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周春华

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周春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肿瘤化疗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分别为(52.7±5.5)分、(56.2±7.3)分、(67.3±7.2)分、(65.5±5.4)分、(51.3±4.8)分、(52.6±6.4)分;对照组分别为(42.5±5.2)分、(46.1±5.8)分、(56.7±5.9)分、(54.9±4.8)分、(43.5±4.2)分、(42.1±5.6)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妇科肿瘤;化疗;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79-02

妇科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女性生殖器官所发生的肿瘤,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多采取化疗进行治疗,化疗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肿瘤化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肿瘤化疗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妇科肿瘤。排除严重脑部器质性疾病患者;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9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为(39.2±5.3)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5例,宫颈癌患者6例,乳腺癌患者4例,卵巢癌患者4例;对照组患者19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为(40.3±5.5)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6例,宫颈癌患者7例,乳腺癌患者3例,卵巢癌患者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多数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2],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排解;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表达,倾听患者的诉说;为患者讲述关于肿瘤的发病原因及预后效果,使患者对肿瘤有基本了解,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排除患者后顾之忧;为患者讲述关于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进行化疗的信心;嘱患者家属对患者多些关爱和理解,在病房内表现出乐观的心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

1.2.2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健康知识需求程度进行讲解,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准备。同时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经济程度,采取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交流,促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2.3疼痛护理 多数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躯体疾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配合家属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同时可给予患者穴位按摩等,增加患者的疼痛耐受度;对于疼痛较为严重患者可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适当止痛药物。

1.2.4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进行探视,家属探视能够在康复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增加患者恢复的信心[3];告知患者由于疾病可能导致女性器官缺失,影响社会功能,使家属给予患者情感的支持,增加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鼓励患者适当的进行社会交往,维持社会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取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包括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功能,评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分别为(52.7±5.5)分、(56.2±7.3)分、(67.3±7.2)分、(65.5±5.4)分、(51.3±4.8)分、(52.6±6.4)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功能评分分别为(42.5±5.2)分、(46.1±5.8)分、(56.7±5.9)分、(54.9±4.8)分、(43.5±4.2)分、(42.1±5.6)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妇科肿瘤术后化疗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加上患者受到疾病不断折磨的痛苦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患者易出现多种不良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影响患者术后化疗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对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疾病的疗效,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晓蓉.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31-132.

[2]王春香.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44-45.

[3]幺冰,胡德华.护理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162.

论文作者:周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周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