷粘法)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配制聚合物水泥胶浆→细部节点加强处理→涂布聚合物水泥胶浆、铺贴PE-PP卷材→卷材搭接→质量验收。地下室底板防水构造,见图1。

图1 地下室底板防水构造

3.1.1 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一遍,尤其重点清理节点细部,如阴阳角部位。基层表面要求牢固、平整、清洁,无松动、起砂现象。将尘土和表面残留的灰浆清理干净,空隙允许平缓变化,平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均做成圆弧形。

3.1.2 配制聚合物水泥胶浆

水泥:水:聚合物胶粉=2:1~1.2:0.05(质量比)。将配制好的水泥胶浆倒入拌浆桶浸泡15~20min,然后搅拌至均匀无凝块、无沉淀即可使用。

3.1.3 细部节点加强处理

在立面与平面转角处及细部节点部位,均需铺贴0.9mm厚PE-PP防水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小于500mm。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防水做法,见图2。

图2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3.1.4 涂布聚合物水泥胶浆、铺贴PE-PP卷材

(1)将配制好的聚合物水泥胶浆用小容器倒在预粘处的基层上,用刮板刮至均匀,厚度保持在1.3mm以上;

(2)一边涂布水泥胶浆一边铺贴PE-PP卷材,并用另一刮板排气压实,排出多余胶粘剂;

(3)每铺完一幅PEPP卷材,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一端开始,向卷材另一端用力滚压一遍,以彻底排除卷材与水泥胶浆之间的空气。一边铺贴卷材一边排气,直至卷材铺贴完毕。

3.1.5 卷材搭接

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部位是地下工程容易发生水渗漏的薄弱环节,卷材搭接缝宽度是确保防水层质量的关键。须保证长边搭接宽度为100mm,短边搭接宽度为150mm,相邻短边接缝应错开排列,相邻两幅卷材横向接缝需错开0.5m以上。所有搭接部位压合后,再涂刷一层胶粘剂以封实接缝边缘,涂刷厚度为0.8~1.0mm,涂刷宽度从卷材边缘向两边各延伸30mm;接缝的两个面涂胶厚度要均匀一致,不能有露底、褶皱、翘曲、起空现象,不合格应及时修补。

3.1.6 质量验收

整体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进行自检,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已完成的防水工程参照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3.2 地下室侧墙、顶板防水施工工艺(热熔法)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节点加强处理→弹铺标记线→大面积SBS卷材铺贴→质量验收→成品保护。地下室侧墙和顶板防水构造,见图3。

图3 地下室侧墙(左)和顶板(右)防水构造

3.2.1 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一遍,不得有大的凸起,保证基层干燥。施工前认真清扫基层余渣、尘土及杂物,同时要求基层洁净、平整、干燥。含水率在9%以内,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阴阳角处应做成倒角或圆弧形。

3.2.2 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表面清理好后,使用长柄滚刷将基层处理剂涂刷,要求处理剂厚度匀称,基层无裸露。处理剂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2.3 细部节点加强处理

卷材在阴阳角、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节点部位,需增贴500mm宽的SBS卷材加强层,铺贴卷材加强层时,应与基层保持全粘。地下室侧墙与顶板交接处、侧墙穿墙管、顶板出屋面管道的防水做法,见图4—6。

图4 地下室侧墙与顶板交接处防水构造

图6 地下室顶板出屋面管道防水构造

3.2.4 弹铺标记线

SBS卷材铺贴前,根据现场施工状况,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卷材铺贴方向;卷材铺贴沿标记线位置进行,不得歪斜。

3.2.5 大面积SBS卷材铺贴

(1)将SBS卷材沿标记线方向预铺在基层表面,把卷材沿两端卷至中心位置,用热熔焊枪烘烤卷材底面与基层进行均匀加热,火焰喷嘴距卷材距离为0.3~0.5m,均匀加热,不得过分加热卷材导致烧穿;

(2)待卷材热熔后立即滚铺SBS卷材、压实以排除空气,使卷材牢固粘结在基面上;

(3)搭接缝的边缘及收头的卷材以熔出改性沥青胶为宜,保证搭接处卷材完全粘合,并用密封胶密封,卷材的长短边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00mm;

(4)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将接槎部位卷材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坏,应及时进行修补。

3.2.6 质量验收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工程师验收。SBS卷材边铺贴边进行自检,发现不实之处进行熔焊补修。对已完成的防水工程参照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3.3 地下室底板与侧墙处的接槎

地下室底板PE-PP卷材与侧墙SBS卷材会在平立面接槎处进行搭接,两种卷材本身不具有相容性,加上采用了不同的施工工艺,造成了技术上的难点。经讨论商榷,防水层的接槎选用300mm宽双面自粘卷材,下表面与丙纶接触面湿铺粘合,另一边将SBS卷材表面隔离膜烤化与自粘卷材上表面粘贴,使整个防水系统形成密封,见图7。

图7 地下室底板与侧墙处接槎做法

3.4 施工注意事项

(1)不得在雨雪天气、5级以上风力条件下施工,确保基层干燥、含水率在9%以下。

(2)卷材铺贴、验收完毕后,需进行保护层的施工;不得在未进行保护层施工的防水层上拖运重型器物或堆放重物;严禁穿钉鞋踩踏防水层,严禁在施工完成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地下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其渗漏水问题的处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两年多以来,地下室未发现渗漏现象,达到了预期效果,保证了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洪建华、应有通、朱家棣.住宅建筑地下室主体结构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J].住宅科技.2012(06).

[2]段贵明、廖益林、于威、王春雨.地下刚性防水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0(12).

论文作者:莫道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住宅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莫道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