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功能的着力点_教育论文

论教育功能的着力点_教育论文

论教育功能的焦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功能论文,焦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功能是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题之一。在研究教育功能的文章中,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和认识呈现两种思路:一是把教育功能向社会发散,强调教育具有多样性功能,如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另一是立足教育本体,把教育功能聚焦点于人的培育,强调内向深入,强化其各部分各环节功能,以求综合地促进人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笔者推崇后一种研究思路。

一、教育功能的特点

教育或者确切地说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设置起来并不断完善的培育人的特殊活动,是在特定时空间条件下,通过有目的、高效率的教学教育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公民,可进入一定的社会角色或各类劳动者队伍。实现教育的这种作用和达到受教育者及社会所需求的一定目的,便是教育的功能。这是属于“教育干什么”或“教育起了什么作用”的问题,它同人们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也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发展,是能够加以区别的;它是教育这个特设的社会“事体”自身发挥的功能,而不是同它相联系的其他社会事体的功能。功能不能同价值相混同,其若干特点尤需加以把握:

1、确定性。教育功能是在既定的时间空间内,通过特定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培育既定对象的一定效果,其区间性和有限性便是其确定性的表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程性理想目标,一定阶段的教育只能实现其阶段培养目标。理想目标同阶段培养目标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例如高等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为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但又必然离不开其前驱基础和后续发展的关系。换句话说,教育活动的主体及其活动范围的确定性,便规定了教育功能的确定性;如果主体不确定,其活动范围不清晰,论其功能就模糊了。因此,应从教育活动主体及其时间、空间的有限性去确定教育的功能。

2、层次性。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具有相应结构的教育实体的社会运行,尤其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许多个体和群体的活动,方能实现。教育实体的结构,是指它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以及同外部相关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教育的结构及教育主体的活动具有丰富的层次性,从而也决定教育功能的内在层次性。研究教育功能必须进行分解性研究,并在分解中把握整体的综合,聚集于培育人这个焦点。

3、伸延性。教育功能以培养人为“焦点”,可向外扩展和向内分解,作对向或两级性的伸延,形成两种研究思路。从社会整体系统看,教育具有促进社会的改造、发展和延续的功能。这种整体性功能也具有其确定性,所以人们常说教育“既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又为社会发展服务”。但论及这种教育“服务性”功能,就可能向其服务对象发散(也是以培育人为基础而发散的),引伸出种种社会功能;而这种引伸的社会功能比较模糊,过分的引伸就使之泛化或衰减。与前者相对应的另一向伸延,是教育功能向内部深化,作细部分解。这种内在深化是具体的和确定的,倒是当前尚嫌弱薄的一种研究思路。

4、现实性。教育功能具有时态性,可分为理想的、可能的和现实的以及历史的各类功能。教育潜在功能变成现实的功能,决定于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教育主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与利用的实际效果。一般说,教育功能呈正向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出现与主体的价值、目的、效益要求相背向的消极作用,可对后者称之为教育“负功能”,这也是待于研究的特殊问题。

二、教育功能的发散引起泛化倾向

教育功能是开放性的,故有人把“教育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看作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或者认为教育以其“输入和输出”同社会其他系统建立“功能耦合”关系。其实,教育发挥其各种社会功能主要是以人的培养来实现的,通过对人的逐个和逐群培养,实现各类知识与技术、社会思想文化、价值与道德等的延续、创造和积累。教育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或人才,将进入各行各业参加各自的实践,于是便引伸出教育的多种功能:教育培养劳动者,进入产业领域创造经济价值,被称为教育的经济功能;进入政治机构或直接为巩固政治制度和安定社会秩序服务,便称作教育的政治功能;同理,许多军事院校及一些普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军队(加上高校的军训和民兵组织),就使教育具有军事功能;依此类推,毕业生进入社会一切领域,教育便要具有社会所有行业的功能。显然,如此牵强的引伸,把社会事物的许多功能置换到教育功能上,倒把教育功能泛化或淡化了。尽管社会各行各业的功能,同教育培养人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它们毕竟是教育外在社会事物的功能。笔者曾认为,学生的毕业是学校功能的完成;毕业生进入社会实践所实现的社会功能实是表现为教育的一定的社会效益。这前半句具有确定性,而后半句仍处于模糊不确定状态,确切地说,后者并不属于教育功能。

这里要牵涉到事物的边界及其功能确定性问题。自然界或社会的任何事物存在,都有自身的边界,边界之外的事物都是他事物。事物的功能是该事物边界内生出的功能;事物的规律是该事物表现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边界外发生的功能或存在的规律,则是他事物的功能或规律,即事物不存在其自身的外部功能或外部规律。虽然任何事物都同其边界外的其他事物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其联系的性质不同,有的属于事物内在利用的条件,有的属于更大范围的联系,表现为另一层次的规律。例如万物有外部引力关系,社会事物皆有相互制约和服务的关系,生物与外界环境有生态关系。

如果从教育内在活动看,是否具有多功能呢?经济条件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教育必须消耗物质与劳动,离不开理财活动,还有校办产业活动。前者是教育的育人功能的条件,后者是教育机构派生的功能,不必称作教育的经济功能。同样,教育有政治教育和维护社会法治及政治安定的任务,这是教育内在功能的组成部分,也不必称作教育的政治功能。至于把教育对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传授、创造与积累,算作一种“文化功能”的话,更属于教育内在功能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一般被认为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培育专业人才,二是科技研究和推广,三是其他的社会服务。其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人才,才是高等教育本体功能(或主导功能),后两者则是高教组织派生的功能,虽然也是实现育人功能的条件。

正因为教育呈开放性,研究教育功能实现的外部环境条件是必要的,但过分地向教育外部发散,造成教育真实功能被泛化或置换,对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所不利。

三、提倡教育功能聚焦点和内向发展

在教育功能研究中,应当提倡人们把注意力和教育工作实力,倾注于对人的培育和促进人的发展这个焦点上,力求最佳地实现学校内部各环节各部分的功能,综合地实现对人的培育的高质量和教育的最佳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社会需求对教育功能的规定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含社会成员的个体和群体的需求)是形形色色的,具有丰富的层次性:①社会整体在一个历史过程中对教育培养人的需求。这种需求突出整体性和长期性,在现实理解中有某种模糊性,但在未来历史进程中将表现其确定性。②社会各机构从局限的位置和确定的时刻,提出教育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需求。这类需求是现实的、局部性的,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最密切,而且这类需求的动态积累便是社会整体需求的历史过程。③社会期望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实际进入学校的受教育者的需求。前者包含后者和未能实现入学愿望的成员;这类需求者的无数个体及其相应的群体,同教育功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教育的现实功能首先满足入学者的需求。④学校教育整体发展和教育众多个体活动的需求。这类需求同教育功能的承担与实现有最直接的关系,如果社会忽视这类需求的合理满足,将损害教育的功能。

上述对教育的种种需求,体现了个人、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观与平等性,同时又具有其时间、空间的有限性;虽然能大致地规定教育的功能,但各种需求的方向和强度不完全一致,只有那些具有实际支付力和承受力的需求,才能有效地决定教育功能的实现。

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层次性和其可实现程度的差异,决定教育功能具有时态性,有潜在性与现实性之分,其中社会期望的教育功能、可能实现的教育功能和实际实现的教育功能,三者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育实践的任务就是要缩小其差异性,尽量使实际发挥的功能向理想功能的目标逼近,这就要致力从学校内部去用功。

2、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体发挥其功能,要求建立相应的结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一定的教育结构在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一定的功能。其中以特定的结构去实现某种功能的必然方式和过程,方能称得上教育运行的某种“机制”,可见研究教育功能,必然要深入研究其结构,进而要研究结构-功能的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具有复杂的层次:从社会整体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和教育整体结构,到教育机构及其制度的结构、教学结构、课题和师资结构等,形成在一定时空间中运行的网络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功能也是网络状态,所以,应当分部分项深入研究教育功能,并以培养人的目标加以综合,力求最佳效益。

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其“时空间有限性”制约,例如高等学校的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常数,而受这个阶段的教育又是其一生成长的关键,因此,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建立最佳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保证教学尤其是课程教学功能的实现,乃是高校功能的基础。目前研究教育功能尤需提倡深入教育教学结构系统,逐层逐项研究各细部功能,把握培养人的目标,研究愈深刻,其效益愈大。

3、社会投入与教育功能的实现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从总体看是潜在的价值需求,而教育的现实功能取决于教育的结构和社会的投入。教育结构是承受教育功能的“躯体”,它是物质构成的社会实体;而把这个躯体驱动起来必须消耗足够的能量。所以,教育实体的运转或教育功能实现的过程,是教育同社会(以及自然界)建立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其复杂程度不亚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农村农业生态系统和山区林业生态系统。通常人们所论述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人才的“产出”,所生产和再生产的知识劳动力,体现在逐个逐群的各类毕业生身上,他们投入社会实践,能实现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但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在人才的“产出”,它的前提还在于“消耗”和“投入”。完成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及逐个逐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上消耗了多少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而这些劳动消耗应从何处投入,由谁支付,如何补偿呢?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必要条件,也就是“教育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多要求教育功能,少创造功能实现的条件,也是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一种片面性。

在现代大生产社会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必然的要求。市场不只是买卖和买卖场所,是指社会劳动交换关系的总和。教育系统是现代社会分工的一大行业,它要求有高劳动投入与消耗,才能实现应有的功能,因此它必须同社会各有关行业进行劳动价值交换,实现教育劳动价值的良性循性。中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当前实行“社会转型”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种种不规范的行为,影响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突出地表现在教育投入不足:国家财政和社会有关渠道对教育投资不足之外,教育管理者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师投入教学和学生投入学习,在某些情况下都嫌不足。这对于教育功能要充分实现是严重的阻碍。尽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超越了教育功能甚至超越了教育的自身,但研究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的条件,不能不深入研究教育投入、管理和改革问题。总之,教育结构-功能研究,特别是功能聚焦点及其内向深化研究,是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标签:;  ;  

论教育功能的着力点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