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经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尝试_教学理论论文

弹性作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业论文,弹性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存在着许多“两难”问题。譬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社会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率?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的问题。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实际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因为只有课业负担减轻了,学生才有可能有时间、精力去培养、提高自身其它方面的素质,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巩固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业也是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载体,因此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包括课堂作业)。但是一味地减少学生的作业量,甚至不布置作业都是不现实和不适当的,学生的负担是减轻了,可势必会使知识巩固、教学效果失去保障。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一“两难”问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在显示其优越性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传统的做法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两难”问题,要解决它必须另辟蹊径。

实施弹性作业,我们认为不失为一条好途径。所谓弹性作业,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有区别地设计和布置作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调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自行选题做作业。实施弹性作业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而且能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巩固、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2.弹性作业的理论依据

2.1 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不同学生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指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诸如学生的智力、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能力、爱好和擅长、气质和性格等等。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弹性作业的做法正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形成的,且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提高到了可操作的水平。

2.2 可接受性的教学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能够接受。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传统的“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法,势必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这是与可接受性的教学原则背道而驰的,而弹性作业的实施就是考虑到了因学生的差异造成的不同接受能力,兼顾两边学生,是符合学生实际的。

2.3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消失,95%的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而弹性作业正是实现布鲁姆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

3.弹性作业的实施模式

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弹性作业实施模式的多样性。下面以物理学科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弹性作业实施模式。

3.1 分层模式

布置的作业可根据培养目标、题目难度设计成高、中、低三个层次,优生、特长生选择做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难度的高层次题,中等生选择难度和要求中等的题目,差生选择属于基本题的低层次题目。该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种课型的作业布置。

3.2 基本+附加模式

该模式做法是把作业分成两类,一类是每位学生必做的基本题;一类是有一定综合性、超前性的附加题或称为机动题,一般学生免做,鼓励和提倡学有余力的学生做。该模式比较适合于习题课的作业布置。

3.3 一题多解模式

“一题多解”是指一题有多种解法,该模式作业题量不宜过多,2~3题足够了。所谓“一题多解”模式请看下面的范例:

例:质量为m=0.1kg的小木块以V[,0]=6m/s的速度水平滑上停在光滑地面上的平板小车,平板小车的质量M=2.0kg,小木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为使小木块不从车上掉下来,平板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你能用几种方法解之?

该题解法很多,可采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图像法等方法来解。对优生和特长生要求可高些,要求其掌握上述的各种解法,对中等生、差生可适当放宽些,只要求能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解法解题就行了。该模式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开发智力和培养分析能力,很适合复习课教学的作业布置。

3.4 程序练习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把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将其过程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分解,目的是给学生铺台阶,降低思维难度。具体做法是在布置的作业题中设计许多个小题,这些小题是互相关联的,前面小题是后面小题的“伏笔”,后面小题是前面小题的深入和发展,提倡优生和特长生“一步登天”,直接做最后一小题,其他学生针对自身实际,既可按部就班地按照程序做,也可“跳跃”着做到最后一小题。请看范例:

例:质量为4kg的重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受到空气阻力为5N。下落2s后进入水中,受到水的阻力为30N,又经3s钟到达河底。

1)求重球在空气中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2)求重球落至水面时的速度大小;

3)求重球在水中下落时的加速度大小;

4)求重球落至河底时速度的大小;

5)求河水的深度。

显然该题中的各个小题是相互关联的,例如要解决最后一小题,就必须弄清楚前面四小题,因此沿着各个小题实际上就是本题的解题思路。在实施弹性作业时可让优生直接做第5小题,而让差生按部就班地做,对中间各小题中等生可光看不做,也可“挑”着做。该模式有利于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比较适合于习题课或复习课的作业布置。

4.实施弹性作业应注意几个问题

弹性作业在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学习水平差异要有一个比较详细客观的了解,只有对学生的差异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才能解决好下面两个问题,从而实现实施弹性作业的初衷。

①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避免学生在选择作业时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鼓励那些自信心不是很足的学生不甘落后,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起自信心,鼓励他们追赶优生,从而实现实施弹性作业“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最终目的。

②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对那些主观上学习不很努力、上进心不是很强的学生,弹性作业或许会成为滋长他们懒散习惯的温床,怎样避免弹性作业的这一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扣”得牢,因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应该及时批改作业,做好反馈和督促工作,及时弥补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在实施弹性作业过程中应把握好下面两个关系:

1)要把握作业的质量与量的关系。质是精华,量是多少。布置作业时质要讲究:一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二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三要挖掘习题中的智力因素,创设思维训练情境,四要注意典型习题的代表性和多变性;量要适当:要本着消化知识、负担合理的原则来决定作业的数量。课外作业量是否合适,我们主要参照中学生每日作业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为基准,来计算物理学科应占有的课外作业时间,一般以高一、二每周以5天计,高三每周以6天计,得到每周课外作业时间T为10小时和12小时左右,再根据η=(学年物理学科的总课时)/(学年文化课总课时)和t=ηT算得物理学科每周课外作业时间t。当然课外作业时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较大的差别。但总体上应努力控制在上述时间范围内,以便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2)要把握作业的难与易的关系。易是基础,难是提高,在布置作业时必须注意作业题的易与难、简与繁的合理搭配,要注意作业题应有一个适当的坡度。基本题并不是不假思索就能解答的题目,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才行。机动题也不要过难,免得连优生或特长生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要给每位学生一个成功的喜悦。如果作业题都较难,则应允许学生开“天窗”,或迟交。

最后,在实施弹性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学生作业应走出一支笔一本作业本的模式。应加强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延伸功能,结合所学的内容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社会调查等作业,动员多种感官参加作业。这些作业不下达硬性指标,学生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完成。

当然,实施弹性作业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作业布置法,也不排斥其它各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法。我们应善于汲取各种作业布置法的长处,使我们的作业布置得更合理。

5.弹性作业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估

任何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实施,成败得失关键是其实施后的效果。弹性作业实施后效果如何?下面将从学生的情感因素和学业成绩两方面作一简单的、初步的评价,测量的途径主要通过对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各次考试(单元测试、期中、期末)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5.1 学生情感因素的评价

情感因素,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意志、价值观等,多为内隐的心理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比较适合。下面的表格是在物理学科实施弹性作业前后的一份调查问卷表和取得的调查数据,实施的时间为1学期。

注:①试验班47人,对照班48人,采取无记名问卷形式;

②对象是高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理科班);

③第5项可多选。

通过对上述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①从表中第1、2项调查数据可看出,实施弹性作业可明显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②第3、4项调查数据说明实施弹性作业可以降低或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从第5项可看出实施弹性作业能够明显转变学生对物理的看法,转变学习态度,尤其是转变后进生的学习态度,能够使他们的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④从第6项调查数据可看出实施弹性作业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水平的进步。

5.2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测量和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说明教学效果最有力的依据。下表是试验班和对照班四次物理考试成绩的比较:

注:①此处的试验班和对照班同上;

②实施时间为1学期;

③实施弹性作业前,两班学生的成绩、学习水平相差不多;

④单元一的测试较靠近学期初;

⑤期末考试在高二会考结束后进行。

通过比较分析,表明:①两班的物理成绩差距有逐渐增大趋势,试验班的物理成绩提高较快,说明弹性作业的实施对学科成绩的提高是有帮助的;②试验班各次考试的标准差与对照班相比较要小得多,说明弹性作业的实施缩小了班级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③从各次考试的及格率来看,实施弹性作业能够起到缩小差生面的作用,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提高;④从后几次考试的计算题得分率来看,弹性作业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上面对弹性作业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简单和初步的评价,表明弹性作业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实施弹性作业一方面能够真正使学生脱离“题海”,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对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学业的进步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6.结束语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业布置存在着许多误区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虽然实施弹性作业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能起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业终究只是学生负担的一部分,要让“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真正落到实处,还得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注重素质教育,这才是根本所在,只有观念变了,思想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工作中就会主动地想方设法转变工作方式,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标签:;  

柔性经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尝试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