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影响出血风险的因素论文_车晓东,侯淑贤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影响出血风险的因素论文_车晓东,侯淑贤

车晓东 侯淑贤

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其出血风险。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试验组,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并分析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残石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快速安全,疗效较好。鹿角形结石、合并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为患者出血高危因素,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出血

肾结石是一种泌尿外科的常见多发疾病,极易引发上尿路梗阻,招致感染,此类结石造成局部嵌顿,对患者影响较大。随着腔内手术设备的完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其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术式具可视性,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出血少,简便易行,恢复快,安全性好等优势[1]。我院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8例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行B超、腹部X线平片、螺旋CT平扫、结石的三维重建以及静脉肾孟造影等检查,均有肾盂肾盏扩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现象,血清肌酐212-1747μmol/L,尿素氮12.49-80mmoL/L,均有不同程度的尿痛、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均无手术禁忌症,均已排除低血压、感染性休克以及肝、心脏、肺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2]。试验组68例患者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21-71岁,平均41.85±2.26岁,肾左侧结石30例,肾右侧结石36例,肾双侧结石2例;结石直径1.3cm-3.5cm,平均1.48±0.43cm;鹿角形结石36例,铸形结石3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肾功能不全患者32例,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116例,大肠埃希菌86例。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资料齐全68例行开放性手术的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50例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B超探头紧贴肩胛线与腋后线间肩胛下线的皮肤[3],了解患者肾脏及结石情况,选定目标盏,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把结石粉碎至3mm以下,且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术后要严密监测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等生命体征,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并给予抗炎、止血、解痉等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测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疗效,同时,针对患者结石类型、是否糖尿病以及肾功能情况的不同对出血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采取X2检验,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P<0.01),腹部平片和B超等结果显示治疗成功61例,术后1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热7例,血尿2例,肾积脓感染1例,继发出血1例,术侧腰痛2例;对照组治疗成功55例,术后2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热9例,血尿2例,肾积脓感染2例,继发出血2例,术侧腰痛5例;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影响出血风险因素 150例患者中,鹿角形结石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多于非鹿角形结石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出血量显著多于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多于功能正常患者,(P<0.01)。

3 讨论

肾结石治疗关键在于及早碎石取石,解除梗阻,并积极抗感染[4]。传统的肾结石开放手术取石对患者创伤较大,全身状况相对较差,术后恢复时间长,手术危险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建立在经皮肾穿刺术基础上的泌尿外科腔内手术方法,可治疗各种肾、输尿管上段结石,该手术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具有可视性,结石定位准确,取净率高,可通过穿刺迅速建立肾盂尿液的引流,实现控制感染,缓解患者症状,解除上尿路梗阻[6],促进肾功能恢复等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150例肾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式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对于影响术中出血风险的因素方面,68例患者中,结石类型为鹿角形的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多于非鹿角形结石患者,而合并糖尿病患者出血量显著多于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多于功能正常患者,均有P<0.01,由此可见,鹿角形结石、合并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出血风险较高。

参考文献:

[1]钟百书,张胜,彭志毅,周先勇,许平,袁夏风.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01):133-135.

[2]王晓庆,胡敬海,芦志华,姜凤鸣,侯宇川,陈岐辉.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出血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05):382-384.

[3]裴顺祥,赵国亮,杜昆山,张晓蕾,龚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2,14(06):437-440.

[4]徐耀庭,顾炜,李杜渐,黄汝强,许晓文,谢敏,顾伟平.经皮肾穿刺精确定位操作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02):480-481.

[5]许长宝,郝斌,王友志,赵兴华,闫亮,褚校涵,吕远.线下肾结石成分判断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预测[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08(27):113-114.

[6]刘江,钟少云,欧阳唐锋,袁剑,陈林初,郭丽辉.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研[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37-40.

论文作者:车晓东,侯淑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影响出血风险的因素论文_车晓东,侯淑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