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与张力-语言分析的柔性控制方法_张力论文

过渡与张力-语言分析的柔性控制方法_张力论文

转域和张力——语言分析的柔性控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柔性论文,语言论文,方法论文,张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科学正经历文化转向

1.1 当代自然科学的惊人发现之一就是:科学中竟然无可奈何地渗入有主体因素。藉以实现科学研究的工具是人的主观选择,是人基于假说的选择与制作,而假说正是包含有种种主体的局限。无论是光学显微镜、射电望远镜,抑或正负电子对撞机,莫不或隐或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主体的印记。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研究所获得的结论也就必然潜藏着某种程度的主体性。在大吃一惊之后,科学家不得不面对严酷的事实,清醒地认识到由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了科学的局限性,并开始从对唯科学的迷信中解脱出来,开始面对现实,不再单纯追求穷尽分析。于是,科学又再一次经历文化和价值的转向。

1.2 当代自然科学的另一惊人发现则是:世界既统一又不统一,在有序世界之后居然还存在着测不准、混沌以至混乱的无序世界。世界受到偶然性的摆弄,必然性被迫与偶然性共处。在这一发现下,近代科学的严格决定论受到现当代科学的选择论的挑战,并不得不转向统计决定论,并进一步转向或然性规律的选择论。而这一发现与转化又同人的认识的主体局限性密切相关。由此科学家加强了这样的信念:科学不是信条!英国数学家哈代(G.H.Hardy)甚至尖锐地指出:“科学一旦成了信条,就等于自杀。”迷信某个绝对化的公式能解释整个世界,迷信某个科学结论就是对某一现象的最终句号,都是将科学推向宗教迷信。科学不过是一种主观对客观逼近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永远不能提供一个对世界的终极解释。科学正再一次经历文化和价值的转向。

1.3 语言学又怎么样?一只脚刚踏进牛顿时代的语言学有它的幸运之处,它从来就“见仁见智”地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但是定于一尊,把某些结论绝对化,仍是必须警惕的前景。必须清醒地了解:语言对于人是一个整体,语言又是一种有人的复杂系统,因此用语言作为工具去分析语言,用人的认识去处理包含人的因素的语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使研究结论带有更大的主体性或主观性。一个恰当的比喻就是古老的瞎子摸象故事。排除更多主体性的方法是我们所应追求的。这种方法应该是实验。语音学由于引入了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并为此制造了各种仪器,因此被公认为走在整个语言学的最前端。当代语言学正在寻求实验工具,而电子计算机正是一个合适的工具,另一个工具则是传统的人。然而,无论是何种工具,语言学依然无法完全排除主体性。

现今的一切语言学理论都不过是假说。它们无疑都包含不同的主体因素。也就是说,现今所有学说关于不同层级、层次的划分,以及研究基点的选择都不过是主体意识的外化,渗透着分析者的主观想象。不管是词和短语的划分,单句和复句的划分,句子和句群的划分,不管是词类、句类、句法关系的种种标准和框架,也不管是句子本位、词本位、词组本位的变更,无不是主体意识的选择和外化。其中大部分理论是将语言典型化、理想化,将语言假设成刚性物来处理。因此当语言现实超出这些主观设定的框架时,人们自然会去寻找另一种假说,以摆脱困境。这正是科学的进程。如果我们信奉现今的分层、分类与本位为不可变易的圭臬,语言学必将蜕变为迷信。语言学必须跟上科学,适应整个科学的文化转向。

1.4 语言研究方法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微观的描写或生成之法,一是非微观的描写或生成的控制之法。可惜的是历来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的存在。鉴于对语言整体性、连续性以及存在主体因素的认识,鉴于对科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解,笔者提出了“柔性”观念以替代指导目前通行分析模式的“刚性”观念。①在这种“柔性”观念指导下,本文提出了“转域”和“张力”这两种柔性的控制描写之法。该方法的特点就是自觉地利用主体因素对现有的微观方法加以柔性控制使用,而不是抛弃后者这些方法。这就是一种柔性的控制、调节机制。

2.转域分析

2.1 既然现今所有的层面(领域)都是人为的划定,具有主体性,而且只具有相对的合理性,那么就不存在充足的理由支持在人为设定的领域内进行穷尽分析。不仅如此,穷尽分析甚至将可能引导人们步入误区而不能自拔。

2.2 人在理解言语时采取的是选择性策略,并不需要在掌握所有的明确信息之后才能去理解言语。也就是说,语言理解实际上是一种“灰色系统”。②按照灰色系统的原则,只需获得足够的关键信息,在信息的逻辑联系支持下或在人的认识能动性支持下,就可以大致补出遗漏的信息,从而降低灰度,使之向白色系统转化。因此,我们不必在语言的所有层面(领域)内进行无遗漏的穷尽分析。

2.3 简单的原则:语言分析的目的在于排除歧义,确定语义,而不在于各个层面(领域)内穷尽分析。在已设定的某一层面(领域)内分析遇到困难或分析的结果不是以消除语义的不确定性时,即可转入相邻层面(领域)内进行分析,直至排除歧义,确定语义。各个层面(领域)不完全的信息叠加后足以满足灰色系统向白色系统转化的要求。

目前所流行的层面(领域)以及一般的转域顺序可规定如下:

词汇(词的划分及词义)←→

词法(词类)←→

形式类线性框架←→

句法层次与句法关系←→

句法——语义(语义特征)←→

句法——语义(语义关系)←→

句法——语义(框架——句型义)←→

句法——语音(韵律)←→

句法——语用(句内话语分析)←→

语用(语篇话语分析)←→

语用(言外语境分析)

2.4 不同的理解主体——不同的人(不同背景的第一语言学习者,不同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与不同的拟人物(电脑处理系统),不同的言语客体,有着不同的灰色系统要求,因此也有着不同的转域分析(领域可以增删,顺序可以变化)。例如:

(1)大伙儿都叫他老田头。

传统围绕这一句是兼语句还是双宾语句争论不休,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关键的信息并不是上面的争论点,而是形式类的线性框架,以及“叫”、“他”、“老田头”三者间的语义关系,因此应将分析分别转入这两个领域。又如:

(2)这本书的出版是一件大事。

“出版”是否已名物化,实在是无所谓的,人们(尤其是第一语言学习者)关心的是“这本书”与“出版”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它们处于主语地位时的形式条件(“A的B是C”),因此也应转入这两个领域分析。再如:

(3)《民族团结》

这是一份杂志的名字。“民族”和“团结”之间是何种句法关系呢?是主谓还是偏正?由于缺乏参照物,人们根本无法判断。此时人们可以放弃句法关系的分析而转入语义关系领域分析,以避免浪费精力。事实上这一杂志名称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的译成主谓结构,有的译成偏正结构,可见在汉语中它原是混沌的。

采取转域分析,人们可以避免诸如主宾语的争论,词类的困扰,助动词地位的异议,或者不同层次划分的争辩,而分别进入话题、述题分析,句法关系分析,语义关系分析,形式类线性框架的分析,等等,使整个语言分析更为经济而有效。

2.5 转域分析至少有四点好处:

其一,可以打破原有领域的藩蓠,使分析趋近于整体,接近于人对语言的直觉。在这种分析观念下,不存在语法、语义、语音、语用的绝对界限,一切以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消除歧义、确定语义为度。

其二,可以引导人们将精力逐级移向语言的主要方面,即说明“用什么,去交际什么,如何交际,为何如此交际”,而不再仅仅是“用什么”这一小部分,避免在进入“去交际什么,如何交际,为何如此交际”前已将精力消耗殆尽。

第三,人的认识往往是跳跃式、往复式的。因此相邻领域的分析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跳跃式地理解语言,也可能促使我们对前一领域的分析有新的认识,找到对付前一领域的新的微观处理方法。

其四,我们承认现行各主要学派的方法都有其相对合理性,我们不是废弃这些方法,而是向它们提供一种柔性控制机制,一种“柔化”的办法。这样做可以减少各个学派在枝节问题上发生内耗。因为我们深信“条条道路通罗马”,各种理论或方法都有某种互补关系。

3.张力分析

3.1 世上任何事物反映到人脑中都可以被分割为两端或两个部分。语言也是如此:形式和意义,模式和个体,共性和个性,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等等。这两个部分或许是事物本有的,世界可能本来就是由两端构成,或许只是人脑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哪一种,人在研究时都是无法回避的。传统的语言分析遵奉的是形式逻辑。为了一个系统内部能符合形式逻辑,往往只允许用两端中之一作为标准去切分,去分类,去分析,这种刚性的方法所造成的只是体系内无矛盾的满足,而对于语言本体却是一种更大的扭曲。我们的任务是尽力减少扭曲。为了这一点,我们便不能在未得到充分证实之前便把分析只投向一端,放弃另一端。在形式和意义之间为什么要排除意义的作用?为什么分类标准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是二元的?这些难道经过强有力的证实吗?在归纳和演绎二者之间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结构主义语言学力图排斥演绎法,把语言学变成单纯事实的归纳。以为只有归纳才能掌握和认识语言本体。然而语言事实是归纳不尽的,没有演绎,没有思辩,是不能在更高层次上把握语言、创造理论的。

3.2 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爱因斯坦文集》卷1,278页)指导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正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的方法。在唯理论和极端经验论之间,他主张:“在这两个极端间摇摆是不可避免的。”(同上,476页),而在归纳法和演绎法之间,他同样善于保持必要的张力。他认为,作为科学理论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不能从经验中归纳出来,而只能以经验事实为引导去直觉地领悟。这就是他的可以称之为探索性演绎法的方法论原则。爱因斯坦的这一方法论原则可以表述为;经验事实对于逻辑演绎前提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假设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但后者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前者,相反需要对前者(经验事实)保持较大的独立性;后者(基本概念和假设)实际上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或理智的自由发明。对于从演绎前提导出的结论不但需要外部证实(事实)来评价,也需要内在完备(前提的自然性与逻辑的简单性)来评价。③爱因斯坦的成功实践证明该方法论的有效,应该成为语言学方法论的极好借鉴。因此我们提出的张力分析就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3.3 简单的原则:当语言整体中存在任何一对相互对立的极端时,分析者必须在其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两个方向上都保持程度不同的依靠与独立;必须回避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以使分析不偏离主要目标。很明显,在这里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相当的作用,但是它却又是被理性所自觉控制的。在这一方法中分析将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在这一方法中简单的一元形式逻辑将被部分升华为更有辩证性的高级多元逻辑形式,以适应系统整体的要求。

3.4 形式和意义。形式和意义是一张纸的两个面。是形式决定意义,还是意义决定形式,这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扣。在形式和意义形成的死循环中,我们固然可以从形式出发,但是形式的始发点又是由意义规定的。因此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是合理合宜的。在词类问题上人们总坚持以功能作为唯一标准,但是初始功能类又是如何规定出来的呢?例如人们常用数量词去规定名词,又用“数——名”框架去规定量词,然而人们忽略了数词作为一个初始类又是由谁规定的呢?如果我们不想陷入用名词和量词去规定数词这样的循环论证,那唯一的选择便是意义规定数词的基本范围。否定意义标准只满足了一元形式逻辑的要求,却不能解释语言本体和语言的认知。一个新词或新创词实际上几乎都是根据意义来比照旧词,并按照旧词的功能去确定其功能的。从意义到形式,又从形式到意义本是认知的全过程。否定意义某种规定作用实际上可能导向否定语言和语言认知。就词类而言,现在已经很清楚,越往下位分类,意义的作用将越大。形式和意义对立的相对性将越来越明显。

3.5 语言和言语。语言存在于言语的概括之中,存在于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心理之中。研究语言必须首先研究言语。当一种说法仅仅适用于它本身,而无类推可能时,或者仅仅适用于此时此刻此人,而无法通用时,那么这种说法是言语还是语言?显然,对立消失了,中和了。因此那种把语言和言语绝然对立的观念是不合理的。那么由此生发出的一个结论便是,在通俗所称的“语言”中有一部分是概括化、类化了的,是可以模式化的,有一部分则不能,只是一个个个体。如果将语言研究仅限于前者,而排斥后者,人们获得的仅仅是“语言”的80%(或以上),这不能不认为是不完整的语言研究。由此引申出的另一个结论就是,“语言”中不但存在有序部分,也存在无序部分。不同的部分必然不能用统一的方法去处理。于是保持在语言和言语之间必要的张力,就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控制方法。

3.6 类模式和个体。将3.5的结论应用到语言的所有领域,我们便获得了自由:我们不必苦苦追求100%的类化,因为那是不存在的,只是主观的想象。这样我们将在词类研究中采取柔性的张力分析:不再企图将所有的词纳入数量十分有限(10-20个)的类体系中,而是另外再设立一个收容所(类外类),给那些不属于10-20个类的散兵游勇一个临时存身之地。这一做法将是贯彻到下位类(次范畴)中。就是说,在有序类中依然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对立互补。

同样,在句型研究中,在语法关系研究中,我们也将注意那些散兵游勇。模式或有序不能代替一切,个体或无序始终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3.7 共性和个性。3.5、3.6的结论再进一步引申,那么我们必得承认在语言的共性之外还有不反映共性的语言个性。如果共性是一种有序现象,那么不反映共性的个性就是对前者的无序化。但在这无序化的个性之中又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对立互补。这就像在混沌的“曼德勃罗集”④图像中所见到的那样,该图像(类似一个多头宝葫芦)加以逐级放大,在不同级别的放大图中都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发现类似的多头宝葫芦。因此语言研究不必以未经证实的假设的共性为出发点,因为这将排斥不反映共性的个性研究。语言研究的基础是个性研究,也不能仅止于个性研究,因为探索共性依然是一切科学的主要构成。我们需要每一种放大尺度上的共性与个性的互补研究。

3.8 层次和核心。层次和核心是语言的两种对立属性,也是两种假说。但是它们都只在典型范围内,绝大部分语言事实中获得支持。它们不能解释或描写语言的全部,不能包打天下。它们同样是互补的。爱因斯坦在光究竟是粒子性还是波动性的争论中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而令人折服地提出了“波一粒二重性”,这一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因此依据层次和核心各自发展起来的层次分析法(或直接成分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或句子成分分析法)也需要在一种张力中分别起作用,而不能简单地抛弃一方选择另一方。⑤

3.9 除此之外,在名词中心还是动词中心,在type(型)还是token(例),在emic(位的)还是etic(素的)等等这些对立的主张或领域方面,分析者也都必须有清醒的张力控制。因为它们都不过是人的主观结构的产物,任何一端都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而也就不能完全反映语言客体。

4. 余言

4.1 我们重申: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与观念一般并不排斥现存已证明有效的方法。后者的局限性将在转域和张力的范围内得到一定的补足。我们认为现存的那些方法和理论都有继承的价值,它们互相之间也存在某种互补的可能。因此在当代科学的启示下,我们不主张将主要精力放在发现一种新的排他性的方法或理论上,更不主张简单地抛弃某种方法或理论,相反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一种综合的具有控制力的机制上。本文提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带有“柔性”特点的机制。

4.2 当代科学正在经历着一次从决定论向选择论(一种在或然性空间中选择的思想)的转变。在这次重大的范式变换或文化转向中,由系统论确立的有机论思维方式正在起着主导作用。⑥在这一范式转换或文化转向中,语言学不能不受到冲击。语言学必将在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诸方面作出调整。语言的整体性、连续性将越益受到重视,并将越益对方法论起着制约作用。⑦语言学家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作用将越益自觉地加以控制运用,语言理论中会更明显地打上主体的烙印,并将因此而多样化。

4.3 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与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在计算语言学中,由于实用的需要,由于面对机器这一工具,传统语言学的许多刚性的模式和方法早已被突破,而正在探索类似本文提出的柔性模式和柔性方法。一个最明显的事例便是,自然语言处理中已将传统的分类和规则同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模型相结合,并不再追求分类的完美和规则的完全类化,而且已广泛引入形式与语义的属性特征分析,并使二者和平共处,合一运算。⑧难怪信息处理界对正统的语言学界经常表示不满和不耐烦!

4.4 本文仅针对语言分析和描写的控制之法作出某些解释。本文的柔性观念将同样适用于未来的语言综合和生成。

注释:

①参看史有为:《语言研究中的柔性观念》,载《汉语学习》1990年4期。

②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清楚,部分信息不清楚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邓聚龙于1982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对于人类是灰色的,从而人的思维也是灰色的。人类行动的依据是灰色的,要达到的目的也是灰色的。白色(即全部信息清楚)则是相对的。决策也是在灰色环境中进行的。这些都说明了人的系统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即更大的灰度。人在处理信息时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白到灰,一是更常见的由灰到白,将有限信息加工生成更多的信息。后者即是“白化”。(参看邓聚龙在解放军报1986年3月7日、14日和4月4日发表的连续文章)

③参看李醒民:《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爱因斯坦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特点》,载《光明日报》,1986年6月23日。

参看史有为:《归纳和演绎,语法和语义》,载《语文论集》第三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④“曼德勃罗集”是由出生于华沙的美籍立陶宛犹太数学家曼德勃罗(Benoit Mandelbrot)发现的,他的著名图像为混沌学提供了必需的依据。(参看詹姆斯·格莱克的《混沌:开创新科学》一书)

⑤参看史有为《语言的多重性与层一核分析法》,载《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⑥参看朱葆伟、李继宗:《从现代科学的发展看决定论与选择论》,载《光明日报》,1987年3月16日。

⑦参看史有为:《语言研究方法的制约因素及非传统思考》,载《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⑧参看史有为:《柔性观念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体现》,载《计算机世界》总387期,1992年4月22日16期续版2。

标签:;  ;  ;  ;  

过渡与张力-语言分析的柔性控制方法_张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