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姜汇泳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摘 要 :色诺芬是西方经济哲学思想的创始人物,他的主要经济哲学思想体现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这一著作中。其主要经济哲学观点包括关于主体性财富论的观点、人有限的劳动分工理论、农业是最让人获得幸福的国家最重要的行业,以人为本理念是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的精髓。他的经济哲学思想对新常态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经济建设;和平发展

“尽管经济哲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仍在讨论中,但它从哲学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世纪性转换来说,其发展前景势头看好。它所提倡的是,哲学与经济学两大阵营的对话,尤其是,哲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追问,给经济学家提供分析和研究市场的理性支撑点。”[1]210虽然经济哲学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但这并不影响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纵观中西方人类思想史,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哲学思想。对于西方人类思想史来说,色诺芬就是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史上最典型的开创人物,色诺芬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最早的一位西方经济学家。在西方的学术领域,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始创了西方古代经济哲学。

一 、以人的需求为主体性的财富观

物质财富是人们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人们赖以存在的生活资料。而在古希腊时期色诺芬就把增加财富看作是财产管理的重要部分,尽管当时色诺芬在逻辑上的思考比较简单化,但实际上色诺芬已经窥探出两千年多后人类在经济生活中的本质问题。色诺芬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关于财产管理的论述中探讨了何为财产和财富问题。他把财产、财富归结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都是有用的。“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2]4,“同一种东西是不是财富,要看人会不会使用它”[2]3。也就是说,凡是能从中得到好处的东西,就都是他所拥有的财富;相反而言,你不能从这个东西中得到好处,那么你即使拥有它,这也不是你的财富。所以说,对于同一个东西究竟是不是你的财富,关键要看一个人会不会使用它。关于财富问题,色诺芬是放在财产管理的范围内讨论的,特别是在家庭财产管理方面。色诺芬在叙述中谈到,如果你懂得家庭财产管理的知识或者学问,那么你所拥有家庭财产管理的知识或者学问就是你最大的财富。对于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资力来说,色诺芬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但是有时我们也碰到一些具有知识和资力的人,如果他们工作,他们可以凭这种知识和资力增加他们的财产。”[2]4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知识和资力,只要充分利用知识和资力就能给自己增加财产,这样的知识和资力就是自己的财富。相反一些人虽然拥有很多知识,也具有很高的资力,但是若不愿意用自己知识和资力引导人生目标,出现思想懒惰、精神怯懦,不能树立确核心价值观,最终耗光财产陷入苦难之中。

从现在角度看色诺芬的文献资料,不难看出他的出发点是人们能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客观物质对象,而不是仅仅从对象的自身或性质出发,这就说明财富离不开以人为需求的主体,人才是起关键作用的根本,是人能否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从中获得益处,这便自然成为拥有财富的本原。这样的财富实际上是一个主观限定的财富观,只有真实地把其他利于自己存在的存在充分运用到自身之中,对于自己所谓的财富便自然发挥主体性价值。色诺芬主张以满足内心的需求或者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划分财富的程度,还强调要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理性看待财富。在当今社会中,追求富足的物质财富成为许多人的奋斗目标,甚至成为一种执念目标。物质财富的生成更多来自人内在精神力量的创造性发挥,而色诺芬恰恰把物质财富的产生看成是一种以人本身内在精神为需求的主体性。

二 、以人的特性和身心发展为依据的分工论

分工理论也是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中突出的一个部分,他对社会分工的阐述富含深远的经济哲学思维,既有经济学深度又有哲学的广度。在他看来,有效合理的分工是解决家庭财务管理和持续增长的物质财富的重要方式。他指出,男女结合在一起是神聪明的安排,这也促使他们结成更和谐的合作关系。先天的生理差别造就了男女之间天生劳动分工的不同,神赋予了男人更多不同于女人的能力。“神使男人的身心更能耐寒耐热,能够忍受旅途和远征的跋涉,所以让他们做室外的工作。而女人呢,由于他使她们的身体对于这种事情的忍耐力较差,所以,我认为,他就让她们做室内的工作。”[2]26根据男女的自然特性的不同赋予了不同的分工,不被动分工。因此,人们要想获得生产物品就必须从事一定的室外活动,如农业耕作、种植等室外的劳动分工。在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以后需要到室内进行加工处理、保管等,这些属于室内的劳动分工。神在一开始就赋予了男人更多能承受劳作的能力和更大勇气、胆识,以便使得他们更好地适应于室外工作。而女人被神更多赋予了对细微事情的耐心和细致,这就使得女人更能适应于室内工作。色诺芬还认为神和法律都规定男女人的各有所长所从事的分工是至上的,需要完美的合作来增加财产收入,而不是让财产受到损失。

分工能代表一定秩序的产生,一定的秩序可以带来一种和谐韵律的美,这也是家庭财产管理的重要方面。“简单地说,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安放整齐,都能有一种美。”[2]33在色诺芬看来,这本身象征着整整齐齐、各就其位的经济伦理思想,其本质是一种哲学意识。在他认识之中,这样的一种秩序不仅能使得分工变得和谐,还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他指出,一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也是分工标准,一个人很难去熟悉和精通一切技艺,不能变成精通一切技艺的行家。在经济学说史上,色诺芬在一定广度上意识到这样的分工取决于市场需求的界限,同样分工能带来经济效率的变化,这就是从分工的经济学角度来谈。从哲学角度看,一个人的能力的有限性能说明经济分工的必要性,去寻求人的存在与在基础之上的经济分工的联系,这就是色诺芬的一种经济哲学思想。此外,色诺芬反对不利于身体及心智健康的分工,这就是从人的角度看待经济分工,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人学思想。他还相当重视人的品行在经济分工方面的作用,也注意到个人利益是与之密切相关的。

第一,色诺芬一直主张追求财富的手段和方式一定要公平公正,提出了关于人的价值的核心理念。公正一直是当今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公正包含了开始、结果及程序的公正。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说,公正是发展的、运动的、变化的,也是相对的和具体的,同时也是辩证统一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正,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社会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所以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3]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关键在于实现人的公平公正,而历史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心主义者则持不同态度。历史唯心主义者大多把人看成是从抽象的精神存在性出发,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正义是心灵的德行;而亚里士多德把公正包含在一切德性之中;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也是把正义看成一种道德习惯。马克思的出发点是历史唯物主义,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9这里的人是现实具体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马克思所指的社会公正就是在这其中产生的。公正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也是居于其主导地位,追求公平正义也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点。公正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所遵循的首要价值,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反映,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新常态下的当前经济发展更要以公平正义为准则,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平等共享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96公平正义的价值实现需要依赖全体人民的践行,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把公平正义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之中,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 、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农业幸福经济观

封海辉[13]等以西华大学公共浴室改造工程为例,计算得到了该热水系统的能效比,并以此为基础,同其他常规热水系统的运行费用和标准煤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成都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具有较低的运行费用和较高的能源效率,具有经济节能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色诺芬认为,农业有助于训练人们共同努力。因为要去远征敌人必须有人,而耕种土地也需要人的助力[2]19。“我们觉得农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勇敢刚毅。所以这种谋生方法似乎应该受到我们国家的最大重视,因为它可以锻炼出最好的公民和最忠实于社会的人。”[2]22这是从人的角度去考察农业,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农业需要依赖于自己的努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实现农业幸福的巨大价值。他认为,农业生活可以培养出人良好的美德,这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忠实的民众。出色的农场主必然会常常把劳工组织起来,用合理的方法训练他们,利于统一安排工作节奏,同心合力,互帮互助,最终农业取得丰收。马克思曾说过,古代人一致认为农业是适合于自由民的惟一的事业,是训练士兵的学校。色诺芬重视农业,积极维护自然经济。他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指出,想通过商业或者外贸手段来增加雅典的收入,还希望在增加外贸收入来源的同时能够合理平等地对待外国人,这说明色诺芬在承认农业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幸福行业的同时,并无贬低或排斥其他产业地位,同时肯定了商品经济的地位。

四 、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体系的当代启示

色诺芬的整个经济哲学思想体系都突出性地表达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理念,这是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的精髓,特别是在构建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联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色诺芬是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但对我们当今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仍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选取的国际石油公司包括2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埃尼,1家国家石油公司中国海油,2家独立石油公司阿帕奇(Apache)和康菲石油,力图探析这三类不同石油公司群体及公司个体在勘探布局上的特点,并总结规律。

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关于农业是最幸福的行业的论述。色诺芬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阐述了对农业的一些独特看法,极力说明人的幸福仅仅依赖于农业,农业同时也是最有益处和最愉快的经济部门。他提出,从事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乐,也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产和锻炼身体的手段[2]18。这是因为土地能够给种地的人带来维持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以及供装饰祭坛的东西,还有为饲养牲畜和其他用品的原料。此外,色诺芬还认识到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关系问题,提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2]19-20色诺芬清晰地指出了农业在所有行业之间的重要地位,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农业论述不仅有经济学方面的也有对农业深层次的哲学考量,他认为,靠农业谋生即是最光荣、最美好和最快乐的事情了,从事农业是一种享受,从事者能够从土地上获得想要的东西,同时这种活动本身就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色诺芬所处那个年代的农业组织方式主要是农场和庄园,而那时候对于没有自由的奴隶来说很难去体会和享受这种生活,而他在书中所描绘的农业生活是一种充满自然真挚的人际间的情感,这就是一种经济哲学思想的真实写照。

第二,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指出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尽管色诺芬当时是从农场角度论述对农业生产的看法,但色诺芬的这种重农思想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借鉴价值。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处在农村,农业强则农村稳,农民富则国家盛,所以农业是农村脱贫致富、精准扶贫的基础。全民小康的关键在农村小康,而农村小康的基础就是农业发展。色诺芬的重农思想给中国的启示就是坚持农业发展不动摇、不能变、不能松,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位不能改变。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会议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6]坚持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点,牢牢抓住“三农工作”,不断依靠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协调发展。此外,色诺芬也特别注重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因此,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和精神素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需要大力推动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农村文化的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本领去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民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力量,实现全体农民小康就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大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7]29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我们更要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关键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让产能过剩走出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经产生了与人类专家相媲美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更优越的结果[8-12]。一个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由多个不同的层,以一定顺序前后级联构成,包括一个输入层,多个卷积层及池化层,一定数量的全连接层和最后一层输出层(损失层)[13-14]。卷积神经网络引入了一种特殊的组织隐层单元的方式——卷积,这使得网络可以很好地对输入数据的局部特征进行抽取。隐层之间局部连接的权重被称为卷积核(卷积滤波器),处于同一层的所有隐层单元共享同一卷积核,因此该层输出的结果即是该卷积核所抽取出的局部特征,也称为特征图[15]。

第三,色诺芬十分注重人存在的特性,认为和平最能促进发展。当今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种很好的战略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我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它是我们党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断实践得来的,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持之以恒。邓小平同志讲过,“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57。和平与发展是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拥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现最终和平的目标与归宿也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9]287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繁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不同于过去一些国家通过武力霸权来发展自己。从历史来看,一些国家通过侵略战争手段使得自己的国家达到富裕,并在战争中迅速崛起成为强国。今天中国绝不走以武力为手段的发展道路,我国一直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当今和平发展的主题,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中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利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7]146-147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必须树立和平发展理念、和平发展意识、和平发展思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

[1]张雄.经济哲学:从历史哲学向经济哲学的跨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M].张伯健,陆大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0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习近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2-25(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中图分类号 :F0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6060(2019)03-0041-04

收稿日期 :2018-11-05

作者简介 :姜汇泳(1990―),男,江苏沭阳人,硕士,马克思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9.03.008

标签:;  ;  ;  ;  ;  

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