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运行模式初探_审计计划论文

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运行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项目论文,效益论文,模式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行业审计运行模式

(一)审前调查

要通过走访党政领导及有关主管部门,收集高层指示、会议讲话、媒体报道、政策法规、投资计划等方式,加强政策研究和形势分析,从而准确把握近期党政领导最为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农业建设重点领域,找准当前农业审计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例如,当前应把项目交叉重复现象比较突出、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的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生态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资等作为农业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审计机关同意拟审计的重点领域(即行业审计项目)后,要进一步深入到有关地方和主管部门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座谈会、实地调查、抽样验证等方式,逐步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技术方法、预期审计效果等方面,并据此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二)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以高产农田建设资金为例,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1、审计的总体目标和思路。一般可表述为:在审计调查高产农田建设项目规模和进展情况,以及资金收付和管理使用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抽审未按计划完工交付使用的项目,系统地揭示农业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促进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完善项目决策机制,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农业投资效益。

2、审计范围和对象。

(1)审计范围:以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县(市、区)为平台,全面审计2005、2006年度高产农田建设资金,重点抽查建设进度滞后、建设效果较差以及可能存在虚报项目、套取转移挪用资金等问题的高产农田建设项目。

(2)审计对象: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县(市、区)的计划、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项目建设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

3、审计的重点内容

根据审计的总体目标,一般可确定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审计和调查的重点内容:

(1)审计调查项目建设的总体情况:

项目县(市、区)截至2006年底的高产农田建设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和建设资金收付情况,包括按计划应于2006年底以前建成项目的个数、批准总投资、投资来源和投资完成情况等;截至2006年底,尚未建成项目的个数和已经建成项目的个数。

(2)审计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以及损失浪费问题:

——有无虚报项目骗取上级专项资金的问题。

——财政、项目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使用资金,有无严重挤占挪用资金和盲目决策、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重大损失浪费问题。

——有无违规招投标,违法分包或层层转包工程,导致项目建设资金严重流失、工程建设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以及个人贪污受贿问题。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否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工程质量管理,有无因管理不善,或玩忽职守甚至权钱交易等,造成项目建设资金重大损失浪费,或带来工程质量隐患甚至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等问题。

——项目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是否合规,有无大量白条入账、用现金结算大额工程款项等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

(3)审计调查建设项目的效果、效率和存在的隐患:

——已完工项目是否达到设计所规定的产能、条件、工程质量等要求。对“半拉子”工程和难以发挥预期效益的情况,应从项目决策、可研和设计、资金落实、工程施工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方面,分析具体原因。

——项目建设是否达到工程进度的要求,有无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擅自调整项目计划、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突破项目概算的问题;有无未按计划落实已承诺的配套资金或抽回地方配套资金的问题。

(三)实施审计

各审计组应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在当地审前调查掌握的情况,具体确定审计的侧重点和方法,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在实施审计工作中,要把对资金的审计和对项目的审计调查有机结合起来,对项目县(市、区)高产农田建设资金的审计面要达到100%,抽审项目一般应不少于30%、涉及的资金额应不低于50%。要查清违纪违规等问题的情节、手法及后果,分清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全面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四)审计报告

审计实施结束后,要在充分听取有关单位和个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整理、项目对比等方式,对审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在反映项目和资金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解剖审计发现的资金使用管理问题,以及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建设效果的问题,要立足宏观,从农业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等角度分析原因,并从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制度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完善农业投资体制、规范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农业投资效益。

(五)后续审计

在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提出的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是否正确,是否得到被审计单位的采纳,取得了什么效果,在审计终结阶段是无法加以验证的。只有通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实施一定的程序加以验证。因此,要注重对审计结果的跟踪检查。后续审计可采取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和建议作出书面回复、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探讨、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等多种方式,并将有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和落实审计建议情况及时向政府报告,以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二、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个体审计运行模式及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个体审计运行模式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目标是财政或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这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其中效益性是最终目的,它以真实性和合法性为基础。就某个农业建设项目的审计而言,应遵循这一审计目标及其内在的逻辑。特别是在当前会计资料虚假和经济活动违法现象仍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单个项目效益审计的运行模式(见图示1)应以项目财务审计为基础,将项目财务审计与项目效益审计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摸清项目的家底,把握项目总体情况,从项目财务收支和各建设环节活动中发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其次,在弄清楚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分析这些问题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然后,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综合衡量项目的效益情况;最后,从总体上评价项目的成功与否。

图示1: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个体审计运行模式

(二)单个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1、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1)项目审批程序。主要通过查阅有关审批文件,了解有无存在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问题。

(2)开工条件。逐项检查开工条件的落实情况,如有问题,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3)勘察设计。查阅勘察设计文件,检查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等情况,设计变更的合法性,对重大变更应到现场核实。

2、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1)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情况。查阅有关审批文件,了解项目法人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情况,检查法人制的落实情况及法人对项目的管理情况。

(2)项目招投标情况。查阅全部招投标文件资料,走访中标和未中标单位以及评标委员会成员,重点关注招标投标的规范性以及中标单位的实际资质。

(3)项目监理情况。查阅监理大纲和监理日志,检查现场监理人员资格、数量、服务质量以及监理设备和技术手段情况。

(4)合同制执行情况。查阅全部合同文件,检查其规范性,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对,检查有无转包和违法分包问题。

(5)项目建设进度。对照计划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进展缓慢的要查清原因。

(6)工程质量。现场踏看工程外观质量,发现内在质量问题较大的。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查实情况。

3、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

(1)资金计划安排和拨付到位情况。对照概算检查资金用途,查阅会计资料,检查有无资金管理和使用违纪违规问题,并查清其原因及责任。同时,要检查财务制度健全情况、财会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范情况。

(2)概算及概算调整情况。查阅概算和调整文件,检查概算定额、取费标准、概算指标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夹带项目、多列或漏项问题,概算执行和控制情况,概算调整依据和审批手续是否充分和完备。

4、项目验收和运行效果情况:

(1)竣工验收。检查竣工验收资料的完整性,结合验收标准和现场踏看,对验收小组的评价意见和验收结果进行评价。

(2)项目效益效果。包括对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前者可参照我国现行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进行;后者可借鉴世行、亚行的做法,确定项目完成情况、收益率、费用开支效率、难以量化的经济效益指标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等若干项标准,将项目划分为总体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三个等次进行评定。

(三)单个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主要技术方法

从审计实践看,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涉及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审阅法、查询法、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核对法、复查法、专业鉴定法、盘点法、计划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多角度对比法、概算对照法、报表分析法、合同对照法、工程量测算法等。其中有些是各类审计都通用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而对项目效益审计的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1、计划分析法:即对项目投资计划、资金拨付计划与资金实际到位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差异,为进一步发现资金问题提供线索。在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数据的可比性。

2、矛盾分析法:即对某些事项在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变化情况及矛盾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

3、多角度对比法:即从多个角度对同一事项进行考察和对比。如要检查项目工程质量,应从勘测设计、设备采购、参建单位资质、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质保体系健全情况、施工质量情况等多方面去考察,来判定工程质量总体状况。

4、概算对照法:即按照合法批准的概算内容,逐项对照检查,观察项目建设资金有无挪用于概算外工程,各子项资金是否超概算,预备费等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等。

5、合同对照法:即对照参建各方签订的合同内容,检查各方履行合同的情况,从中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合同的现象。

6、工程量测算法:即对在工程量和投资额方面有疑点的某些单项工程,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算,然后与会计、统计报表上对应的工程量、设备材料和资金使用额进行比较,看二者是否一致,有无虚报工程量、套取建设资金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应以计划分析法为主,兼用概算对照法、合同对照法等方法。情况比较复杂的项目采用矛盾分析法、多角度对比法等方法。

标签:;  ;  ;  ;  ;  ;  ;  ;  ;  ;  ;  ;  ;  

农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运行模式初探_审计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