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论文_李昌群

李昌群

江苏省如皋港人民医院普内科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 A组40例,给予缬沙坦分散片80mg,qd,po;B组4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po; C组44例,给予缬沙坦分散片80mg,qd,po、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po。疗程均为10w。比较3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B组、C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700%、886%,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C组明显优于A组、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两者单用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者单用时,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3402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既要求迅速有效控制血压,又要求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有效的联合用药将会明显提高降压疗效,并可相互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1]。本研究选用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w,进行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8+64)岁;1级15例,2级19例,3级6例。B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5+68)岁;1级15例,2级20例,3级5例。C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2+62)岁;1级17例,2级20例,3级7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本地常住居民。2)均知情同意。3)性别不限,30~85岁。4)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 的诊断标准。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为在干预生活方式数周后血压仍高者。

13排除标准:高血压合并重要脏器如脑心肾等脏器的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等。

14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为初始治疗或停用原有降压药物2w后患者。A组给予缬沙坦分散片(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80mg,qd,上午7:00口服;B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5mg,qd,上午7:00口服;C给予缬沙坦分散片(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80mg q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5mg,qd,上午7:00口服。疗程10w。治疗2w后坐位舒张压仍≥90mmHg或下降幅度<10mmHg者,缬沙坦可增至160 mg/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增至5 mg/d。若仍未降至目标值,剂量不再增加。若患者病情加重,血压进一步升高则退出本研究,且予以必要的治疗。

15检查指标: 治疗期间每天8:00~10:00间,排空膀胱,取坐位休息15分钟,由指定专科医师用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测右肱动脉血压;查心电图、血生化等指标,密切观察不良反应[2]。

16疗效评价: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为有效;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w时血压水平、临床疗效见表1~2。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头晕1例,头痛1例,咳嗽1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B组出现头痛1例,面红1例,心悸1例,踝部水肿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C组出现心悸1例,胃肠反应1例,外周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8%。以上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患者因此而终止治疗。治疗期间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3讨论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使用长效降压药,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1]。

降压治疗的合理联合方案中包括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加钙离子拮抗剂的联合。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提高肾血流灌注量,增加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产生持久的降压作用。它具有受体亲和力高、选择性强、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无激动效应等优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钙通道阻滞剂,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Ca2+经细胞膜的Ca2+通道内流。该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降压作用强效、持久、平稳,且对糖、脂质代谢无不良影响[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以扩张小动脉为主,使外周毛细血管网压力增高,体液渗透入周围组织,形成外周水肿。该两药物联用时,缬沙坦可抵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直接扩张血管作用引起的反馈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阻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扩张外周动脉和静脉,缓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导致的水肿。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联用不仅能够产生协同降压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减少各自用量及不良反应[1][2] [4]。本研究所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优于两者单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者单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2]柯元南,黄俊,诸骏仁,等.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9):794799

[3]杨世杰. 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7222

[4]王吉耀. 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8

论文作者:李昌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  ;  ;  ;  ;  ;  ;  ;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论文_李昌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