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研究

张津[1]2001年在《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研究》文中提出盈余操纵是企业管理者出于某种动机,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中,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采取合法的,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对披露的会计数据信息进行有意的加工、处理以得到期望的会计盈余,在歪曲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或盈利能力的基础上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行为。本文将以我国上市公司为避免亏损而进行的盈余操纵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讨论一般盈余操纵行为的含义、特征和影响等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避免亏损的盈余操纵行为的动机、成因及方法的特殊性,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对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动机强度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和盈利上市公司均存在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现象,并且,其中盈利型上市公司会因历史连续盈利年度的增加,在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动机强度上呈现一定的递增性。 本文共分为四章,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章:盈余操纵概述。介绍会计盈余的含义与功用;比较我国盈余操纵行为与西方发达市场盈余管理行为的异同点,对我国盈余操纵行为进行界定;概括我国盈余操纵行为的特征;并指出这一行为的正负面影响。 第二章:我国上市公司避免亏损的盈余操纵行为。概述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行为的现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这一行为的动机;分析这一行为的成因;并对常见的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方法进行介绍。 第叁章: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验证。回顾有关盈余操纵的实证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研究假设;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采用统计检验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行为,并根据实证结果对这一行为的动机强度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本文结论。在前叁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约束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行为的参考性建议。

张涵[2]2008年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允价值的重新使用。在准则颁布之后,公允价值的运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引起了比较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增加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增大了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利润操纵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由于缺乏数据的原因大部分均停留在理论阶段。由于在采用新会计准则之后,投资收益和其它会计科目相比产生了更显着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2006年和2007年剔除了银行、保险类的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表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截面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几类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分别进行了研究。在变量的选择上我们以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共同关心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而将短期投资损益和营业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并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选择了其它四个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通过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了在使用公允价值前后上市公司使用证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在使用了公允价值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对于使用证券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有了比较显着的改善,但是深入到对具有强烈盈余管理目的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微利和亏损的上市公司均有通过证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而证券投资损益并不能成为收益平滑类企业平滑其收益的工具。同时研究还指出,对公司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上市年限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依据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本文从完善会计准则的角度为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出了建议。

倪晓燕[3]2011年在《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偏好及其市场反应》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现代财务会计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叁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西方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术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兴起,盈余管理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背景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受到关注。市场的制度性特征、股票发行的核准制等政府行政手段的影响,使上市资格在中国成为一项具有很高价值的“壳”资源。未上市公司想方设法取得上市资格,已上市公司会想方设法保住上市资格,以便能够利用资本市场来获得更多的利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1规定:对于最近叁年发生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将责令该上市公司暂停股票交易。若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亏损,上市公司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也就是说,保有上市资格是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风险。公司是否亏损,即会计利润是否为正是上市公司会否受到退市惩罚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了保牌,亏损上市公司会想方设法扭亏为盈。然而,上市公司出现亏损非一日之故,积重难返,往往不可能在短期内显着提高其经营业绩,在这种情况下,亏损上市公司会有强烈的诱因进行盈余管理。以往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多以可操控性应计等会计手段盈余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近年来,随着会计准则弹性的减小,证券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和完善,会计手段盈余管理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加上学术界对会计手段盈余管理研究的深入使得市场投资者对会计手段盈余管理的认识度提高,公司必然会寻找新的更隐蔽的盈余管理手段。2005年后,国外学者开始重视真实活动操纵盈余管理研究,研究表明公司会通过操纵真实活动等非会计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Cohen(2008)的研究发现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操纵盈余管理行为,但交易操纵盈余管理活动却显着增加。在中国,2007年新准则实施后,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受到压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政策的可操作性,客观上应该提高了盈余质量。那么,新会计准则是否会给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造成影响?是否也如美国SOX法案一样会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由会计应计操纵转向进行真实活动操纵?本文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逻辑回归模型分年度研究了我国2004-2009年亏损上市公司扭亏动机下的盈余管理手段,得出结论:应计项目操纵仍是亏损上市公司扭亏的主要手段。但是,应计项目操纵程度近年来有所下降,而真实活动操纵型盈余管理则逐年增加。这种趋势在2007年后更显着,表明新准则确实对应计项目操纵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只有当投资者无法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时,盈余管理才是有现实意义的。关于投资者能否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的问题至今尚未有定论,有些经验研究得出的结论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而且,以往关于盈余管理市场反应的研究都是以总的盈余管理程度为研究对象,并未区分盈余管理不同手段进行研究。事实上,投资者对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认知程度并不一定相同,很有可能投资者可以识别出其中一种而不能识别另一种。本文第二个研究问题正是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亏损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是否会产生市场反应,是否会有不同的市场反应。亏损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上非常特殊的群体,大多数投资者进行亏损公司的投资决策时都会比较谨慎,都会意识到扭亏为盈的亏损公司可能会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在已经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投资者必然会对亏损公司的会计盈余数据更加关注,多加研究。比起其他公司,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更有可能被投资者识别出来。若是投资者确实能够识别出亏损公司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这种识别会达到什么程度?投资者能否区分公司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并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些都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市场投资者对不同盈余管理手段的反应。回归结果并未发现显着的证据证明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出反应。同时发现,投资者对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认知程度存在显着差别。市场对应计项目操纵盈余管理行为的认知程度显着高于真实活动操纵盈余管理行为。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并重点评述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市场反应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第叁部分:理论分析。定义本文的两个主要概念,将亏损公司定义为会计净利润小于零的公司,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和制度范围内,运用会计方法及非会计方法来调节会计利润,以满足管理层私人利益或实现企业当期价值最大化的误导性的、降低盈余质量的各种行为。介绍我国亏损公司特有的盈余管理动因,最后从成本和实施可能性两个方面分析公司盈余管理手段选择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偏好研究。在这部分,首先对亏损公司盈余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两个基本假设:假设1:亏损公司扭亏为盈可能性与其应计项目操纵程度成正比。假设2:亏损公司扭亏为盈可能性与其真实活动操纵程度成正比。本文选取我国2004-2009年度的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年度对亏损公司扭亏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实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分年度Logit回归结果显示:假设1在各年度均通过检验,应计项目操纵盈余管理在各年度都对亏损公司扭亏有显着贡献,假设2仅在2007、2009年通过显着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存在从主要依赖应计项目操纵向应计项目操纵与真实活动操纵并重转变的趋势。将研究年度分为新准则期与旧准则期,分别对两个时期的扭亏公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准则的实施促使了扭亏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转变。第五部分: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市场反应研究。本文以2004-2009年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检验了资本市场对扭亏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反应程度。回归结果显示,市场投资者虽然有公司会进行应计操纵盈余管理的意识,但并未有显着证据证明投资者能够识别出公司应计操纵盈余管理程度。而真实活动操纵盈余管理尚未受到投资者的重视,投资者既无法识别真实活动操纵,也没有公司会进行真实活动操纵盈余管理的意识。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启示。这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结果做出总结,提出本文的不足及局限性,提出政策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会计盈余信息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并可进一步验证会计行为的信息含量。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立足于盈余管理手段的视角,分析了扭亏公司管理层对不同盈余管理手段的选择偏好。有助于监管部门制定对应的监管方法规范上市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行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分年度研究了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分析了盈余管理手段选择的时间趋势,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手段选择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完善相关法规,改进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可信度。(3)分析了市场对不同盈余管理手段的反应,丰富了盈余管理反应方面的研究内容,提醒投资者关注真实活动操纵盈余管理手段。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本文将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仅在大体上分为应计项目操纵和真实活动操纵两类,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有待于进一步的细化。(2)本文在研究时忽略了应计项目操纵和真实活动操纵之间的替代性,而这可能会对研究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

刘伟, 刘星[4]2007年在《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以1999~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同时后任审计师对此并未保持应有的谨慎;(2)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盈利的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变更前相对较低,而变更后得以显着增长,且增长主要来自于对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利润调节;(3)与此相反,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亏损的公司,在变更当年存在调低收益的"清洗"活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的稳健性有关,且这种变更行为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

翟胜宝[5]2010年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中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达成这一目标,公司需要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以对某一经济事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因而,会计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公司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会计政策选择是公司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计。公司管理层如何选择会计政策既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会计准则执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必须对公司会计政策及其选择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西方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的和经济后果依然没有一致性的认识,会计政策选择相关模型的精确设计十分困难等。就我国而言,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也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相应的会计改革,公司拥有了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而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缺乏强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力量,内部存在产生机会主义型会计政策选择的利益动因。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利润操控的事件频频出现。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日益重要,会计政策选择亟需制约。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文简称新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公司执行。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完成,会计政策选择将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手段与工具。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实际情况如何,有哪些新特点,会造成怎样的经济后果,怎样监管、制约会计政策的选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准则中基本准则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和与之相关的利得和损失概念,38项具体准则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达35项,占全部新具体准则的92%(徐铁祥,2007),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模式正逐步从历史成本计量转向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长期习惯于历史成本会计,对公允价值计量较为陌生,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深远影响估计不足。现实中,“公允价值”扭曲给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的形象造成过严重的冲击和巨大损失,如2002年的麦科特事件、蓝田股份事件、2003年的银广厦事件等,事件中的“公允价值”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留下了恶劣的印象。新准则实施后,据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雅戈尔、西水股份、华茂股份、上海物贸、S吉生化、弘业股份、氯碱化工等9家公司2007年一半以上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和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最低53.97%,最高325.4%,氯碱化工扭亏为盈更是得益于交叉持股获得的投资收益。再如,2007年,阳光股份、美的电器、用友软件等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均达30%以上这些不禁引入思考:公司管理层是否为了公司特定目的,利用了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不当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而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现代公司理论以及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最新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试图发现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点、进行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空间,构建会计伦理为导向的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制约机制,以规范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确保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本文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我国在会计政策选择特有的现象和问题。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是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指出开展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厘清主要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2章是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该部分梳理了国内外会计政策选择相关成果的研究脉络,对近年来国内外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回顾,找出目前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鉴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关于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成果较为缺乏,因此,本文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很有价值的研究领域:研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发现会计准则、证券监管规则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寻求制约盈余管理的有效路径,思考制约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等。第3章是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征新准则的颁布使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章将以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呈现出的新特征为核心,首先,论述了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关系。进而,阐述了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征,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结合最新的案例,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思考。第4章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寻租研究本章从会计寻租理论的视角,结合新准则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寻租的关系,研究了会计寻租的原因和动机,指出会计寻租的危害,分析在新准则体系下,会计寻租的空间。本章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沟通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征和基于新特征生成的会计信息在现实资本市场中的反应,推导出上市公司利用这些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寻租可能对资本市场及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危害,并指出需有针对性地予以制约。笫5章基于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的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本章分别选择了典型的具有自发性变更和强制性变更特征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和债务重组会计政策变更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效果。目的是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变更)的影响及原因;上市公司进行不当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检测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等。鉴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特色和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迁的特殊性,本章主要以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和公司债务重组行为及债务重组准则变迁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本部分以新准则和原准则的比较为切入点,进而对房地产准则的执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非预期现象和需重点关注的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接着,以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为依托,运用多案例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制约会计政策选择失当的措施。(2)对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准则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年度亏损上市公司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运用现状,发生债务重组公司计量和披露存在的问题。(3)研究了发生债务重组公司在其重组前后年度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对盈余管理的主要项目进行检验分析,总结了发生债务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特征。(4)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描述性分析结论和深入分析公司债务重组的主要动因,以债务重组准则的叁次变更(1998,2001,2006)为线索,通过分析债务重组准则变迁和证券监管规则的变迁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建立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债务重组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从新的视角和运用新方法发现了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监管规则的关系,指出制约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方向。第6章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研究遏制机会主义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促进效率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是中外资本市场都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外部缺乏强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力量,内部存在产生机会主义型会计政策选择的利益动因。会计政策选择亟需制约和规范。本文从伦理学、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监管等多角度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论述,为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上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供了参考建议。会计伦理是超制度层面的制约机制,它和公司内部治理以及外部监管具有互补性和相互融合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实践中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体系,构建内外融合的多维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总之,本文以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为准绳,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8年的财务报告为主要研究资料,有机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重点难点问题作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点,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的会计寻租新空间,并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现实案例,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的存在及盈余管理的深层原因,指出遏制盈余管理的方向,构建了多维的制约会计政策选择,遏制盈余管理的机制体系。

金龙[6]2017年在《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企业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以募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运用会计信息中的盈余信息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并借此作为其投资和信用决策的参考,这使得会计信息在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股东来说,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具有与员工、客户和社区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一系列会计欺诈丑闻的爆发使得企业受托财务责任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讨论,同时也受到了政府、媒体乃至全社会的重点关注。人们在将其归咎于企业商业道德的败坏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公司治理的缺陷。如何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而随着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结构这两大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尝试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公司治理机制中,并依托公司治理来保障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发挥治理作用,进而约束会计欺诈和盈余操纵行为,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当前,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受托财务责任结合起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效应进行研究尚鲜有闻及。此外,现阶段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质量治理效应的研究也均未能关注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回顾,明确了研究问题的视角。其次,分别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差异性角度,对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动因视角,对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动因进行了讨论。再者,分别从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及时性这四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角度,并结合相应的公司治理要素,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效应。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动因的分析发现,我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比例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政府管制行业,各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得分总体上都能在各年度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大部分地区各年度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比例趋于平稳状态,各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得分总体上均能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强制披露类上市公司由于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因此,其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是出于价值驱动的战略动因。在自愿披露类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均能够持续地承担社会责任,因而表现出了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这说明自愿披露类上市公司也是出于价值驱动的战略动因而承担社会责任。(2)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交互影响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可靠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越强,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判断会计信息可靠性提供经验证据。此外,股权结构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交互影响存在互补效应,为上市公司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提供指导和借鉴。(3)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关系,以及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相关性关系影响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相关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越强,为投资者判断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此外,管理层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倒U型调节作用,为上市公司制定管理层激励政策和选择社会责任战略提供指引。(4)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以及债务融资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稳健性交互影响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稳健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稳健的会计政策,为上市公司完善会计稳健性的治理机制提供指导和借鉴。此外,债务融资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稳健性的交互影响存在互补效应,为债权人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5)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关系,以及企业所属的地区法治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稳健性交互影响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年报披露及时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企业,其年报披露的时滞时间越短。此外,地区法治水平与企业社会责任对年报披露及时性的交互影响存在互补效应,为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推广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和强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决策参考。综合上述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质量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总结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政府应明确自身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发展中的职责范围,采用引导为主,干预为辅的方式推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保障体系,建立起一套全面系统的监督和处罚机制,以保护真实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为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树立模范的企业公民形象,进而逐步带动全社会所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公司治理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合理的股权制衡关系,强化股权结构治理,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效应;在积极推行管理层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对管理层激励计划的合理性进行更深入地思考,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作用的实现;适当引入债务融资,发挥相机治理机制,以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李蓓蓓[7]2013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计盈余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一直是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会计盈余代表了投资者投入资金获取收益的多少,影响管理者的薪酬水平,是资本市场各种证券的估价基础,政府征税也与企业的收益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会计盈余信息如此重要,企业才会想方设法操纵盈余,致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13年1月,商务部研究院发布了《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截止2012年第叁季度,在1689家样本公司中48.73%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报表粉饰嫌疑。可见,由于面临股价、监管和退市等压力,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粉饰报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纵观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作者发现,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盈余管理“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动机)和“怎么做”(方法和手段)等问题上,关于盈余管理的治理和防范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新动向,将研究视角转向盈余管理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逻辑分析框架,层层递进的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为什么存在?盈余管理是好是坏(本质),要不要控制?如何识别、评估和控制?本文站在监管者角度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和控制问题,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本文站在监管者的立场,从广义的角度去界定盈余管理的概念。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会计披露的管理,或通过规划交易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告,从而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实现管理层的特定目的。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经济人的利己性、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的弹性和滞后性、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以及外部审计的非独立性是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主要原因。第二,学界对于盈余管理的本质存在不同的看法,“好盈余坏盈余”的争论不断。持“好盈余”观点的学者从信息传递观、有效契约观的角度论证了盈余管理的“合法性”和“有益性”,本文对此观点进行批判,认为盈余管理是符合法的形式不符合法的精神的财务行为,对企业管理层有益而对利益相关者有害。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故意地不去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本文从哲学“真善美”角度(真的起点、善的过程、美的结果)探讨了盈余管理的本质,分析了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真实性、职业道德以及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盈余管理本质上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违背了职业道德,严重降低了财务报告的质量,是内含欺骗或欺诈性质的财务行为,为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当予以遏制。第叁,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主要有经验识别法和模型识别法两大类。模型识别法主要是验证大样本范围内是否存在盈余管理,验证过程复杂,精确性较高。经验识别法则试图找出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可以弥补统计分析的不足,对于监管机构更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案例提出了盈余管理的经验识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中立性原则为识别出发点,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识别单个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通过财务分析法以及非财务分析法,发现财务报告的异常项目,进而判断企业管理层对经济交易的处理、各类信息的披露是否客观、公允,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作者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盈余管理都是能够被识别的,真实盈余管理往往很难被识别和控制。第四,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案例,从道德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可控性叁个方面对盈余管理进行评估。并依据败德/违法,可控性的程度和大小两个维度将盈余管理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盈余管理严重违背职业道德或法律,危害性较大,具有可控性,主要表现为过度的应计盈余管理。第二层次的盈余管理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或法律,很难识别和控制,主要表现为以构造交易为手段的真实盈余管理。第叁层次和第四层次的盈余管理轻微违背道德,后果不严重。只有分清不同层次的盈余管理,我们才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真正取得遏制盈余管理的成效。第五,利用博弈论和法律不完备理论论证了盈余管理的控制思路:政府主动监管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相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其独特的制度背景,对盈余管理的控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作者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应当是渐进式的。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较为严重,多数处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加强政府主动式监管,严厉打击第一层次的盈余管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内部和外部一起抓,才能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政府主动式监管、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外部审计独立性、内部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控制建议。

张舒[8]2008年在《A股亏损企业的盈余管理不同行业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上市公司资格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对亏损上市公司来讲,若不能及时扭亏,将面临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及终止上市的危险。如果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扭亏,上市公司便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避免亏损或扭亏为盈。盈余管理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在我国的状况,对投资者和监管者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对盈余管理度量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盈余管理的存在,但是许多研究结论还是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而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结合前人大量的规范研究基础上,选取了A股沪市亏损企业为研究对象,按照行业类型的不同,构建了适应我国实情的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模型和盈余管理手段偏好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不同行业的亏损企业存在不同的盈余管理程度,非保护行业的亏损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保护性行业的亏损企业。(2)通过对新的度量模型的检验,验证了陆建桥等的相关研究结论,即亏损企业在亏损的前一年和亏损当年会分别做出调增利润和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3)本文研究证实了不同行业的亏损企业会有盈余管理手段的偏好。保护性行业主要是采用线下项目中的营业外收益和投资收益来调节对净利润的影响;而非保护性行业则采用线上项目中的存货和线下项目中的营业外收益、投资收益来实现对报告盈余的调节。

李永生[9]2009年在《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盈余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利益,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于上市公司管理盈余的情况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普遍都是基于年度财务数据进行的,对盈余管理选择时机的关注非常少,国内外只有少数学者在其文献中谈到了盈余管理的季度分布情况,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在现实背景和当前制度背景的基础上论述盈余管理季度选择偏向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做了有关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其次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结合我国特殊的会计制度和证券市场制度,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和盈余管理方式进行了层层深入的探讨;之后,本文根据提出的假设,通过一定标准筛选样本、搜集数据,分别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分布检验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并得出结论:与其它叁个季度相比,第四季度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最为普遍的季度;最后针对亏损公司盈余管理的这些现状,本文认为应该从:公司治理结构、亏损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会计准则和提高外部审计质量等几方面来进行治理。本文试图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季度分布情况,以对新会计准则在规避盈余管理方面做一个检验。本研究也可以保护投资者免受盈余管理的蒙骗,因为,如果投资者认识到亏损公司操纵盈余的行为特征,那么通过分析其盈余质量,就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从而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合理的资源配置功能。另外,这些证据还能对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我国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监管提供线索,从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提供相应信息。从学术意义上看,以往的关于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季度分布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具体到我国特有的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制度等背景,将会产生区别于西方不同的盈余管理特征。因此,本文研究的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季度选择偏向,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对以后发掘一些具有中国特点的研究主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史弘[10]2006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从世界范围看,“盈余管理”是困扰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过度的盈余管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并希望加以规范和治理的焦点问题。 我国财会界乃至整个经济界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危害和解决办法已从各个层面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企业盈余管理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彻底解决企业盈余管理的危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石的现代财务理论模型因与市场情况不完全相符而受到质疑,由此产生了行为财务学,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财务学的研究。在国外,行为科学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把行为科学运用于财务决策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在对盈余管理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证实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配股行为”、“微利行为”和“巨额冲销行为”等盈余管理行为。 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非经常性损益指标的实证检验,提出并证明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监管制度、会计准则的关系,应用行为财务学理论解释了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微利行为”和“巨额冲销行为”发生的理论根源。寻找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基点,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也体现了选题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之后,本文运用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工具,针对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因,给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各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分析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对盈余管理与行为财务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提出研究的总体思路。 第二章,从本文的研究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进行比较和区分,得出“盈余管理实质上是利润管理的行为,但不同于利润操纵”的结论。对行为财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梳理,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叁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非经常性损益的统计数据分析,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配股行为”、“微利行为”和“巨额冲销行为”

参考文献:

[1]. 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研究[D]. 张津. 厦门大学. 2001

[2]. 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 张涵. 浙江大学. 2008

[3].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偏好及其市场反应[D]. 倪晓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4]. 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刘伟, 刘星. 管理世界. 2007

[5].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 翟胜宝.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6]. 企业社会责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效应研究[D]. 金龙. 吉林大学. 2017

[7].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D]. 李蓓蓓.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8]. A股亏损企业的盈余管理不同行业比较研究[D]. 张舒.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9].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 李永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

[10].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 史弘.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避免亏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