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光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论文_徐新宇

谈加强光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论文_徐新宇

徐新宇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光纤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以提高光缆施工质量。

关键词:光缆;通信工程;质量

前言

光纤通信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在目前的通信信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网络不断延伸,敷设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在复杂环境下 保证光缆施工质量是我们通信工作应研究的问题。

1.施工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了解清楚相关工作情况,并根据工程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现场情况编制施工调查报告,认真分析设计图纸,仔细核对设计工程量,根据工程量编制备料计划。在开始施工前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施工。为了确保光缆的技术性能,施工前应对每盘光缆进行单盘测试,可使用工具OTDR测试。并且要核对光缆的规格、型号等,审查其是否符合订货合同规定,是否符合通信工程的设计要求,审查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光缆的配盘应根据光缆的长度进行,可由复测路由计算光缆敷设总长度,同时也要符合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并且要用OTDR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同时要观察光纤有无反射峰、后向散射曲线的平滑度,确保使用一致性好的光缆,这对光缆配盘非常重要,由于光缆成本较高,既要合理配盘,又要考虑节约光缆,减少光缆接头数量也便于维护。

2.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最小弯曲半径对于架空线路,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中光缆的移动。

因温度变化、光缆自重、风吹摆动等引起的光缆移动,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和影响传输性能。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一般光缆的曲率半径不小于其外径的20倍;光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

2.2足够预留光缆在线路中间接续,注意杆顶的装配和捆扎方式。

虽然光缆重量相对较轻,但将它挂在已有的捆扎件上时,时间久后有可能使光纤超出应力限值,因此隔几根杆处光缆应留有余量U形弯,以适应光缆变化引起的伸缩。

2.3跨越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在跨越铁路、河道、岔路口等较大跨度场合,有必要使用高于常规强度的钢绞线,以防止因下垂引起过大应变,刮风引起的光缆摆动;并对上述特殊地形需做三方或四方拉线,跨越障碍等作高桩拉线,保证光缆离地面的垂度符合线路施工建筑标准,在已建成的光缆线路上挂上“爱护光缆,人人有责”等内容的字牌,作为标志,防止人为故障造成光缆线路损坏。

2.4控制“浪涌”和“背扣”

为了避免由于光缆太长,增加施工拖缆时的拉力和拖缆时不会扭结,可把光缆放在路段中间,一般选在中间转角处,向两个方向架设。盘“∞”字时,应选择合适的地形,将“∞”字尽量打大,为避免解“∞”字时产生问题,应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少打“∞”字。解“∞”字时应正确操作,将“∞”字逆着打“∞”字的方向解开。若出现因“∞”字翻转不当,造成在“∞”字将解尽时仍有应力产生的小圈不能解开的情况下,切勿将小圈拉直,应在小圈积留处作预留处理。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进行;配备必要的放缆机具;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配备足够的放缆人数;保障光缆在现场指挥人员的视线范围以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均匀盘缆

在整理光缆上挂钩时,要把余缆均匀地每隔几根电杆后盘在一个余留盘架内,不要为了方便,单独在某处盘一个圈,而不上余留盘架,只是利用挂钩挂在吊线上,这样做很容易在附近光缆某处突然受到很强外力的情况下,把这一圈光缆打成一个死结,使光缆受伤,光缆损耗增大,甚至造成断点。

3.严格控制光缆接续质量

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续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影响光通信质量。提高光缆接续质量在线路施工中十分重要。

3.1光纤端面的制备

(1)光缆开剥。光缆外护套开剥的关键是掌握切割刀的进刀深度,否则很容易发生断纤。这个步骤是个熟练的过程,须进行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进刀深度。(2)光纤涂覆层的剥除。应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平”,即持纤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宜,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3)裸纤的清洁。一是讲究清洁用料择优原则,即选择使用优质医用脱酯棉,工业用优质无水乙醇。二是应用“两次”清洁法,即剥纤前对所有光纤用干棉捋擦,并用酒精棉对尾纤5cm~6cm处重点清洁;三是注意与切、熔操作的衔接,清洁后勿久置空气中,谨防二次污染。(4)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操作规范如下(以手动为例):光纤的放置,应讲究“前抵后掀、先进后撤”,即手持光纤,稍超前刻度要求平放导槽中,后部稍向上抬起,使光纤前半部紧抵导槽底部,然后向后撤至要求刻度,从而确保光纤吻合“V”导槽并与刀刃垂直。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

3.2光纤熔接

光纤熔接是接续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应根据光缆工作要求配备蓄电池容量和精密合适的熔接设备,操作中应狠抓“快、准、细、严”四字。光纤在导槽及熔接室中放置应准确、到位,以便于仪器校准调节。操作过程中观察仔细,应做到“一瞧、二看、三分析”。同时观察熔接中屏幕上有无气泡、过细、过粗、虚熔、分离等不良现象的原因,若产生不良现象应检查熔接的两根光纤材料、型号是否匹配,切刀和熔接机是否被灰尘污染,并检查电极氧化状况,若均无问题,则应适当提高熔接电流。

3.3测试

加强OTDR的监测,对确保光纤的熔接质量,减少因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和封盒可能对光纤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熔接过程中对每一芯光纤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检查每一个熔点的质量;(2)每次盘纤后,对所盘纤进行例检以确定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3)封接续盒前,对所有光纤进行统测,以查明有无漏测和光纤预留盘间对光纤及接头有无挤压;(4)封盒后,对所有光纤进行最后检测,以检查封盒是否对光纤有损害。

4.保障光缆线路的后续维护管理

光缆线路施工结束进行试运营的时候,施工单位在维护以及养护方面的工作必须保持水准。维护不但可以确保光纤传输系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隐患,还可以防止或者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延长光纤的使用寿命。如果光纤通信发生了故障也可以第一时间处理,保证光纤传输的稳定性。这方面应做到:

4.1做好日常技术维护

首先要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它包括光端机产品说明书、光缆架设路由图,每根光纤的全程损耗、连接损耗及总损耗、每根光纤全程损耗—距离曲线等。输出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是判断损耗的重要数据,必须精确记载;对光缆线路定期巡视记录。

4.2故障检查与排除

一般情况下,故障位置和性能十分明显可直接予以确认和排除。重点检查光缆线路两侧有无施工、烧荒等痕迹。如不能确认故障点,可找故障点最近接头处,用OTDR进行精确定位,必要时可将光缆纵剖,找出故障光纤并及时进行恢复。

5.结语

总而言之,光缆通信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工程本身的特殊性,给施工质量控制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进一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应当认真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各个细节进行有效控制。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才能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沈铁民.深度探讨提高光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的思路[J].科技资讯,2010(6)

[2]胡井松.本地网通信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的监理[J].中国新通信,2008(1)

[3]邬言彬.对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4]师锐,邓卉.光缆接头盒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

论文作者:徐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谈加强光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论文_徐新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