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论文_黄秀梅

黄秀梅

湖北省襄阳市安定医院 441021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 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并参与 CNP标准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6.86%,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7.0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普遍较高,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的综合质量,促进患者精神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精神分裂症;标准化管理

临床护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不断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创新临床护理的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63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的方式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作用,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2 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在21岁到72 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3±1.26)岁。对照组 31 例患者中男 16 例,女 15 例,患者年龄在 22 岁到 72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6±1.2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对比价值(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为患者进行适当的用药指导。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并参与CNP标准化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建立CNP标准化管理模式

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建立 CNP 标准化管理模式,参考相关的护理管理经验,分为“护理篇”和“患者篇”两个部分,每篇分为入院后 24h、入院第一周以及急性治疗期、[1]康复期以及出院时5个阶段,将细节化的管理流程融入于其中 。

1.2.2 CNP标准化护理管理策略

(1)入院24h: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24h内需要安置在一级病房中,由护理小组组长和责任护理人员制定护理计划,并做好密切的检查工作。(2)入院1周到急性治疗期:责任护理和值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督促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日常饮食、用药以及睡眠情况,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2]。同时,需要注重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3]引导患者多与他人交流 。(3)康复期:在康复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并注重心理护理的价值,使患者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并能够积极参与治疗。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在患者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为满意、尚可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率=(满意+尚可)/n×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 96.86%,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 87.0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行为、思想分裂为主要特点是精神类疾病,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社会节奏的逐渐加快,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也在增加。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个可以预先决定起点和终点的流程,按照相关的图表形式,为患者实施有计划、有时间的护理,是一种跨学科性、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工[4-5]作模式 。护理人员可以按照标准化管理流程,在明确护理计划的基础上,更为有效的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提升临床护理的综合质量。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心理护理的内容融入于标准化护理管理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的价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6.86%,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 87.0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根据数据对比情况可以看出,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情况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普遍较高,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的综合质量,促进患者精神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俞义荣,梁艳.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9(12):110-111.

[2]朱伟芳,付萍萍,钟文凯,等.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15(22):166-169.

[3]刘晓明,张岩岩,尹昊.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5(15):213+215.

[4]严芳,孙素珍,邱玉华,等.健康教育路径标准化管理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11):783-785.

[5]王友霞,邓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3(8):139-140.

论文作者:黄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论文_黄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