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有关电磁兼容性的问题论文_王钻

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有关电磁兼容性的问题论文_王钻

金华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浙江省金华市 322200

摘要:电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着越来越多高楼大厦的崛起,电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梯的种类分为很多,不管是哪种电梯都是在进行频繁的制动、启动过程,不断在单一时间内进行循环往返的运行,也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性问题。大部分电梯事故都是由于人们对电梯的管理不善、违规操作造成的。因此,需要让电梯的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更准确地了解电梯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对电梯检验过程中有关电磁兼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梯检验过程;电磁兼容性;问题

电梯行业迅猛发展,在实际生产与运行过程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便是安全,借助先进的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其可靠性。近几年,在绿色电梯理念指导下,对电梯节能、环保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其仍存在电磁兼容性问题,因电磁感染影响了周围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数字化微机控制的运用,虽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机体化与自动化,但受外来电磁感染,降低了电梯安全性,严重时也会损坏其控制元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对其电磁兼容性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未能将其试验纳入到强制检测项目内,从而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电梯产品质量距离,降低了出口电梯企业效益。

1电磁兼容介绍

电磁兼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1电子设备或系统内部的各个部件和子系统、一个系统内部的各台设备乃至相邻几个系统,在它们自己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及在它们所处的外界电磁环境中,能按原设计要求正常运行。换句话说,它们对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的抗扰度。

1.2该设备或系统自己产生的电磁噪声(Electromagnetic Noise)必须被限制在一定的电平范围内,使由它所造成的电磁干扰不致对周围的电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或者影响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构成电磁干扰有三个要素,即:骚扰源、耦合途径及敏感设备。骚扰源产生的电磁骚扰通过其与敏感设备之间已有的或潜在的耦合途径将骚扰源的能量传输到敏感设备,在敏感设备上产生电磁干扰。在电磁干扰的作用下,电子设备根据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电磁干扰的强度,可能不受干扰的影响,也可能出现误动作,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电磁兼容问题的实质是骚扰源的电磁能量传递到敏感设备上。进一步可以把电磁能量的传递划分为四类:辐射发射、辐射敏感度、传导发射和传导敏感度。

一个系统如果满足以下三个准则,就认为与其环境电磁兼容:第一,不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第二,对其他系统的发射不敏感;第三,不对自身产生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梯检验技术应用

2.1目视检测以及无损检验

通过对电梯整体外观进行目视检测,可对其运行整体性能水平进行初步的了解,判定有否出现隐患问题。可利用手动操作方式对电梯系统的功能开关进行动作试验,明确其有否存在异常状况。还可应用游标卡尺、卷尺以及直尺等量测工具,借助有效的计算方式验证电梯系统的各个设施、装置、零部件装设是否科学有效,功能开关运转安全性以及安全尺寸相符性。应用无损检测方式则可对电梯导轨整体安全性进行验证。通常应用方式包括线锤法以及激光验证方式。前者主体应用五米长的磁力线锤,顺着电梯导轨顶部以及侧面实施测量。应用方式为相隔五米进行分阶段的铅垂线测量,同时应确保各面分段高于三段。具体的检测内容则涵盖对电梯各导轨工作面进行相对偏差极限的检验,判定其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激光测试方式主体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导轨检验,流程包括,将激光检测距离仪器设施装至导轨端,并将接收装置安于另一端,通过对测距仪的激发影响令其发光。而后传输其量测距离信号至计算机之中,进行电梯导轨扭曲以及线性标准的科学测量。

2.2电梯性能与噪声检测技术

电梯性能水平的检测技术主体应用便携设施,实施电梯各类综合性能水平的测试。一般来讲,便携检测设施包括丰富种类的专业传感装置,实施信号汇总采集,便能够应用专业软件进行全面优质的分析研究,获取电梯安全运行参数具体测试结果。对电梯运行的噪声检测应用技术为应用测声压级传感装置实施量测。方式则包括,在电梯正常安全的运行服务时,装设传感装置于高处地面1.5米的位置。并位于声源一米方位实施测量,应确保测试点至少为三个,同时应选取测量噪声数值之中的最大值明确其具体标准。

3电梯监督检验过程中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3.1设置滤波器与电抗器

主要是抑制高次谐波干扰,在靠近变频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滤波器,输入滤波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源产生的高次谐波电压;输出滤波器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电压。

在电源与输入滤波器之间安装输入交流电抗器,能限制电源电压突变与操作过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冲击,抑制变频器输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在输出滤波器与电动机之间安装输出交流电抗器,抑制变频器输出的谐波电流。

3.2处理好各类连接导线

主要是抑制电磁噪声干扰。电机的动力线缆要单独放入金属管内,且金属管通过金属机架接地,起屏蔽干扰的作用。动力线要尽量短,通常情况下不要超过50m,大功率电梯也不能超过100m。使用4芯电缆的动力线时,其地线两端分别接变频器的PE端与电动机的接地端。

电梯系统的信号线要使用带屏蔽层的双绞线,各路信号分别各自绞合,绞合节距不大于15cm;信号线长度不应大于20m,且尽量缩短;信号线与动力线及外部设备的控制线分开成束,各自屏蔽,屏蔽层良好接地,信号线与动力线、控制线不要平行布置,并且信号线与动力线的距离最好不小于20cm以上,相交时应成直角。

3.3有效的屏蔽

屏蔽主要指的是对两个空间区域内进行金属的隔离,有效的控制,电场、磁场、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影响到另外一个区域。屏蔽体主要来自外部的干扰电磁波与内部电磁波都起着吸收能量、反射能量的作用,电梯在控制柜设计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分体式设计方式,将干扰源(变频器)与敏感电气部件分开进行设置,这样可以达到防御电磁干扰的情况,使用一体式的设计方式也经常会使用金属隔板的方式将各个部件进行分开,但是,屏蔽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屏蔽层表面的开孔、不合理的电路线路走向与使用不好的屏蔽材料等都可能使电梯电气元件的屏蔽效果失效,不合理的接地方式也可能导致电路线路的屏蔽效果降低,甚至是增加电磁干扰。

3.4做接地防护

该接地主要包括直流地、安全地与防雷地。直流地的作用是抑制电磁噪声干扰,安全地的作用是抑制泄漏电流干扰。

直流地是针对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部件(PLC或PC)系统的接地,实际上是为各处理部件而建立的等电位点,通常被称为信号地或逻辑地,目的是消除或掏耦合性干扰。

结束语:

目前好多检验机构已着手将电磁兼容性作为电梯检测的一项内容,这正是此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体现。笔者也希望有关方面,尽快出台相关规范和细则,规范检验市场,以确保在用电梯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沁汉.电梯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科技展望,2016,26(30):123-124.

[2]曹开钧.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J].江西建材,2016(18):264+272.

[3]梁伟豪.电梯检验中的控制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3):145+147.

[4]王成华.电梯电气系统的电磁兼容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161-163.

论文作者:王钻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有关电磁兼容性的问题论文_王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