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个性 5~7岁儿童 培养方案 训练系列(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完美论文,儿童论文,方案论文,个性论文,系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性训练系列
物体的非常用途
1.题目要求:列举某种普通物体的多种可能用途。
2.举例:“尽可能写出铅笔的多种可能用途”。答案可能有:写字、绘画;作直尺、指挥棒、奖品、礼物;用横截面印六角形或圆形,两支铅笔合起来作筷子、圆规等。
3.训练题目:报纸、砖、玻璃、回形针分别有哪些用途?例举的越快越多越好。
4.训练提示:该题目旨在训练创造性中的流畅性和独特性。答案的数量可以反映流畅性,答案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反映了独特性,如举例中的“用铅笔的横截面可以印六角形或圆形”。训练中,家长更应鼓励具有独特性的答案。
良好自我意识训练系列
夸奖自己
1.目的: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学习自我肯定。
2.过程:家长可以做这样的开场白:“每个人都能想出很多自己的长处。”
妈妈:我喜欢自己黑亮的头发。
爸爸:我喜欢我写的文章。
孩子:我喜欢自己的大眼睛。
妈妈:我喜欢自己唱歌的声音。
爸爸:我喜欢吃自己做的菜。
孩子:……
3.提示: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出他们喜欢自己的某些特点,在夸奖结束后,全家人可以讨论一下看到自己的优点的好处。
人际交往训练系列
获得朋友
1.目的:通过游戏,使孩子明白,只有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接纳他人,获得更多的朋友。
2.材料:几十个小人(折纸、木偶均可)或人像。4块小积木,每块积木在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贴上写有“优点”的红纸块,和写有“缺点”二字的白纸块。这样,每块小积木上都有三面是优点,三面是缺点。
3.过程:
①家长和孩子分同样多的小人,即,家长和孩子有同样多的朋友。另外,再留数块作灵活处理。
②游戏开始,家长和孩子各掷一次积木,每次4块同时掷。然后看4块积木朝上一面缺点和优点数目的多少,如果朝上一面缺点多于优点则投掷者减一小人(失去一个朋友),若朝上一面缺点与优点一样多则小人数不变,若朝上一面优点多于缺点,则投掷者增加一小人。
③当一方小人数很多时,可喊:“我好快乐呀!”当小人数很少时或没有时,可喊:“我好痛若呀!”
4.提示:在游戏过程中,使孩子体验到失去朋友的痛苦以及获得朋友的乐趣,让孩子懂得多去观察别人的优点才能广交朋友。
情绪疏导系列
三个原望
1.要求:孩子说出他最希望的三件事情。
2.举例:譬如萌萌说她的三样希望是:“希望能有个很大的洋娃娃;希望爸爸能带她到动物园玩;希望刚生下来的小弟弟不见了!”那么我们便可推测萌萌对刚生下来的小弟弟有所反应,不愿父母过分关心小弟弟,而把她忽略,这是直接询问问不到的。根据此材料,父母应当相应地采取三个行动步骤:①肯定孩子的愿望;②解释。对萌萌讲弟弟小,需要多照顾一些;③改进。父母不应再忽视萌萌的需要,每天要有固定的时间来关心、爱护她。
3.主题:其他类似的原因不明的行为问题,父母均可依此方法探明问题的根源。
4.提示:孩子表达的愿望可能会伤父母的感情,家长不可对此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孩子的愿望是无意识内容的反应,它往往是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的结果。
良好行为塑造系列
履行诺言
1.目的:培养孩子克服自身弱点的意志力。
2.举例:父母提议说:“我们来做个履行诺言的游戏好不好?今天我们都来许一个诺言,明天开始执行,大家必须做到。我每天检查一次,把执行情况记下来。完成得好的,得一颗五角星,完成得不太好的,得一颗三角星,没完成的就打叉,最后看谁得的五角星多。”大家开始许诺,爸爸说:“从明天开始,两星期内,我每天早起锻炼身体。”妈妈说:“我每天晚上看一小时的书。”孩子说:“我自己洗脚。”
3.训练主题:家长可以提示孩子,针对他的某种不良习惯(如不按时起床、不吃蔬菜、做事半途而废等)确定诺言。
4.提示:
①为了直观起见,家长可以画一张日程表,根据完成情况,在参加者的名下贴上相应的图形;
②一次执行许诺时间不宜太长,因为成人也可能有例外的时候;
③所许诺言要便于实现。实现后可再许诺,再执行;
④家长要说到做到,为孩子做好榜样。
不良行为矫正系列
废物利用
1.活动目的:进一步强化孩子爱惜物品的意识。
2.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与鸡孩子。取一小张长方形旧挂历,彩面朝里(注意用厚挂历纸),空白面朝外对折。照图一所示画好母鸡(最好另一面也画)剪下,(鸡冠与鸡尾处折线勿剪开);将对称的两边稍分开,放在桌上;轻按鸡尾,母鸡背着小鸡前后摇动。
图一
(2)用一根线绕孩子头一圈,量出头围;以头围的二分之一为直径,指导孩子画半圆,剪出同样大小的两个半圆;剪鸡冠、尖嘴嵌入两半圆中间粘牢(见图二)成鸡头状;用彩笔画好鸡冠、眼睛等即可戴在头上表演。
图二
3.提示:活动的内容可有所变化,家长可任意选择废旧物品进行一些小制作,旨在让孩子认识废弃物品的使用价值。
标签:亲子成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