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科学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当代中外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_理学论文

文学与科学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当代中外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_理学论文

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当代中外高教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学论文,高教论文,中外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各国间经济的竞争即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这一切最终又归结为教育的竞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高等教育在这一竞争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高校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及类型等方面,则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至目前各国高教改革的总趋势看,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教改潮流之一,而且这潮流正在并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更、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乃至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呼唤,都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学向着文、理结合与渗透的方向发展:

(1)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以知识、信息为基础,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光导纤维、宇航技术、海洋开发、激光科学、机器人工业等多方面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世界各国,不仅发达国家,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不容忽视的冲击和影响。据研究资料证明,全部科学知识中有四分之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发现的。在当代科学技术如此高速度的发展中,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整体化,而以综合及整体化为主导趋向。一方面,已有的、相对独立存在的一些基本学科正在形成包括许多分支学科在内的庞大纵深体系,每一门学科都分化出许多新的分支,知识愈来愈专、门类愈分愈细。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更促进了科学整体化趋势愈益明显。学科之间的界限在逐步消失,大量的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日益加强。不仅理工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各自在自身的领域内出现了一些边缘、交叉学科,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也日益紧密。首先,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及现代化通讯手段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作条件,大大提高了效率;其次,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如控制、反馈、信息、系统等日益渗透入社会科学中,与此同时社会科学日益向数学化、定量化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传统鸿沟正在逐步消除,出现了一批象科学学、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数理语言、技术美学、生命科学等新的交叉学科;再次,在研究和解决当前迫切的实际问题时,单一的学科已不能有效地担当起这一重任,它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作战,共同研究才能取得成效。如:能源的发展、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业的革新、企业经济的领导与管理、城市的规划与研究、人的智能的开发等。因为,这些问题既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也不单纯是社会问题。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专家应是一专多能,在某一领域获得坚实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应当有相当深刻的了解。

(2)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应当仅仅是接受前人知识的“储存器”和“仓库”,而应当善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同时更应当能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领域,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况且,在科学知识的更新陈旧率如此之高的当代,让学生死板地去获取全部知识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高等学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极其重要的方面之一。有人认为,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其重要特征就是探索、开拓、革新。如果忽视了对青年一代创造能力的培养,就可能会失去二十一世纪。对于创造型人才来说,除了其他因素之外,长于发散性思维(或扩散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就是广阔的知识面,因为知识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据对各类有成就的创造者的研究,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偏于一寓的、知识面狭窄的人,而是专、博结合,文、理兼具的典范,甚至把科学和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他很强调科学家的艺术修养和想象力。他说,创造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①他的广义相对论,曾被一些科学家誉为物理理论中最美的一个艺术品。

(3)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科技革命,对社会的生产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生产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逐步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发展;企业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日益趋向于集约化、网络化。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和管理就需要更高的知识与智能。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亦呈现出这种总态势。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和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更需要有一大批富有开拓精神、献身精神、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胸怀开阔、目光远大、接受信息快、掌握新知识及时、在专业上能纵向深入、同时具有高度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才能的企业家型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文、理各方面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社会交往和协调能力。我国的有识之士对企业家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4)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技术更新的周期迅速缩短,因此促使人们的职业结构和技能结构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每个人终生只固定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业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这就必须提高未来专家的职业机动性和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多种职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以便能在纷繁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工作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通讯、交通等)的迅猛增长,要求每个人——不仅对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如此,对广大的一般职工亦如此——知识和技能必须不断更新。除了对在职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之外,高等学校对学生授以文、理多种学科的广博知识,使他们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宽厚的功力,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5)当前各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都普遍呼唤由于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科学技术教育而被忽视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重视把人文、社会科学同科技的发展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与研究,这是由于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同道德的衰败形成的明显的反差所引起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同时也增强了人类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和由此所焕发出的开拓进取精神与一往无前的坚强意志。然而,科学技术的天性是“中性”的,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能危害人类,成为人类痛苦的根源。因为它的发展只服从自己的逻辑,而不懂得人的伦理。对它的合理利用和发展关键在于人自身。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已产生了令人十分担忧的状况:首先,各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着道德衰败的危机。吸毒、凶杀、盗窃、诈骗、淫乱、爱滋病流行、勤劳精神减弱、缺乏责任感、享乐至上、对金钱的极度追求使人物化为货币的奴隶、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现金交易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感情的联系的纽带、刑事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化等等,这些丑恶现象如同病毒一样日益蔓延。我国当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此类现象亦呈发展趋势,有些在建国后曾一度绝迹的东西,现在又沉渣泛起;其次,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的开发给人类的生存正在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可耕地面积的迅速缩小、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森林被砍伐、150种鸟类和兽类因人的破坏而绝种、近千种野兽已经很稀少或濒临灭绝的危险、环境污染(包括噪音及空气、河水、海洋、土地污染)、臭氧层的破坏等使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对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浪费,造成了能源、原料等的严重危机;再次,“核时代”已对整个人类提出了生死存亡的问题,人类在自己的历史上第一次成了自己生存的最大威胁。核武器的大量积存,增加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而一旦核战争爆发,一切生命都将从地球上消灭。因此,在原子时代,和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对和平负责已成我们一切人行为的根本出发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实际的、优先于某集团利益的整个人类利益,和平、理解、整个人类道德伦理原则、国际关系的人性化和人道化,已成为世界须共同实现的目的。各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科学不仅要发挥它的技术价值,还应具有伦理价值。传统文化中、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优秀、精华部分不仅不应抛弃,在当代应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我们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应该能“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也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决择和他的行动”;②不仅谙熟自己的本国文化,同时能理解和宽容异国文化、多元文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促进人类和谐和国际安全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关于这方面,马克思曾说过:“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③

(6)在我们的时代,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如何合理地安排和使用闲暇时间,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为了使闲暇时间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努力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涉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等广阔的知识领域,不也是很重要的吗?

(二)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自六、七十年代以来,文、理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已引起众多国家高教界的重视,并日益成为高教改革的潮流之一。一方面,各国都加强了科学技术教育,全力强化电子计算机的教学及应用;另一方面,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各国普遍加强了人文、人化教育,增加了社会人文课程及其课时,并把人文教育渗透于所有学科之中,特别强调理工科教育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归结起来,各国采取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种:

(1)加强基础教育

当前,各发达国家都强调“通才”教育,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头两年一般不分专业,着重进行文、理兼容的普通基础知识教育,而且大多以必修课的形式进行。如:美国高校学生入学后,第一、二学年通常不属任何院系,不分专业,全部学习普通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组成,通常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算上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基础课可达课程总量的50%。哈佛大学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础课方案》,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化、数学和自然科学五个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日本在二次大战后学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加强了通才教育。大学一二年级为基础教学阶段,称为“教养部”,不分系科。教养部是相对独立的教学部门,有自己的校舍、校园和教学集体。这一阶段的学习只按大类课程设置,设基础教学课程、专业基础教学课程、外语课程和体育保健课程四大门。教养课程大致占学士课程学分总量的三分之一。

(2)文、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除了注重普通教育外,到了专业教育阶段,各国普遍注重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知识面宽广的专家。如:前苏联为扭转过分专业化的现象,强调培养“高深基础知识与扎实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专业面宽的专门人才”,要求文科学生学习理科课程,理工科学生学习文科课程,实现“人文学科数学化,自然学科人文科学化”。不少理工学院开设了历史、文学、艺术人文科学的选修课,要求未来的工程师熟悉劳动法、工程心理学等课程。美国属较早认识与不断反思文、理结合重要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以实施。除一二年级完全不分专业外,到了三四年级学生选择了主修专业以后,仍然强调文理教育,一个学生所学的主修课程通常不超过本科阶段所学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于二次大战后,在理工学院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配备了第一流教授。目前,它的管理学院和经济系、语文系均闻名于世界。该院不仅给本院开出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同时还要给全校所有各系开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必修课。而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等系的学生除主修人文课程外,还可任选一种理工科课程,达到本科毕业生要求的学分,则授予人文与工程理学士,或人文与科学理学士的学位。麻省理工学院供全院本科生必选的文科课程有18类100多门,要求学生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三个领域内至少选修8门课程,共计72分,占教学计划的20%。此外,学院还设有艺术委员会,用自己的资金促进学校艺术的发展。包括观赏艺术和文学艺术、舞蹈、音乐、戏剧、电影和摄影。法国在1968年学生掀起的“五月风暴”之后颁布的《富尔法案》和1985年发表的《对未来教育的建议》的基础上,近年来高等教育向着课程设置综合化和文理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法国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宽厚、广泛、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学生毕业后出路较好,待遇优厚。法国许多具有世界名望的科学家、学者以及许多出类拔萃的政界人物大都毕业于这类学校。这类学校实行博、专结合的综合性教育,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除必须学习50%的基础理论课和30%的应用科技课程外,还须学习诸如经济核算、企业管理、会计业务、社会关系、公共法律等非技术方面的社会科学课程。在法国大革命风暴中诞生的巴黎理工学校,是对学生实施广泛的文、理学科教育的范例。两种教学的平衡,使理工学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得以广泛地选择职业。英国1988年7月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强调高等教育应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与增进人文学科的学术成就,培养宽广专业面的人才。凯莱大学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文理两科的课程才能得到学位。学生在学完基础课后,得继续学习两门主科和两门副科,其中一门必须选修理科课程,另一门选修人文或社会科学类课程。

(3)设置跨学科课程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整体化趋势的加强,同时随着解决实际问题日益需要文理学科的联合攻关,各国逐渐开设了一些跨学科课程,把文、理学科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如:美国跨学科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a.以文化传统为基础。斯坦福大学的“西方文化”课程,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基础,涉及宗教、哲学、思想史和物理等若干学科;b.以问题为基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设的“城市研究”课题,大西洋学院开设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的一系列课程;c.以未来为研究中心。据统计,美国高校开设了500多门此类课程。日本广岛大学的综合科学部,只开设一个学科,即综合科学科,下设四个教学科研实体:“地区文化”、“社会文化”、“情报行动科学”、“环境科学”。各专题学科开设若干讲座。综合科学部不按传统大学那样分教养课程和专业课程前后两个阶段,而是以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为基础制定出教学计划,其计划不过分强调专门知识的传授而着重传授领域广泛的渊博知识。除第一学年开设公共教育课程外,各专业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科目上,并根据不同课程配设副专业科目。1973年创办的筑波大学,不设系,而设立学群,如:基础学群,生物、文化学群,经营、工学学群,以及医学专门学群、体育专门学群、艺术专门学群。学群按照扩大学生眼界的原则,组成综合知识的形式进行教学,以使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国贡比煌工艺大学提出通过各种不同文化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1986年,该校创办了“工艺与人的科学系”,除开设电力、制图、哲学、经济、语言、管理等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工艺学与国际发展”,“认识科学与认识论”、“运动与工艺学”等跨学科课程。英国1988年7月教育改革法案要求高等教育要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宽广专业面的人才。一些大学除设有单科课程外,还设有双科课程和三科组合课程。具有悠久历史的牛津大学近年来许多课程都把两种以上的科目相结合在一个课程中,这种结合课占所设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除两门都文科或理科课程的结合外,文、理交叉相结合的课程为数也不少,如:哲学和数学;经济学和工程科学;生理学和哲学;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冶金、经济学和管理学。

(4)大量开设选修课

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多方面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上述文、理学科交叉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就开了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如:美国高校选修课程大约占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法国大学本科的选修课量(包括指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在本科四年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 60%。英国高校教学计划中广泛设置选修课,是英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点。大学生有机会选择任何水平的选修课,无论是扩大知识面的普通课还是向纵深发展的专业提高课。

当然,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和矛盾,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在某一领域略有所长的专才,还是知识面宽的通才?如何在适应劳动力市场眼前需要的同时,加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需要?尽管如此,高等院校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的教改方向,符合时代的要求,已成为大势所趋。

(三)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文科学历史传统的国家,人文科学的雄厚基础和不断发展对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国民思想的陶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得缓慢、单薄。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科技的振兴、经济的起飞、市场经济的建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理工科教育的大发展、理工科学生数量的激增,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明显特征。应用学科异军突起,工程技术专业前程辉煌。相比之下,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有所削弱,人文和社会学科则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笔者认为,抓住机遇发展科技和经济是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但是,从长远的利益出发,为了使经济的发展有后劲,为了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同步发展,为了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复辙,同时为了学生的自身利益,高教改革在加强科技教育、发展理工学科的同时,必须注意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当前,阻碍我国高校教学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1)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1988年国家教委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有文、理相互渗透的倾向,如:理工科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程包括:中国革命史、哲学、政治经济学、自然辩证法、法学、经济管理学、外语、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自然科学必修课程(其中任选两门或三门)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生物学、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等。而且,各学科的专业结构作了一定的调整,拓宽了专业,增强了适应性,如:工科专业由原来的664种减为270种。这些给进一步改革课程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交叉课程仍显偏少,专业划分偏细,又影响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如:《目标》中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有48种,结构较复杂。其中包括一些具有理论性、适应性广能体现文、理交叉与相互渗透的专业,但亦有不少专业是以学生毕业后从业范围来划分的,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性;工科的专业还可以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朝着综合化、整体化方向继续调整。由于社会产品日益繁多,又不断地更新换代,更多、更新的产品不断被发明创造出来,这就不能不给工科专业的划分带来众多麻烦。正因为如此,工科专业更应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多设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在生物类的专业划分中,《目录》列出9种专业: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与环境生物学,而缺少生物这样的大口径专业。又如:我国大学生,特别是理、工、农、医等科的大学生所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仍然偏少;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许多都未开设有关的高等数学课程。而且,当前高校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对公修课不重视,认为此类课程对将来谋职用处不大,把公修课仅仅看作是获取学分的手段。这种缺乏远见的认识与我国当前对实用学科的需要量日益增加有关。

(2)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疲于“应试教学”,随高考的指挥棒转,造成进入高校的新生文、理知识脱离,知识面狭窄。从目前情况看,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高中从高二开始分流,有的甚至从高一就开始分流。据研究者对1987年高招上海理科考生的作文《五十年前的今天》进行的调查,学生所写内容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令人啼笑皆非。象这样连最起码的历史常识都没有,何谈爱国主义教育?使人忧虑的是,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有好转,笔者接触到的大学新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仍很严重。

(3)从目前我国高校师资情况看,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师本身缺乏文、理兼具的知识素质和广阔的知识面。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教师多数缺乏、也没有条件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原理和操作技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而理工科方面的教师对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必要知识亦十分欠缺。这样,在教学中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文、理学科渗透的训练和董陶。与老一代知识分子相比,笔者认为中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我国老一代的自然科学家中,不乏能歌善舞、赋诗作画的多面手,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4)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及长期以来人为形成的学科之间的门户之见,阻碍了对文、理学科相脱离产生的弊端的深刻认识。实际上,我国当前的科技人员和文化工作者已经显示出文、理知识相脱离的缺陷。我们不乏书生型的人才,但缺少既具有较深专业知识,又有广阔的知识面,眼光远大,胸怀宽阔、并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企业家型人才。同时,我国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令人痛心。除了工作、生活负担沉重、待遇偏低等原因外,知识分子本身兴趣范围不够广泛,不善于兴趣迁移和有效地调剂生活,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5)目前各类高校为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太少;第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远不普及;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发展缓慢,这些都大大缩小了学生的视野和选择范围。

改革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的。尽管有不少困难和障碍,但我们毕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意义,而且一些高校、特别是一些重点高校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民族文化之精华,可以补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扎扎实实地改革,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定会培养出来。

(6)对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和实施程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各级领导的观念与态度。因为,领导的重视与提倡,将使这一教改思想得到广泛宣传,促进人们认识上的转变,而且将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在较大范围内把这一思想贯彻下去,进行较深刻的教学改革。上述我国高校文、理学科未能达到较好结合的种种原因与表现,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未能上升到应有的高度有密切关系。而前述欧美诸国在此方面掀起的蓬蓬勃勃、又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则清楚地表明教育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提倡。因此,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决策机构和带头人的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各级领导,在当今形势下,应当胸襟开阔,高瞻远瞩,统观全局,周密安排,切实指导,使我国高校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的教学改革能够以较快的步伐前进。

注释:

① 许国禄编著:《中国高等教育及其改革》,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54页。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10页。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103页。

标签:;  ;  ;  ;  ;  ;  ;  

文学与科学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当代中外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_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