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合育效果提升措施论文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合育效果提升措施论文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合育效果提升措施

虎 彪

摘 要: 伴随着城乡发展的差异化严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去往城市发展,而这些人的孩子则被家长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成为留守儿童,随着时间和大趋势使然,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更加严重,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家校如何合作等问题也随之成为当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

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关乎着孩子的未来,也关乎国家的发展,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我学区所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很大提升,然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依然严峻,在研究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全国范围内,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数据显示,我国当前还存在着众多留守儿童,在部分省市,留守儿童在全省儿童中的比重更是高达18%~22%,为此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研究,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研究经验和研究结论。就我学区现实来讲,我学区处在落后地区,教育本身相当落实,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更是问题突出,当前我学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存在很大的问题,发展现状还相当落后,在我学区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着留守儿童知识接受缓慢,留守儿童教育发展落后和留守儿童教育效果不彰等现象,成为我学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短板,留守儿童教育缺位,不仅可能造成留守儿童未来自身发展的阻碍,也有可能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本文就我们在研究中总结的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育效果的提升措施加以介绍。

一、 教育和看护相结合,切实地保障人身安全

留守儿童教育首先需要的是关注与爱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包括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心理、教育等诸多问题。其中第一位的是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基本特点是父母出门在外,孩子大部分都是留给家中的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在家监护人年龄偏大。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现状是,经济短缺,安全意识淡薄,卫生常识匮乏。这些现象导致留守儿童日常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得不到保护,总之,留守儿童的现状是不能很好地保障安全,容易使儿童受到来自自身或外界的各种伤害,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被拐卖的儿童中,留守儿童人数居高不下。留守儿童作为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可以从教育的角度入手,构建家庭与学校的密切联系,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家校合作”,是指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在家庭和学校中建立联系,共同促进学生进步、发展的一种改善留守儿童问题的新思路。需要家长同学校一起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制定一份促进进步的计划,双方共同实施。

(2)Weeds and Seeds in the Supreme Court’s Business Method Patents Decision:New Directions For Regulating Patent Scope(最高法院商业方法专利裁决中的杂草与种子:专利权范围管制的新趋势)。

为了提高全面预算的编制水平,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收入、支出和利润总预算,则可以采用弹性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各类设备的维修支出预算、运输支出预算、营业外支出预算等则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能够进一步节约成本;对于预算期与会计年度相脱离的,或者是现金预算等,则可以采取滚动预算的编制方式。

二、 家校共担教育责任,呵护儿童心灵

缺乏关心,人格缺陷是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父母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孩子正常的而且必要的情感需求无法满足,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心理健康,常见的表现有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思想偏激、行为乖张、消极懈怠、纪律涣散等现象,严重的出现侵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不良现象。这些问题,追根究底是因为家中的父母常年外出,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而家中的祖辈因为喜爱孩子而过分地宠爱孩子,使孩子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念,致使孩子形成错误的思想,从而犯下错误。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的错误思想,父母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将孩子放在学校,学校就应该全权负责孩子,自己只用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其他的思想、成绩等都不用操心。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教育孩子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其中父母的教育也占据很大一部分,即使是出门在外,也应该积极关心孩子,承担起教导孩子成长,只有家庭和学校携手共进,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教育中,家长应自觉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自觉与学校任课老师联系,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双方互通孩子在学校和家的各种情况、表现,使对方知晓孩子的水平,共同建立教育孩子的良好策略,只有这样孩子的教育能够得到最大的保障。如果是身在外地的父母,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的手段,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学习,了解孩子的思想。同时可以在家长和学校中间建立稳定的网络沟通,通过老师和家长的直接沟通,明确地使对方了解孩子的情况。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促进孩子思想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人格的积极养成。

三、 畅通家校合作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留守儿童教育和成长中还存在一个留守儿童正常教育无法得到保障或者不能有效落实的现状,留守儿童多为隔辈照顾,而祖辈知识不足、年龄逐渐增大,加上思想较为固化、精力不足,不能有效完成孩子的家庭教育,不良的家庭教育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校教育中,由于师资力量薄弱,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交流不通便,导致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够优秀,导致很多留守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出现逃课、厌学等现象。要是不能够做好家校沟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在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基础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单独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份特别的档案,明确地记录着留守儿童的各项信息,以及同家长的联系情况,通过档案更加清晰地表现出留守儿童的情况,以此来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根据留守儿童不同的情况,专门建立不同的教育管理,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校外的管理列入管理目标中。通过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校内老师的观察,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及时进行疏导,可以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沟通,改善孩子的心理问题。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可以通过建立语音邮箱、情况公式等方法,使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及学校的状况。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通过家长会面对面进行与监护人的沟通,通过沟通改善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并建立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家长会也可以对一些思想不够积极的家长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使家长明确与学校沟通的必要性,促进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学校还需要通过制订家校合作计划加深合作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只有针对家校合作制订严密的计划,才能使家校合作更加长远地、有效地发展下去,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制订,并细化计划中的每一项步骤,使计划严丝合缝地落实到具体人员。在制订计划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通过实际情况进行制订,防止出现因为校方的片面思想致使计划落空。并将制订好的计划提前发给家长,使家长进行配合。计划实施后应进行定期的调查,随时进行动态调整。

四、 总结

家校合作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道路上必要的过程,是解决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灵健康的一项必要工作,同时为了全社会考虑,留守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下一代,给予留守儿童温暖,防止出现反社会倾向,稳定社会的安定。为了孩子的发展和未来,也为了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学校要在家校互动中积极引导,积极融合实现家校共育,给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以实现孩子在一个有爱、有关怀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黄永秀,杨玉兰.家校共育——携手催开留守儿童心灵的鲜花[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8).

[2]安秀红.农村学校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5(6).

①该文为甘肃省2018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方法和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0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虎彪,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学区。

标签:;  ;  ;  ;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合育效果提升措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