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宏敏 路娟娟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 宁夏银川 75OOOO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换药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医院门诊换药室670例患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正确快速处理伤口,控制换药室人员流动,及时处理医疗垃圾,消毒清洗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改善换药的环境,监控人员加强管理。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痊愈,且没有发生交叉性感染,护理措施及感染控制结果优异,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对伤口换药处置的满意度99.10%(664/670)。结论:在对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在对患者进行换药时采取有效适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换药室内患者交叉感染,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门诊;换药;交叉感染;护理
医院门诊换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诊室,承担着处理患者的外伤创面或感染、手术切口等部位并对该部位进行换药、护理的工作,其特点为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创伤及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高[1]。因此,门诊换药室应当严格遵守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素质,保证换药室的环境卫生,将预防交叉感染作为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对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70例门诊换药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交叉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医院门诊换药670例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0例,女360例,年龄5~80岁,平均(56.23±17.34)岁。
1.2方法
1.2.1严格换药室环境管理
限制人员流动,除工作人员和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尽量减少无关人员的出入,减少空气污染的机会。加强空气消毒管理,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d,照射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台面及物体表面。
1.2.2换药器械严格消毒灭菌
由于门诊换药病人比较分散,物品、器械在同一容器中集中消毒时,尽管消毒温度、时间达到要求,但无菌操作的效果却不理想,我们改为使用门诊换药包后,实行一人一包,既达到高压灭菌的效果,又可防止交叉感染,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2]。
1.2.3医护人员手的处理
洗手是防止病菌传播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此,医护人员在换药室前后必须认真清洗或消毒手,防止微生物的种植与扩散。必须做到处置一个患者洗一次手,换药中双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戴手套不可触摸公共物品,以防造成污染而影响伤口愈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换药室医疗垃圾的处理
为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病率,换药室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管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包装,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入黑色垃圾袋分别放置。将分类收集的医疗垃圾放在本科室固定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点,每天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焚烧处理。医疗废物运出后,及时对暂存点进行清洁、消毒[3]。
2结果
所有患者创口均痊愈,且没有发生交叉性感染,护理措施及感染控制结果优异,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对伤口换药处置的满意664例(99.10%,664/670)。
3讨论
为了避免门诊换药室发生感染的现象,医院虽然采取规范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方式,然而现今门诊换药室仍然保持着较高几率的感染的发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环境污染。空气是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一些常见的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沙门氏菌、链球菌等,在室内存活的时间长达5 d,门诊换药室人员流动率极高,带有菌种较多,使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这些病原体会随空气流动感染患者,从而引发交叉感染[4]。 (2)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没有遵守换药室的规章制度,无菌观念不强,医源性感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医护人员未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如为患者换药时不佩戴口罩、帽子;医护工作者没有形成较强的无菌操作观念,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创口进行缝合前,为清创或清创不彻底和缝合伤口时,缝合不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均易造成交叉感染;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同时换药,没有做到每个患者换药后及时洗手或消毒手,未及时清理污染敷料等都可能引起院内交叉感染。头皮部位伤口缝合未备皮,创口被毛发污染出现交叉感染。(3)医疗器械用具污染。为患者换药过程中,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的消毒方面不达标,忽视换药前拆剪患者敷料用的外用剪刀处理是否合格,脚垫是否进行消毒处理等,这些用物同样是可能引起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4)医疗垃圾处理不当。不及时有效的处理门诊换药室的医疗垃圾会污染室内环境,诱发致病病原体传播,并引发二次感染,威胁患者健康。
针对性上述引起门诊换药室感染因素,本文通过严格管理医护人员,完善换药室管理规章制度,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多与患者沟通,正确快速处理伤口,控制换药室人员流动,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及时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物品等医疗垃圾,消毒清洗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改善换药的环境、监控人员加强管理。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痊愈,且没有发生交叉性感染,护理措施及感染控制结果优异,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对伤口换药处置的满意664例(99.10%,664/670)。因此,在对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采取有效适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换药室内患者交叉感染,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丽英.外科门诊换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6,3(19):304-305.
[2]许小红,胡冬梅.浅谈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预防[J].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6,12(20): 901-903.
[3]李茜,郝花.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9(7): 679-680.
[4]王威.本院伤口护理中心工作方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15,42(1):71-72.
论文作者:欧宏敏,,路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医疗论文; 人员论文; 创口论文; 伤口论文; 垃圾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