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论文_邢晓玲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论文_邢晓玲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西大同 037000)【摘 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对策,降低检验的不合格率,提升检验准确性。方法:通过该院送检的796812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经统计,有1860份样本被检验出不合格性,对血液样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作系统化分析,并且针对性的给出解决对策。结果:在近一年我院曾经送检的796812份血液标本中,有1860份样本被检验出不合格性,其中血液样本不合格:标本出现凝血状态、标本出现溶血状态、标本送检不及时、错误标本以及标本量不足等。结论:血液标本的检验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应做到正确采集血液标本,从而提升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对策【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182-02
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实验室临床检验在进行各类疾病的诊治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血液标本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本类型,能够为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所以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医生是否能够进行正确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要保障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医院必须要对整个临床检验的过程予以严格管理与控制,特别是标本质量控制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标本质量不合格,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检测都无法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现阶段的血液标本检验中,应该提升检验的准确性,这也是治疗和预防一些重大疾病的基础所在。本研究通过该院送检的796812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860份出现不合格,现将不合格原因和处理对策进行系统化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该院送检的150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被选作研究对象的796812份样本中,出现1860例不合格现象;其中在血液标本的收集和送检中,都是统一安排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操作,其中血液样本以常规血液检查、血液生化以及凝血检查、免疫检查为主。1.2 研究方法。对1860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样本进行仔细检查和核对,并且通过系统化分析探究其原因,根据样本申请检查项目的不同,探究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通过分类整理,发现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标本溶血、标本凝血、标本量不足以及送检延迟、标本采集错误等几种,对于不合格的检验标本,应及时通知护理人员进行重新采集并且进行再一次送检。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office系列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且应用Excel表格做好详细的记录,保证时间结果统计分析的准确性。2 结 果在本次被选作研究对象的796812份血液标本中,经过检查发现有1860份出现不合格性,不合格率为0.23%。在1860份不合格样本中,凝血标本有910份,占据不合格标本总数的48.92%;溶血标本有500份,占据不合格标本总数的26.88%;还有130份血液标本由于未及时送检导致检验不合格,占据不合格样本总数的6.99%;还有110份血液标本由于标本采集或者检验错误而导致不合格性,占据不合格样本的5.91%;最后,还有210份标本由于标本量不足而导致不合格性,占据不合格样本总数的11.3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见下表所示: 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数量(份) 不合格项占据比例(%) 标本出现凝血状态 910 48.92 标本出现溶血状态 500 26.88 标本送检不及时 130 6.99 错误标本 110 5.91 标本量不足 210 11.30 统计 1860 100 3 讨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提高血液标本检测质量准确性势在必行,提高其检验准确率的有效途径是把握各个环节的治疗控制,从而降低误差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结果的准确率,临床血液标本检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如 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处理、检验结果的控制、血液仪器选择与应用等等方面。如果在检测前受到任何一方面的因素影响都将可能会出现一些检验误差,影响结果判定。在临床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还会受到药物因素、生理因素、饮食因素、检测试剂、标本采集及保存因素、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性才能有效降低检测误差。3.1 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原因有多种,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决定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所在。针对统计中所出现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标本出现凝血状态与溶血状态占据大部分,有可能是病人本身的原因,但这更多的原因可能出现在我们护理人员身上,而且本身我们的病患对象更多的是新生儿,这就对我们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血样本检测中出现血液采集不流畅以及时间过长等现象,会加速血液的凝结速度;尤其是血液采集量不足的现状,难免导致血液在与抗凝剂结合前提前凝结,从而影响检验效果。3.2 不合格原因处理对策。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血液标本的准确度,医务人员的定期相关培训尤为重要,对血液标本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血液标本检验人员应对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初步的判定,对存在明显不合格情况的血液标本应不进行检验,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在进行血液标本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对检验仪器的精密性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步骤操作仪器,尽可能地减少由客观因素所导致的检验结果不准确;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前,护理人员要主动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在采血前严格禁食8~10h、避免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减少或避免摄入酒精及不必要的药物,在采血时保持情绪平稳、生命体征稳定等。对于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检查。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相应的技巧,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凝血、溶血现象的发生。对每一个患者的样本做好标签标定,确保标签的真实性,认真检查并且记录,对于模糊不清的标签,应该确定患者标本,进行及时标定,保证检验血液标本的准确性。参考文献[1]张兴博.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3).[2]孟宇萌.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4).

论文作者:邢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论文_邢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