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赐伟

建筑工程桩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赐伟

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桩基工程是建筑结构的根本,决定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合理的应用桩基质量检测方法,提高相关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桩基工程;基础检测;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混乱

由于缺乏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部分检测单位内部没有进行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即使是设立了相关机制,也没有进行有效执行,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另外,部分检测单位还存在专业持证人员过少,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无证人员进行实际检测的问题。

1.2检测市场不规范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地方出现了垄断经营的现象,甚至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也加入市场竞争,导致目前的检测市场出现管理不规范、片面压价的现象,部分检测单位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草率处理数据资料,严重影响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1.3检测结果不精确

在实际泊检测工作中,很多原因都能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比如,相关数据不齐全、不准确,导致检测结果简单、表达含糊;相关实验内容不符合执行规范,文件记录草率、潦草、随意涂改,具体操作中相关设备的安装不标准、数据曲线手工绘制误差大。

1.4桩基检测技术的问题分析

在现场实际的桩基检测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技术问题,制约着检测的进程。例如,在施工现场桩基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单位的检测人员是普通的民工,对国家的标准规范毫不知情,在记录的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现场随便应付。有些检测单位甚至是三无单位:无检测资质、无检测人员、无检测设备;在具体检测的过程当中,受到检测设备的影响,由于桩基检测设备老化、磨损没有及时更新,像一定数量的桩基检测单位,其所使用的千斤顶、油压表、百分表、自动化测试仪有的几年不标注一次,有的甚至没有计量器具许可证。这些设备缺陷的情况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其次,在桩基检测验收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松散,往往在检测的过程当中,不乏有的检测人员为满足个人私利,对于不合格的数据按照合格的数据来验收,以次充好来对检测结果进行敷衍,从而对桩基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桩基检测技术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应对策略

2.1提升从业人员的检测技能和专业素质

在现场桩基检测的过程中,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对于在桩基检测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做到事前控制并预防。①对于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增强其专业技术水平,对现场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业务技能,并定期考核,对于执业能力水平地下的人员要予以淘汰;②要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复检,关注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是否达标,要对破旧、不合格的设备予以更换或维修,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2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是推动我国地基检测工作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其还能保证市场竞争的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市场监督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监督建筑检测市场运行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的管控,防止出现恶意竞争,保证市场发展的秩序。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相关部门主动发挥监督和管理职责才是保证检测市场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2.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在进行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时,检测工作与建设环境穿插进行会给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还要提高检测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通过培训、演练等方法来帮助检测人员增加遇到威胁的应变和逃生的能力。此外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展,检测人员在检测操作时,一定要遵循相关的规范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单位还要对管理的体制进行优化,为检测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体系的保障。

2.4优化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在工程施工前经过了实地的勘探检测,决定采用成孔质量检测与成桩质量检测。在进行成孔质量检测时,抽检桩基数量为总量的20%,检测目的主要是判断桩的孔径、偏斜程度、桩底沉渣、成孔深度是否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在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时,又分别经过成桩载荷试验、高应变动检测与低应变动检测。在进行单个桩的竖向承载力检测时,选取了3根代表性的桩基进行检测;选取15根代表性的检测桩做高应变动检测;选取代表性的35根做低应变动检测,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

(1)静载试验检测。将随机抽取的3根成桩采用锚桩反力慢速持荷载法进行单桩竖向静载实验。实验过程中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最终实验结果显示桩基承载力没有大幅度变动,桩在最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介于14.25~17.23mm之间。具体的实验过程显示:3号桩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未发生破坏现象,1、2号在最大荷载作用下遭遇破坏,因此1、2号桩的极限承载力可取破坏前一级的荷载值。

(2)高应变动力检测。将随机抽检的15根桩采用精准度较高的FEI-C3型动测分析系统进行高应变动检测。检测原理为:给予顶一定的锤击力,产生压缩波,并随后转变为拉力波,由桩底向桩顶传播,循环往复。检测结果显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位于6890~7358kN之间,平均值为7072kN。

(3)低应变动力检测。将随机抽检的35根桩采用反射波法进行低压应变动力测试。检测结果显示桩身的应力波波速介于3031~4235m/s之间,平均波速C=3950m/s。

2.5优化相关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技术标准

在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都被应用到各个生产和施工领域中,建筑工程也不例外,这些先进技术的引进,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质量,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为此,针对于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检测机构应该对相关的检测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能够按照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最新检测标准来进行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桩基础工程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桩基工程能够实现上部荷载到地底层的传递,从而有效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成为广大建筑设计者普遍选用的基础类型。桩基检测也因此成为保证建筑物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桩基检测方法的系统介绍,以期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桩基检测工作的重视度和桩基检测方法的普及。

参考文献

[1]刘巧玲.桩基检测静载实验的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7(09).

[2]王苛楠,郝楠.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概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研究(电子版),2014(35).

[3]段尔焕,刘道方.桩基实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1).

论文作者:林赐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桩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林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