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式隔离开关温度异常及处理论文_苏同斐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 256600)

摘要:剪刀式隔离开关其结构特殊,可以在线路停电而母线无需停电的情况下进行下部刀闸维护工作,因而在变电站内应用普遍。本文阐述了剪刀式隔离开关异常发热检测、分析及处理过程,为今后设备异常发热及处理提供参考,并针对此类设备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红外测温;隔离开关;剪刀式

1剪刀式隔离开关发热检测过程

1.1第一次红外测温检测情况

2016年4月26日晚上20时10分左右,电气试验人员在对 220kV某变电站进行红外精确测温过程中,运用红外测温设备发现220kV设备区某线211-2隔离开关B相刀闸口温度异常,最高温度为110℃,三相进行相间比较,同部位B、C相温度正常,温度分别为:B相31.9℃,C相30℃,相间温度相差最大80K, 因而判断此缺陷为电流致热型缺陷,现场测试图谱如图1、图2所示:

(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T0—环境温度参照体的温度)

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附录A表A.1发热诊断依据规定:热图像的热点温差不超过15K,未达到严重缺陷的要求定性为一般缺陷;热点温度>80℃或δ≥ 80%定性为严重缺陷;热点温度>110℃或δ≥ 95%定性为危急缺陷。

因此,此缺陷定性为严重缺陷。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且温度为110℃,立即报知运行工区,运行工区临时决定,将该线211间隔降低负荷,并及时复测。

1.2第二次红外测温检测情况

2016年4月27日晚上21时00分左右,电气试验人员对 220kV某变电站某线211间隔进行红外复测,发现220kV设备区某线211-2隔离开关B相刀闸口温度持续上升,最高温度为132℃,同部位B,C相温度正常,温度分别为:B相22℃,C相21.6℃,相间温度相差最大110.4K, 现场测试图谱如图3、图4所示:

(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T0—环境温度参照体的温度)

依据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规定,热点温度>110℃或δ≥ 95%定性为危急缺陷。

因此,此缺陷定性为危极缺陷,需立即进行处理。

二、发热处理过程及原因分析

变电检修人员对该线路211-2隔离开关进行拆除,拆除后发现211-2刀闸口有明显的锈蚀,刀闸表面毛刺较多。刀闸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211-2刀闸口锈蚀及毛刺情况

检修人员根据隔离开关情况对211-2隔离开关三相进行更换处理。

通过对刀闸运行情况分析,该剪刀式隔离开关发热原因主要有:1.211-2隔离开关部件的自然老化。隔离开关在长期的使用中,由于各部件的自然老化(如动静触头接触压力不足)、松动或操作中的自然磨损、机构变形等,使得隔离开关出现发热现象。

2.使用环境恶劣。高压隔离开关多使用在户外,使用环境各不相同,该设备所在地区常年大风并伴有沙尘等杂物极易进入刀口,使隔离开关接触不良,产生发热甚至放电现象,该地区化工厂较多,环境雨水中含酸碱程度较高,使得隔离开关部件易锈蚀、氧化,接触电阻增大,产生发热现象等。

结语

随着红外测温技术日渐成熟,对变电站设备尤其是敞开式设备的红外测温更具参考性,剪刀式隔离开关因其在敞开式设备中应用广泛而应更加关注。长期运行、环境恶劣、操作次数频繁等因素易导致隔离开关老化、松动,应加强红外测温跟踪监测设备情况,遇异常发热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S].

[2]段瑞红,刘智慧.《浅析高压隔离开关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

[3]邓智.《浅谈隔离开关发热缺陷及处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

论文作者:苏同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剪刀式隔离开关温度异常及处理论文_苏同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