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胸腹创伤应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与CT的诊断效果比较研究论文_张斌

急诊胸腹创伤应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与CT的诊断效果比较研究论文_张斌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比较并分析急诊胸腔创伤中应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D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00例胸腹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DR与CT 检查,比较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在患者心包积液、胰腺损伤、肾脏损伤、肺塌陷、肺不张、肺撕裂、肺挫伤及腹腔积血、血胸、脾脏损伤及纵膈损伤等诊断中,CT检查的符合率显著优于DR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皮下气肿、胸腔积液、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胸椎骨折等方面诊断中,DR与CT检查的符合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腹创伤检查中,CT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其有效的弥补了DR技术的不足,DR检测技术由于组织重叠会造成影像不清晰的弊端,DR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优势,在胸腹创伤早期筛选及检查中可被广泛的应用,临床治疗中,将DR与CT检查相互结合,可取得显著的诊断与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诊胸腹创伤;数字放射摄影技术;CT的诊断;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208-01

作为一种常见的外伤,胸腹创伤在临床治疗中较为普遍,摔倒、车祸、高空跌落等因素自造成患者胸腹创伤的主要因素,其会引起患者心、肝及胃等重要器官的损伤,部分严重患者会出现急性大出血最终造成组织低灌注状态并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提高了患者疾病中的诊断率,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存在显著的误诊及漏诊等现象,CT检查时临床中普遍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2]。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均给予DR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00例胸腹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18~75岁,平均为(38.1±7.5)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胸腹创伤,主要的创伤原因如下:高空坠落10例,压伤8例,车祸30例,撞击40例,刀伤12例。多数患者伴不同程度的胸腹部疼痛、匇困难、咳嗽及痰中带血等症状。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于胸腹创伤后的1~72h内就诊。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DR检查与CT检查,具体如下:在DR检查中,摄片条件为10~12.5mAs,115~120kv。采用GE摄影系统进行患者的检查,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取其站立位、水平侧位置、仰卧位及前位等摄片,必要时检查患者肋骨处实际情况,拍摄后由GE工作站进行摄片的后期处理。在CT检查中,管电流为200mAs,管电压为120kv,螺距为1.3mm,厚层取5mm。本研究采用飞利浦CT检查机,患者接受检查时屏住呼吸,取仰卧位,CT扫描患者的胸椎入口及肋骨下缘,观察患者的胸腹部软组织,骨骼及胸腔等部位的实际损伤情况,完成扫描后,由专业医师观察患者的图像,分析统计患者胸腹创伤的种类及发生部位。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临床病理诊断为标准,主要比较急性期DR与CT检查对胸腹创伤诊断的符合率,即判断DR与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同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本研究中的胸腹创伤疾病主要包括患者心包积液、胰腺损伤、肾脏损伤、肺塌陷、肺不张、肺撕裂、肺挫伤及腹腔积血、血胸、脾脏损伤、纵膈损伤、皮下气肿、胸腔积液、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胸椎骨折等[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在患者心包积液、胰腺损伤、肾脏损伤、肺塌陷、肺不张、肺撕裂、肺挫伤及腹腔积血、血胸、脾脏损伤及纵膈损伤等诊断中,CT检查的符合率显著优于DR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皮下气肿、胸腔积液、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胸椎骨折等方面诊断中,DR与CT检查的符合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胸腹创伤属于常见的外科急症病例,多数患者受到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显著的胸、腹部等器官多系统损伤,伤情较为复杂,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休克率及窒息率较高,早起的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4]。X平片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优势,其是胸腹创伤检查中较为普遍的使用方法,但临床经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低的特点,漏诊率较高。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数字摄影技术与X线检查相互结合,形成了DR技术[5]。该技术有效的克服了组织重叠造成的影响不清晰的弊端,在纵膈、胸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确诊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较DR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其检查效果优于DR检查,但在胸腹创伤的早期筛选中,DR检查因其价格低廉、快速方便而被广泛的应用。临床治疗中,将DR于CT检查相互结合,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DR与CT检查在胸腹创伤诊断中具有各自的优势,临床治疗中将两种方法结合可有效的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李兰.CT检查在胸腹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18.

[2]黄华,刘惊涛.胸部创伤386例诊治体会[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190-191.

[3]巴建明,高勇,彭沪,张翔宇.253例胸腹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4545-4547.

[4]NASSERIMM,蒋宁,肖延国,吴孝义,阴泽杰.数字放射摄影成像技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02):218-221.

[5]罗少发.数字化放射摄影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954+5956.

论文作者:张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急诊胸腹创伤应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与CT的诊断效果比较研究论文_张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