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中专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郑英[1]2002年在《中专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针对以往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中偏重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偏差或研究失之偏颇,缺乏将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实践等问题,运用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这一领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充分研究和论证,得出语文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结论。此外,借此还能提示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和教育研究中应首先对此问题有充分认识, 并以此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正确实施。

徐章英, 顾力兵[2]2016年在《系统科学 思维科学——智力工程30年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教育实践长期存在的诸多矛盾困扰中引发了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特别是大成智慧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的思考,跳出教育看教育,以东方人特有的整体思维优势,以系统的眼光、整体视野对人类智能开发与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以期在多门学科的交叉点上创建一门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甚至是前沿科学——智力工程,使教育由经验走向科学,开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教育未来。30年来智力工程就“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进行了全方位探索,提出了“人类智能系统”“SQ”(“系统商”)概念;完成了“教学信息实时反馈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创建了“玩转科学”应用研究项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观点新颖,实践性强,颇具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中专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D]. 郑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02

[2]. 系统科学 思维科学——智力工程30年探索与实践[J]. 徐章英, 顾力兵. 钱学森研究. 2016

标签:;  ;  ;  ;  ;  

中专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