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肩关节锻炼对锁骨中段骨折术后疗效的研究论文_刘冰

(甘肃省民勤县中医院外科 甘肃武威 733399)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关节锻炼对锁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钢板内固定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观察组患者改良式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予以对照组传统肩关节功锻炼。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骨折处的恢复情况,以及早不同时间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式进行术后恢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复位良好率高达94.0%较对照组80.0%明显升高,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4周以及8周期间,观察组的肩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后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复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予以锁骨中段骨患者行改良肩关节锻炼,与传统肩关节锻炼相比,能有效缩短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之间,具有更高的愈合效率。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肩关节训练;改良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073-01

锁骨从外观上来看呈“S”型,其位置较浅,仅位于表皮组织下[1],故较容易发生侧倒而出现高骨折,因中段处起到连接的作用,因此其更容易发生骨折。锁骨发生骨折后若其恢复不到位,上肢的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到外形上的整体美观,所以将锁骨骨折处进行完全的复位对患者非常重要。本文基于此对改良关节锻炼对锁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恢复疗效进行探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这一年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钢板内固定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年龄(42.2±1.9)岁。观察组患者有27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对照组患者有2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为了将比较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予以对照组传统肩关节功锻炼,在制动器结束之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肩关节锻炼进行科学指导,即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与上肢的伸展运动或内旋运动,训练程度适中,每个动作十秒即可,1天2次或3次,30min/次。

予以观察组患者改良式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即术后在专业康复师的的指导以及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在进行肩部以及上肢运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做好详细记录,适当调整训练时间和强度,以便促进患者的康复效率。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骨折处的恢复情况,以及不同时间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于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并统计,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判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进行术后恢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复位良好率高达94.0%较对照组80.0%明显升高,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训练中,在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内固定松动的有3例(6.0%),在经过调整固定后的一个月时间后痊愈,在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内固定松动的有7例(14.0%),骨折端发生移位的有3(6.0%)例,重新调整固定胡愈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术后的4周以及8周期间,观察组的肩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后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复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关节恢复情况评分比较(x-±s)

3.讨论

锁骨骨折作为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其发生的原因为外伤以及其自身的锁骨的特殊结构[2],若该损伤未能及时得到治疗,使其复位,将对患者的上肢活动造成影响,又会影响到其外型的美观。对其不仅要进行手术治疗,还需术后康复训练,训练强度要科学适中,以便有效提高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进度,还能减少肩关节在复位的过程中发生畸形的概率[3]。因此将手术与术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率,保障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方式进行术后恢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治愈效果良好,即观察组患者的复位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予以锁骨中段骨患者行改良肩关节锻炼,与传统肩关节锻炼相比,能有效缩短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之间,具有更高的愈合效率,该方法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圣魁,孙海忠.2种克氏针逆行固定方式治疗锁骨中段简单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医正骨,2017,29(1):27-30.

[2]钱军.钛制髓内钉与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14(30):5670-5673.

[3]陈玉鹏.用钛制髓内钉与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断骨折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3):220-221.

论文作者:刘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改良肩关节锻炼对锁骨中段骨折术后疗效的研究论文_刘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