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装配式建筑出现在人们面前,其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在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有关设计要点包括平台设计,立面设计和预制构件设计等。所以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仔细地研究设计要点,及时地解决所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而且可以及时地解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构件的处理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趋势,所应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而装配式建筑物凭借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的应用范围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在装配式建筑物建设过程中,结构以及构件设计是核心环节,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策略的应用,这对于不断提升其设计水平,保证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要求以及功能特性,不断增强设计策略适用性,进而满足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内在要求。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构成建筑物的梁、板、柱、墙体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如同搭“积木”一样,将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物。钢结构、木结构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的5大特征,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的基础,由于装配式建筑中大部分建筑产品在工厂完成,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因此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应尽量做到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模数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是装配式建筑的必要条件,传统建筑手工操作及工人水平参差不齐是引起建筑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建立建筑构配件及其他建筑制品的流水线生产车间,能确保产品质量。施工装配化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采用先进、高效的技术和设备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提升机械施工的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一体化装修是装配式建筑的必然趋势,统筹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信息化管理是装配式建筑的内在需求,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维等全寿命周期建设过程中,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数据共享。
2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分析
2.1工程概况
以某工程项目为例,装配式建筑设计为32层、33层和34层,2号楼西单元为架空层,建筑面积为392m2,建筑总面积为1.3万m2。部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1层~5层为结构加强层;第6层开始装配式施工作业。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促使项目设计标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方案分析
方案一:结合原建筑设计方案,在保证原有建筑面积和建筑造型不变基础上,优化建筑平面结构,拆分装配式构件。此种方案应用难度较高,构件标准化水平偏低,模具兼容性不高,在工业生产中可能存在不合理问题,影响到建筑构件的合理选用。采用产业化生产方式,有助于施工活动有序开展,不需要改造建筑平立面,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方案二:结合设计需要动态修改原建筑方案,保证外立面和飘窗统一。居中飘窗,精简原本的装饰结构,设计更具特色的外立面线条造型。对于其中涉及建筑方案报建,在提升设计标准化水平的同时,有效减少建筑施工成本和模具用量。即便建筑外立面造型发生变化,但是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标准化水平,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切实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方案三:采用大开间平面设计,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整体布局,更加灵活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这样在保证叠合板原有作用发挥的同时,还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3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
3.1总图设计
总图设计阶段考虑的是设计过程中的整体概述,不仅要考虑建筑设计空间、保证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有充足的存放空间,并且吊装能一次完成起落工作。要提前设想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吊装机械的使用和运转,在一定空间内有合理的高效率的工作,而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吊装机械还是起重机哪怕是覆盖物都要确保这些物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而其他构件也不可以随处可见,需要有序地放置好,保持地面的平整,坚实,不可以有不需要的过多垃圾,定期安排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场地进行清扫、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有措施相对应,可以每天在施工之前进行短暂的开会,将一周需要保证的进度明确交代出来,甚至是在一天之内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要有所表现,保证工程的进度顺利整个工程实施场地不可杂乱无章,需保持秩序性,视工作环境而定不可以阻碍交通,不可以在非工作时间工作妨碍周围居民的生活作息,在有效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项目实施周期。
3.2施工方案以及初步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具体施工方案设计中,也应当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保证设计方案当中多个参数指标都能够比较标准的可行,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其出现比较明显的影响以及干扰。这种施工方案当中构建参数指标的标准化控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装配式建设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达到要求。而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个几点:(1)要充分考虑各个预埋件的布置情况,结合施工现场现状对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方案进行实时优化。(2)要明确所使用到构件的设计参数。(3)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进行评估,尤其要将重点放在一些细节问题上。
3.3结构构件预制设计
预制结构构件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所以需要正确地设计预制结构构件,在设计预制构件的时候,需要先完成对于构件加工图纸的设计。在开展构件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工厂的实际工艺情况,设计出构件的具体尺寸,这样可以使得构件的精度得到保障,防止由于构件加工尺寸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开展结构构件预制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参考基本的构件设计原则,充分研究施工现场和构件加工厂的吊装水平,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等内容,这样可以使得构件设计变得更加全面。
3.4构造节点设计
采取措施提高节点构造设计质量及效率,对于不断优化装配式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1)对于一些建筑局面的节点来说,其对于防水性能一般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一些防水性材料。(2)在节点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最大程度上的考虑力学以及耐久性性能。(3)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保证设计出来的节点有效性,同时增强装配式建筑物的生态环保效果。(4)在节点构造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综合考虑风荷载、地震荷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节点以及整个装配式建筑物的稳定性,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构造节点的有效作用。
结语
总的来说,需要充分明确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提升研究力度,明确装配式建筑设计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增强控制力度,使得装配式建筑设计变得更加可行,变得更加经济性,确保装配式建筑变得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何祖鑫.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4):129-130.
[2]李力红.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9):27-28.
[3]陈荣峰.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J].建筑知识,2017,37(10):48-49.
论文作者:毛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节点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